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火了,三十多年前的騎行風又刮了回來,就連一些老司機也成為“騎車族”。但記者連日調查發現,許多對機動車交規“門兒清”的司機,卻不知道自行車也有騎行規矩,甚至有八成騎車人不知道左轉彎的正確方法。
昨天中午,記者和市交管局中心區交通支隊副支隊長任素永在內蒙古大廈門前集合,利用午休時間騎行上路,為錯誤的騎行方式糾錯。這位從警23年的老交警呼吁,為了騎行安全,一些老規矩還要撿起來。
八成騎車人不會“二次過街”
掃碼,開鎖,任素永熟練地開啟一輛摩拜單車,出發北行。作為市人大代表,任素永一直倡導綠色出行,并連續五年騎車上北京“兩會”。
“大家熱衷騎共享單車是好事,但壞了騎行規矩可不行。”任素永剛騎上車,就發現了不守規矩的現象。十字路口東西方向綠燈一亮,七八輛自行車跟隨機動車同時起步,直行的、斜穿的迅速交織在一塊兒。一位騎著小黃車的小伙兒由東向南左轉彎,頭也不回地斜穿路口,幾乎走了個對角線。一輛直行的出租車被騎車小伙兒別停后,不耐煩地按著喇叭。“斜穿猛拐是最危險的騎車行為!”任素永告訴記者,這幾年他親眼目睹過三起因斜穿猛拐,騎車人被機動車撞飛的事故。
安全的做法應該是怎樣的?任素永介紹,在左轉、直行同時放行的路口,為了避免非機動車和機動車混行發生沖突,騎行人應該通過“二次過街”完成左轉,即先直行到路對面,然后將車頭左轉,等交叉方向的綠燈亮起再直行。
但記者昨天在路口觀察了20分鐘,30位騎行者中,只有5位會“二次過街”,80%的騎車人不知道或者不遵守左轉彎的正確方法。一位帶著棒球帽的姑娘剛解鎖一輛小黃車,她驚訝地反問記者:“左轉彎還有啥規矩?頭次聽說。我都是直接騎過去,不就是蹬兩腳的事兒嘛。”
自行車等待區無人等待
在騎行過程中,記者發現,經過比較大的十字路口時,常能看見路口中央用黃色虛線圈起一個方形的自行車“禁駛區”。禁駛區四個角外,則各延伸出一條黃色實線,并用白色字體標著“等待區”,旁邊還畫著自行車圖案。雖然叫等待區,卻很少看見有騎車人在此等待。
任素永告訴記者,長安街上道路條件好的路口都規劃了這樣的等待區,就是為了引導左轉彎的自行車安全地二次過街,但許多騎車人并沒有當回事兒。記者日前在國貿附近采訪時看到,經常有騎行者橫穿禁駛區,根本不看地上的標志標線。
根據《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非機動車左轉彎時,應沿非機動車禁駛區邊緣或者路口中心右側轉彎;不得在非機動車禁駛區內行駛或者停車。
騎車打手勢成“老黃歷”
任素永騎車特別注意打手勢,這個對于他來說已經根深蒂固的習慣,許多90后、95后年輕人已經都不知道了。在臺基廠路一個沒有紅綠燈的小路口左轉彎時,任素永先減速觀察后方,然后很自然地舉平左臂向后車示意。在個別沒有非機動車道,或者非機動車道被占用的路段,騎車人不得不借用機動車道,這時候任素永也會給后車打個手勢,然后貼著路邊緊蹬幾步。
“這些老規矩看似簡單,卻能最大程度避免事故發生。”任素永說,轉彎打手勢,對騎車人而言是保護自己的安全,對開車人而言也是一種禮貌。文明禮讓,才有和諧的交通環境,道路才能順暢起來。
但在記者昨天騎行的半個小時內,除了身旁的任素永,沒有看到騎車打手勢的第二人。出租車司機張師傅向記者吐槽,他經常被沖上機動車道的騎車人嚇一跳,“要是他們拐彎或者借道前,能動一動胳膊給我個信號,肯定會給他們讓行的。”
斑馬線極少有人推車走
任素永回憶,二三十年前,大家騎車都挺守規矩,只有極個別的人會闖紅燈。那時候,過馬路時人們會下車推著過,避免來車反應不及。但現在,極少有人在斑馬線上推車走。
記者昨天中午在西單北大街一處十字路口看到,南北方向綠燈亮起,數輛自行車、電動車竄上斑馬線,和行人一塊兒通過斑馬線過街,除了一位車筐里裝著菜兜子的大爺推著車,其他騎行者均腳不沾地。一名騎著共享單車的小伙子速度較快,車把手剮到了一名行人的挎包,行人被拽個趔趄。
《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駕駛自行車、電動自行車、三輪車在路段上橫過機動車道,應當下車推行,有人行橫道或者行人過街設施的,應當從人行橫道或者行人過街設施通過;沒有人行橫道、沒有行人過街設施或者不便使用行人過街設施的,在確認安全后直行通過。
“騎車過斑馬線也違法?我又不是闖紅燈!小心點不撞到行人不就得了。”一位接受采訪的市民表示不解。任素永告訴他,推車過斑馬線不僅是為了保護行人,對騎車人也是一種保護。以前就出現過這樣的案例:市民騎自行車過斑馬線被機動車撞倒,在雙方均沒有闖紅燈的情況下,騎車人由于沒有下車推行,最后被認定也要承擔一部分責任。“不能因為生活節奏快,路上趕時間,就忽視掉這些騎車老規矩。綠色出行,也要保持綠色心態。”任素永說。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隨著近一兩年大泉州各個地區房地產市場的持續升溫,特別
折疊自行車研究報告對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
鐵路行車安全監控系統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