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泡泡瑪特旗下IP手辦LABUBU的全球爆火現象,引發投資者對潮玩經濟的高度關注。這一現象不僅推動相關概念股價格上漲,更折射出消費市場從實用主義向情緒經濟的深刻轉型。
潮玩經濟是指以潮流玩具(如盲盒、藝術玩具、IP聯名手辦等)為核心,融合收藏、社交和娛樂屬性的新興消費市場。這類產品通常具有限量發售、創意設計和粉絲文化驅動等特點,主要受眾為年輕一代消費者。潮玩不僅是一種商品,更成為表達個性、情感連接和文化認同的載體,其經濟模式涵蓋設計、生產、銷售、二手交易及衍生周邊等多個環節。潮玩經濟的重要性在于它重構了傳統玩具行業的價值鏈,推動消費升級和文創產業發展。一方面,它通過IP運營和盲盒機制刺激消費,提升用戶粘性;另一方面,其社交屬性(如分享、交換)和收藏價值催生了活躍的二級市場。此外,潮玩與藝術、時尚、影視等領域的跨界合作,進一步拓展了商業想象空間。
潮玩經濟作為融合藝術、設計與潮流文化的消費新形態,已從早期的小眾收藏領域躍升為千億級產業。其發展根植于Z世代對個性化表達與情感消費的旺盛需求,疊加文化產業政策支持及社交媒體的催化,行業實現了從產品創新到商業模式的全面突破。潮玩不僅承載著年輕群體的文化認同感,更通過IP孵化、跨界聯名與全球化布局,逐漸滲透至大眾消費場景,成為文化創意產業中增長最迅猛的賽道之一。
我國潮玩市場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展現出蓬勃的發展活力。近年來,潮流玩具成為年輕人消費新寵。數據顯示,國內潮玩市場規模持續增長,現存在業、存續狀態的潮玩經濟相關企業超5萬家;預計到2026年,潮玩產業總價值將攀升至1101億元,年均增速超過20%。
(一)產業生態趨于成熟
潮玩產業鏈已形成“IP創作—設計生產—多元銷售”的完整閉環。上游以原創IP為核心競爭力,藝術家與設計師成為價值源頭;中游制造端依托成熟的供應鏈體系,實現盲盒、手辦、模型等品類的精細化生產;下游渠道則呈現“線上電商主導、線下體驗店補充”的格局,社交媒體與二手交易平臺進一步激活市場流動性。頭部企業通過全產業鏈布局構建壁壘,如泡泡瑪特以自有IP矩陣覆蓋設計、生產及全球銷售網絡。
(二)消費群體特征鮮明
核心用戶為15-40歲的年輕群體,其中Z世代貢獻超40%的市場份額,消費動機呈現“悅己型”特征:約72%的消費者為取悅自我而購買,收藏與投資需求次之。女性用戶占比顯著提升,國風治愈系設計(如若來Nanci囡茜系列)成為吸引該群體的關鍵。消費行為兼具高頻復購與強社交屬性,用戶通過分享藏品獲取圈層認同,推動潮玩從商品升維為“社交貨幣”。
(三)競爭格局分化加劇
市場呈現“頭部領跑、新銳突圍、跨界入局”的三層結構:
頭部品牌全球化擴張:泡泡瑪特、TOPTOY等通過海外主題店(如曼谷、巴黎盧浮宮門店)打開國際市場,本土化IP聯名策略(如LABUBU泰服款)加速文化輸出。
垂直品類品牌崛起:卡游以卡牌工藝創新占據細分市場份額,52TOYS借機甲設計差異化破圈。
跨界競爭白熱化:互聯網平臺(如嗶哩嗶哩)、傳統動漫企業(如奧飛娛樂)憑借IP儲備切入賽道,推動行業競爭從產品延伸至IP生態構建。
(四)創新驅動持續深化
產品設計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山海經神獸、紅樓夢人物等IP通過潮流化演繹激活文化認同;科技賦能則開辟新場景,AI設計工具優化用戶偏好匹配,虛擬潮玩展(如泡泡瑪特元宇宙藝術周)打破物理空間限制;可持續發展理念興起,“碳中和盲盒”等環保產品探索綠色增長路徑。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5-2030年中國潮玩經濟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戰略預測報告》分析:
當前行業正經歷從爆發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轉向。一方面,消費迭代加速導致IP生命周期縮短,單一爆款難以維系長期競爭力;另一方面,供應鏈管理失衡引發限量款炒作亂象,二手市場溢價超百倍的現象凸顯供需矛盾。與此同時,海外市場拓展面臨文化適配與合規性挑戰,知識產權保護亦成行業痛點。這些結構性矛盾要求企業突破“流量依賴”,轉向IP深度運營與技術創新雙輪驅動,為下一階段增長筑牢根基。
(一)核心增長動能
滲透率提升空間廣闊:目前潮玩在目標人群中滲透率約6.2%,隨著三四線城市渠道下沉及中年群體收藏興趣升溫,潛在客群規模有望突破4900萬人。
品類多元化擴容市場:盲盒之外,手辦、雕像、機甲等高單價品類增速顯著,積木與卡牌賽道增長明顯,推動行業客單價與利潤空間同步提升。
全球化進入深耕階段:東南亞市場增速達619%,歐美通過DTC模式建立直營渠道,文化融合設計(如魚尾獅主題潮玩)將成為本土化破局關鍵。
(二)未來趨勢演進
文化賦能主流化:國潮IP從亞文化符號升級為文化輸出載體,與傳統文學、非遺工藝的深度結合將重塑產業價值。
科技重構體驗邊界:AI驅動C2M定制生產,虛擬穿戴技術與AR收藏展廳打造沉浸式消費閉環。
產業融合加速:潮玩與文旅、時尚、電競等產業的跨界合作催生新業態,如主題樂園聯名款、電競賽事限定手辦等。
(三)可持續性挑戰應對
企業需構建“IP長線運營+供應鏈柔性管理”雙體系:通過跨媒介敘事(如動漫、短劇衍生IP)延長生命周期,動態調控限量款復刻節奏平衡稀缺性與市場需求;完善版權保護技術鏈,利用區塊鏈溯源打擊盜版;ESG實踐將納入戰略核心,環保材料與循環經濟模式降低產業碳足跡。
中國潮玩經濟已邁入產業成熟新周期,其發展本質是文化價值與商業創新的共振。短期看,行業需破解IP生命周期管理、供應鏈優化及全球化合規運營等挑戰;中長期則需深耕文化內核,通過科技賦能與跨界融合開拓增量空間。未來競爭將從單品博弈進階至生態構建,企業需以IP為軸心,整合設計創新、數字技術及可持續實踐,實現從“潮玩產品”到“潮流生活方式”的升維。隨著Z世代消費力釋放與文化自信增強,潮玩產業有望成為千億級市場的主力引擎,并在全球舞臺輸出中國創意的新范式。
想要了解更多潮玩經濟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5-2030年中國潮玩經濟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戰略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