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不少三四線中小城市和鄉鎮家政服務需求同比大增兩倍以上。據機構估算,2023年家政服務行業市場規模約1.16萬億元,2026年有望突破1.3萬億元。有專家表示,初步統計國內需要超5000萬名家政服務人員,當下缺口達2000萬名。
家政服務是指將部分家庭事務社會化、職業化、市場化,由社會專業機構、社區機構、非盈利組織、家政服務公司和專業家政服務人員來承擔,幫助家庭與社會互動,構建家庭規范,提高家庭生活質量,以此促進整個社會的發展。家政服務內容涵蓋了日常家務、育兒教育、老年照料、病患陪護等多個方面,是一項跨世紀的“雙贏”工程,既為廣大家庭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務體系,又是解決再就業問題的主要渠道之一。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政服務行業正經歷深刻變革,逐步從傳統的勞務中介模式向專業化、標準化、品牌化方向邁進。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齡化以及雙職工家庭的普遍化,使得越來越多的家庭對家政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與此同時,消費者對服務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從基礎的保潔、烹飪擴展到母嬰護理、老年陪護、家居整理等多個細分領域。家政服務已經發展出300多個細分服務領域,有月嫂、育兒嫂、保姆、鐘點工、護老、水電維修等工種。
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家政服務行業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模式創新,從傳統的單一服務向多元化、個性化方向發展。平臺型家政企業的興起,使得服務模式更加靈活,消費者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在線預約、定制服務,提升用戶體驗。與此同時,家政服務的細分領域不斷拓展,從傳統的保潔、月嫂服務,延伸至高端家庭管家、私人廚師、收納整理師等新興職業,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求。此外,社區化家政服務模式逐漸興起,家政企業與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合作,提供上門照護、健康管理等服務,增強服務的可及性和便利性。
在商業模式上,部分企業采用會員制,為用戶提供長期、穩定的服務保障,提高客戶忠誠度。同時,家政服務與保險、金融科技等行業融合,探索新的服務增值點,如家政服務責任險、信用支付體系等,提升行業整體服務水平。隨著服務模式的不斷創新,家政行業正逐步擺脫同質化競爭,向精細化、個性化方向發展,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體驗。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5-2030年中國家政服務行業供需預測及投資潛力研究咨詢報告》分析:
近年來,中國家政服務行業呈現出供需雙增的發展態勢,但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一方面,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和居民消費能力提升,家政服務需求呈現多元化、個性化趨勢,從傳統的家務勞動擴展到專業護理、健康管理等高附加值領域。另一方面,盡管從業人員數量持續增長,但高素質、專業化的家政人才仍顯不足,導致高端服務供給受限。此外,行業管理模式也在不斷演進,員工制、平臺型、會員制等多種運營模式并存,推動家政服務向標準化、品牌化方向發展。與此同時,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家政信用體系建設、職業培訓體系完善等舉措逐步落地,為行業長期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然而,行業仍面臨供需匹配效率不高、服務質量參差不齊、從業人員保障不足等挑戰,亟需通過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和制度優化來提升整體供給能力,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
在未來幾年,中國家政服務行業的供需格局將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持續演變。首先,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針對老年人的居家護理、康復陪護等服務需求將顯著增加,推動家政行業向“家政+養老”融合模式發展。其次,新生代家庭對育兒、早教、母嬰護理等專業服務的需求持續增長,催生更多精細化、高技能的家政崗位。此外,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和雙職工家庭的普及,使得更多家庭依賴家政服務來平衡工作與生活,進一步擴大市場需求。與此同時,家政行業的供給端也在不斷優化,企業通過加強職業培訓、完善信用體系、提升服務標準,逐步改善服務質量,增強消費者信任度。數字化技術的深入應用,如智能匹配、在線預約、服務評價系統等,也提高了供需對接效率,使家政服務更加便捷高效。
政策支持在家政服務行業的發展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近年來,國家不斷出臺相關政策措施,推動行業規范化、標準化建設,以解決長期存在的供需矛盾和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2024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等發布《關于加強家政服務職業化建設的意見》《2024年家政興農行動工作方案》等文件,提振家政服務消費。各地政府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職業培訓等方式,鼓勵家政企業向員工制轉型,提升從業人員的社會保障水平,增強行業吸引力。
同時,家政服務信用體系建設也在加速推進,政府與行業協會合作,建立從業人員信用檔案,推動建立可追溯的服務評價體系,提高消費者對家政服務的信任度。此外,家政服務標準體系不斷完善,從服務流程、技能認證到服務質量評估,逐步形成統一規范,確保行業健康發展。
隨著政策支持的持續加碼和行業自身轉型升級,家政服務市場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為供需雙方創造更多價值。
想要了解更多家政服務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5-2030年中國家政服務行業供需預測及投資潛力研究咨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