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286.6萬輛,同比增長35.5%,智能化水平的提升進一步推動了汽車智能芯片的需求。然而,汽車行業的競爭加劇,車企對芯片供應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預計未來汽車芯片行業將加速洗牌,僅剩兩三家企業成為主導。
未來,汽車芯片行業將繼續快速發展,特別是在智能化和自動駕駛領域。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需求的增長,汽車芯片企業將面臨更多的機遇和挑戰。
在全球汽車產業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加速轉型的浪潮中,汽車芯片作為核心“大腦”與“神經中樞”,正經歷從“功能支撐”到“價值創造”的范式革命。從智能座艙的沉浸式交互到自動駕駛的實時決策,從電池管理的精準控制到車路協同的萬物互聯,汽車芯片的技術迭代與生態重構,不僅重塑著汽車產業的價值鏈,更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戰略高地。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在《2025-2030年中國汽車芯片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汽車芯片行業已突破單一技術突破的邊界,進入“技術-生態-政策”三重驅動的系統性創新階段,預計到2030年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的增量市場。
一、市場發展現狀:雙輪驅動下的“芯”革命
1.1 電動化與智能化:需求裂變的雙重引擎
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式增長與智能駕駛的商業化落地,正推動汽車芯片需求結構發生根本性變革。電動化領域,800V高壓平臺與碳化硅(SiC)技術的普及,使功率半導體成為核心增量市場。比亞迪、斯達半導等企業通過SiC模塊量產,將新能源汽車續航提升,充電時間大幅縮短,推動SiC在高端車型中的滲透率快速提升。智能化領域,L3級自動駕駛的商業化落地,催生對高算力芯片的爆發式需求。英偉達Orin芯片憑借算力優勢占據市場主導地位,而地平線征程6芯片通過軟硬協同設計實現算力效率優化,已搭載于比亞迪、上汽等車企的L2++級自動駕駛車型,標志著國產芯片在高端市場的突破。
1.2 區域競爭格局:從“歐美壟斷”到“全球多極”
全球汽車芯片市場呈現“一超多強”格局:歐美企業主導高端市場,英飛凌、恩智浦、瑞薩等國際巨頭在MCU、自動駕駛SoC和功率半導體領域占據絕對優勢;中國企業加速中低端市場國產替代,比亞迪半導體MCU配套全系車型,地平線征程系列芯片出貨量突破數百萬片,韋爾股份CIS傳感器進入特斯拉供應鏈;新興市場崛起,印度Tata Electronics投資建設車規級MCU晶圓廠,東南亞成為全球芯片封裝測試新基地。這種多極化競爭格局下,技術迭代與生態整合能力成為企業突圍的關鍵。
二、市場規模與趨勢:千億生態中的結構性機遇
2.1 市場規模:從“百億賽道”到“千億生態”
中研普華預測,2025-2030年中國汽車芯片市場將以年均復合增長率持續擴張,2030年市場規模突破千億美元。這一增長由三大核心動力支撐:
電動化滲透: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持續提升,帶動功率半導體、BMS芯片等需求激增;
智能化升級:L3級及以上自動駕駛車型占比提升,推動高算力芯片、傳感器芯片市場規模快速增長;
生態化延伸:車路協同基礎設施建設和軟件定義汽車趨勢,催生V2X芯片、高帶寬存儲芯片等新增長點。
2.2 細分市場:結構性分化與國產替代加速
功率半導體:SiC模塊滲透率快速提升,國內企業通過技術突破實現進口替代。芯聯集成8英寸SiC產線量產,三安光電6英寸SiC襯底良率提升,成本大幅降低。
MCU芯片:高端市場仍依賴進口,但中低端領域國產替代加速。地平線征程6芯片支持L2++級自動駕駛,芯馳科技X9系列座艙芯片出貨量突破百萬片。
傳感器芯片:CIS傳感器國產化率提升,韋爾股份全球市占率領先;激光雷達、4D毫米波雷達等新型傳感器芯片需求爆發,為本土企業提供彎道超車機遇。
三、產業鏈分析:從“線性供應”到“生態共生”
3.1 上游:材料與設備國產化提速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5-2030年中國汽車芯片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顯示:半導體材料領域,滬硅產業12英寸硅片良率提升,但光刻膠、高端光刻機等關鍵環節仍依賴進口。設備國產化方面,北方華創刻蝕機進入中芯國際產線,中微公司CCP刻蝕機市占率提升,上海微電子28nm光刻機預計量產,為車規級芯片制造提供基礎支撐。
3.2 中游:制造與封測的協同突破
晶圓代工環節,中芯國際車規級12英寸產線月產能提升,良率提升;華虹宏力8英寸IGBT產線滿產,客戶覆蓋比亞迪、陽光電源等企業。封裝測試領域,長電科技XDFOI Chiplet封裝技術進入量產階段,通富微電汽車電子封測營收占比提升,通過AEC-Q100認證,支撐高端芯片供應。
3.3 下游:整車廠與Tier1的生態重構
整車廠通過自研芯片構建差異化競爭力:比亞迪實現IGBT芯片全自主可控,自供率提升;特斯拉FSD芯片推動硬件升級。Tier1供應商加速轉型:德賽西威推出智能駕駛域控制器,算力提升,獲小鵬、理想等車企定點;均勝電子布局車規級SiC功率模塊,產能擴張,服務新能源汽車需求。
中國汽車芯片行業的崛起,是中國制造業從“規模擴張”向“價值創造”轉型的縮影。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認為,未來五年將是行業從“技術突圍”到“生態重構”的關鍵窗口期,企業需以“長期主義”視角布局研發、供應鏈與生態合作,在變革中搶占先機。
想了解更多汽車芯片行業干貨?點擊查看中研普華最新研究報告《2025-2030年中國汽車芯片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獲取專業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