在健康消費升級與技術迭代的雙重驅動下,堅果行業正經歷從傳統零食向“健康化、功能化、場景化”轉型的關鍵階段。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堅果消費市場,2025年市場規模突破500億美元,占全球份額的25%,其中混合堅果、每日堅果等創新品類貢獻超40%的增量。從洽洽食品的“全產業鏈布局”到百草味的“低GI健康堅果”,從三只松鼠的“堅果+”跨界融合到新興品牌的“盲盒訂閱”模式,堅果行業正通過產品創新、渠道變革與供應鏈升級重塑競爭格局。然而,原材料價格波動、同質化競爭加劇、消費者需求分化等問題仍考驗企業的戰略定力。
一、堅果行業市場現狀與核心驅動力
1.1 規模與結構:從單一品類到全場景滲透
中國堅果行業已形成“單品堅果+混合堅果+深加工產品”的多維產品矩陣。單品堅果領域,洽洽食品的“打手系列”通過優化工藝實現銷售快增,高端瓜子“葵珍”借力會員店、精品超市等新渠道持續放量;混合堅果市場則呈現“三足鼎立”格局,沃隆食品開創每日堅果品類,三只松鼠、洽洽食品通過風味創新與包裝升級搶占份額。
深加工產品成為新增長極。百草味推出“本味甄果晚安堅果”,運用科學發芽技術提升GABA含量,精準切入都市白領的減壓需求;良品鋪子開發堅果代餐粉、植物蛋白飲品等功能性產品,滿足健身人群的營養需求。此外,堅果與乳制品、新茶飲的跨界融合加速,伊利推出堅果酸奶,喜茶將堅果碎作為小料,拓展消費場景。
區域市場呈現“東強西進”特征。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依托電商渠道與消費能力,推動高端堅果禮盒銷售;中西部市場則通過量販零食集合店實現下沉,零食很忙、趙一鳴零食等品牌將堅果價格壓縮至每包5元以內,覆蓋縣域消費群體。
1.2 技術革新:從種植端到消費端的智能化升級
前沿科技正重塑堅果行業的底層邏輯。在種植端,全球超30%的堅果種植園采用節水灌溉、生物防治技術,單位產量碳排放量下降18%;三只松鼠在云南夏威夷果基地部署物聯網傳感器,實時監測土壤濕度與病蟲害,提升原料品質。
加工環節,自動化分揀設備與智能包裝技術普及。洽洽食品引入AI視覺檢測系統,將堅果壞果率從3%降至0.5%;沃隆食品采用充氮鎖鮮技術,延長混合堅果保質期至12個月。此外,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有機認證溯源,消費者掃碼查詢率超60%。
消費端,數字化工具推動精準營銷。百草味通過抖音、小紅書內容電商測試新品,依據用戶反饋優化SKU,將爆品打造周期縮短至3個月;良品鋪子推出“堅果盲盒”訂閱服務,用戶每月收到不同品種堅果及食譜,用戶留存率超70%。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2025-2030年堅果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顯示分析
1.3 政策與需求:從健康剛需到情感共鳴
政策層面,堅果行業被納入“健康中國”戰略體系。《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明確提出“增加堅果攝入”,《關于促進食品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鼓勵開發低糖、低鹽、高纖維產品。地方政府則通過稅收優惠、冷鏈補貼等政策,推動產業升級。
市場需求呈現“健康化、功能化、情感化”三重趨勢。健康屬性成為核心驅動力,消費者對“天然、無添加、高營養”的需求推動有機堅果、低溫烘焙產品銷量增長30%;功能性需求細分,針對腦健康的DHA強化核桃、針對腸道健康的益生菌發酵堅果成為新熱點。
情感價值需求凸顯。Z世代追求“零食社交貨幣屬性”,聯名款、盲盒包裝堅果銷量激增80%;故宮文創、敦煌研究院聯名款堅果禮盒溢價率達200%。此外,堅果消費場景從休閑零食延伸至健康餐、下午茶,成為“生活方式符號”。
二、競爭格局分析:頭部企業與新興勢力的博弈
2.1 頭部企業的生態卡位戰
堅果行業競爭呈現“傳統巨頭主導+新興品牌突圍”特征。洽洽食品、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等頭部企業依托品牌、渠道與供應鏈優勢,占據市場主導地位。例如,洽洽食品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掌控原料品質,包頭工廠的竣工投產進一步優化產能布局;三只松鼠以“堅果+零食”雙引擎驅動,線上渠道占比超70%,并通過抖音直播實現月度增長超300%。
企業戰略分化:
洽洽食品:以“全產業鏈布局”構筑護城河,從原料種植到生產加工全流程可控,并通過“透明工廠”直播增強消費者信任。
三只松鼠:聚焦“堅果+”戰略,推出堅果沙琪瑪、堅果拌酸奶等跨界產品,同時布局線下體驗店“松鼠小鎮”,實現OMO模式融合。
百草味:以“健康化、功能化”為突破口,推出低GI全堅果系列、晚安堅果等產品,并通過IP聯名(如泡泡瑪特盲盒)吸引年輕群體。
2.2 新興勢力的差異化突圍
新興品牌通過細分賽道與創新模式實現快速增長。例如,甘源食品深耕口味堅果,推出青豌豆、瓜子仁、蠶豆三大過億系列產品,2024年實現收入3.32億元;王小鹵以虎皮鳳爪切入堅果零食賽道,通過“追劇零食”定位搶占用戶心智。
區域品牌則依托本地資源深耕細分市場。例如,云南“七彩野地”花生通過“高原種植+非遺工藝”打造差異化,進入山姆會員店等高端渠道;東北“長白工坊”聚焦松子品類,推出低溫烘焙、零添加產品,滿足母嬰群體需求。
2.3 中小企業的創新試驗田
中小企業在細分領域通過“小而美”模式生存。例如,專注功能性堅果的“每日的菌”推出益生菌堅果脆片,主打腸道健康;聚焦可持續包裝的“堅果盒子”推出循環訂閱服務,用戶繳納押金后可在合作門店無限次循環使用包裝。
此外,中小企業通過“抱團發展”增強競爭力。例如,長三角地區的堅果企業聯合成立“堅果創新聯盟”,共享技術、渠道與用戶資源;粵港澳大灣區的企業通過“聯合研發+委托生產”模式,降低研發成本與風險。
三、未來趨勢預測:技術融合、產業融合與全球化
3.1 技術融合:從“工具創新”到“范式重構”
未來五年,堅果行業的技術演進將呈現三大趨勢:
AI與生物技術深度融合:推動精準營養定制。例如,基于基因檢測的個性化堅果配方(如針對高血壓患者的低鈉堅果包)進入商業化階段;細胞培養堅果肉技術試點,降低資源消耗。
3D打印重塑產品形態:實現堅果零食的個性化定制。例如,消費者可通過APP設計堅果形狀、口味與營養成分,由3D打印機即時生產。
綠色技術普及化:光伏發電、生物降解包裝等技術推動碳中和。例如,頭部企業光伏發電占比超30%,堅果烘焙環節碳排放減少25%;可降解復合材料包裝使用率提升至45%。
3.2 產業融合:從“跨界競爭”到“生態共生”
堅果行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將催生新業態。例如:
“堅果+健康管理”:通過可穿戴設備監測用戶健康數據,推薦定制化堅果配方。例如,華為與堅果品牌合作推出“運動堅果包”,根據運動強度調整蛋白質與碳水比例。
“堅果+文旅”:打造沉浸式消費場景。例如,洽洽聯名合肥文旅推出“合肥記憶”瓜子,舉辦“躺春嗑瓜子大賽”,實現品牌與城市文化雙向賦能。
“堅果+教育”:開發兒童營養課程。例如,三只松鼠與早教機構合作推出“堅果小課堂”,通過動畫、游戲傳遞堅果營養知識。
3.3 全球化:從“原料貿易”到“品牌出海”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中國堅果企業的全球化布局將向“高端化、本地化”方向升級。例如:
原料全球化與本地化生產:頭部企業建立“中國+N”生產基地,如洽洽食品在澳洲、美洲布局原料基地,同時在墨西哥、土耳其建設加工廠,降低地緣政治風險。
本地化合規能力:針對東南亞、中東非等新興市場,企業推出符合當地口味與文化的產品。例如,沃隆食品在迪拜推出椰棗味堅果禮盒,滿足穆斯林群體需求;百草味在印尼通過TikTok Shop推廣榴蓮腰果,單月GMV突破500萬元。
國際標準制定:中國主導制定《堅果分級標準》《有機堅果認證規范》等國際標準,推動“中國標準”出海。
堅果行業的未來,是技術、產業與全球化的三重變革。頭部企業需在鞏固供應鏈壁壘的同時,聚焦AI營養定制、3D打印等前沿領域;新興勢力需通過細分場景創新實現突圍;中小企業則需在細分市場中以“小而美”模式求生存。而跨領域的產業融合則可能催生顛覆性的商業模式,例如“堅果+健康管理”的生態閉環、“堅果+文旅”的價值升級。唯有如此,堅果行業才能真正成為“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支撐,推動全球食品產業向綠色、智能、可持續方向演進。在這一進程中,兼具技術沉淀與行業洞察的企業將率先收獲時代紅利,而跨領域的融合創新則可能重塑全球堅果競爭格局。
如需獲取完整版報告及定制化戰略規劃方案請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5-2030年堅果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