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流銷售雙雙“飄紅”,這個元旦小長假,滬上百貨店普遍“收成”不錯。記者昨日采訪獲悉,跨年營銷“大戶”第一八佰伴僅12月31日至次日凌晨銷售就破6億元,巴黎春天五角場店開業10年來首次在跨年夜銷售突破千萬,南京路置地廣場同比上漲超過10%。實體店集體回暖,背后有哪些原因?

線下店元旦成績不錯 雖然改造升級后還有部分店鋪未開業,但第一八佰伴依然迎來2017年“開門紅”。“從2016年12月31日上午7點至次日凌晨2點,共實現銷售6.2億元,客流達12萬人次。”第一八佰伴總經理張海波昨日告訴記者,如果剔除未開店鋪的因素,同比增幅在5%左右。“即便大力度營銷結束后,1月1日、1月2日兩天的銷售和客流也比往年有明顯增長。”
在這兩年崛起的五角場商圈,巴黎春天五角場店也在12月31日這天寫下開業10年來的“新紀錄”:當日銷售額首次突破1000萬元。上海巴黎春天五角場店總經理沈科透露:“五角場店的最高紀錄在‘不打烊’期間,為4700萬元;12月31日跨年單日,往年銷售在600至700萬元左右,今年業績幾乎翻番。”記者了解到,整個元旦小長假滬上巴黎春天多家門店,銷售普遍增長3成以上。
南京路置地廣場相關人士則說:“銷售真不錯,有點出乎預料,3天同比增長超過10%。少女裝、休閑男裝、鞋子等銷售最好,可能天氣不太冷,大家都愿意出門購物了吧。”
網購客回流是主因 張海波和沈科都認為,網購客回流是推動銷售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顧客回歸理性,線下實體店商品品質的保障和服務體驗不斷提升,讓顧客更愿意走進店堂消費。”張海波說。沈科也表示,在重要節假日,愿意走到實體店的消費者在漸漸增多。“可信度和消費體驗氛圍,是實體店的優勢。這幾年,零售市場上,性價比成為顧客看重的因素,同時消費升級的趨勢也很明顯。”
有數據顯示,未來“計劃更多通過實體店進行購物”的消費者比例從2014年的18%攀升至26%。
在申城,主打羽絨服品類的光大萬商生活廣場元旦假期也迎來了客流高潮。“從工廠到商場的直銷模式,讓光大萬商的羽絨服價格更透明、更親民。”光大萬商負責人姚桂林告訴記者,做強做精某大類商品,或主攻某一類客群,捕捉到細分市場,可能是未來線下實體店的出路之一。
線上線下價格將更趨一致 據了解,在元旦假期,珠寶黃金、化妝品、成熟女裝等是巴黎春天的熱銷大類。對于新的一年,沈科說,巴黎春天將繼續借外力,包括網絡團購券等形式繼續把商品價格“優化”,讓線下價格也同樣有競爭力,此外,做強成熟女裝、休閑運動、兒童類品牌,則是跟隨消費升級趨勢順勢而為。
有電商專家認為,當電商發展進入成熟期,O2O線上線下一體化會越來越明顯,早期的線上低價策略逐漸向線上線下價格一致轉變。
光大證券不久前一份報告分析,零售將逐漸有較好回暖預期。線上終端在雙十一的數據平平,有利于線下實體店逐漸回暖。而CPI數據重回“2時代”也有利于零售終端的銷售增速提升。光大證券認為,未來一段時間,零售將逐漸有較好的回暖預期。尤其是抗通脹的超市板塊以及黃金珠寶行業,都將有一定的表現。看好社區類零售企業。在未來的兩個季度,零售在旺季以及CPI通脹預期雙重作用下,我們認為將迎來近幾年來少見的小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