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事實”時代
我們更需要及時、完整的信息公開
14歲、中學生、校園、非正常死亡,這些字眼羅列在一起,讓四川省瀘縣太伏中學從4月以來,就成為全國輿論的風暴中心。
事情發生在4月1日,瀘縣宣傳部公號“瀘縣發布”稱:
當日上午6時左右,瀘縣太伏中學一學生(趙某,男,14歲,初二學生)在住宿樓外死亡。
一個花季少年的突然逝去,令人悲傷。官方信息并沒有公布死亡原因,自然引起當地人議論紛紛。
但逐漸事情的發展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在官方輿論場與民間輿論場的“撕裂”中,這起原本可能并不復雜的區域性突發事件,發酵升溫成全國人民都關注的群體性事件。
4月2日,“瀘縣發布”公布:
經公安機關現場勘驗、尸表檢驗和調查走訪,趙某損傷符合高墜傷特征,現有證據排除他人加害死亡,具體死亡原因需依法按程序待家屬同意后尸體檢驗確認。縣教育局已牽頭對學校常規管理情況開展調查。
對于“一個住校中學生非正常逝世”如此存在巨大輿情爆破能量的事件,瀘縣政府公布的調查結果,未免有些“粗線條”:
前面說“ 現有證據排除他人加害死亡”,后面又說 具體死亡原因還須尸體檢驗后確認,邏輯混亂,引人得出“死者系墜亡”是片面簡單之結論。
果然這條當地政府部門發布的信息,并沒有讓多數人信服,反而一石激起千層浪,讓各種傳言、謠言亂飛。
當天關于死者死于未成年人的校霸敲詐、毆傷斃命的說法,“孩子母親沖進殯儀館發現孩子后背有大面積青紫,手部肘部有傷痕”,以及證實這些說法的視頻散播在網絡和朋友圈。
沒來得及求證視頻是否屬實,但在官方沒有公布校內監控, 得不到完整的公開的真實信息的情況下,民眾只能在網絡上滿足自己的獵奇心理,而視頻被認為是認知事情真相的牢靠依據。
4月3日,隨著大眾不斷的質疑聲,“瀘縣發布”布告,嚴厲打擊網上誹謗、傳謠等違法行為。此前網絡上許多疑似謠言的圖像、視頻被一同刪去。
不是將調查進行及時公開,不是去反思權威發布為何失去公信力,瀘縣政府強行刪除的行為讓民眾更難以接受。對于謠言、民眾的質疑,瀘縣政府或許百口莫辯,但在整個輿情的引導上,他們明顯忽略了一點:
在社交媒體時代,整個社會已經進入了 “后事實”時代?!昂笫聦崱笔桥=蛟~典評選出的2016年度詞語,指的是 人們的言論觀點更容易受到情緒和個人信仰的影響;塑造人的思想的不再是事實,而是情緒。也即,人們只會相信那些他們愿意去相信的所謂的“事實”。
但 這并不意味著在情感比事實更重要的“后事實”時代,真相就不重要了,相反,它更需要的是及時、完整的信息公開才能遏制謠言的擴散。如果案發時能夠第一時間啟動公正調查,而不是急于發布死因結論,那么也不會由此引發輿論不滿。而之后在輿論逐漸失控時,如果第一時間公布案情調查進程,而不是急于展開維穩,情況也不會如此之混亂。
接下來瀘縣的表現更令人失望。把認定為謠言的視頻刪掉可以理解,但對于來采訪的中央主流媒體采取層層阻擾的方式激起了更多人的不解和憤怒。畢竟展現辟謠自信的最好方式是向媒體開放。
4月5日,新華社記者在《三問瀘縣中學生死亡事件:拿出澄清謠言的事實需要多久》一文中寫道:
前方記者4月3日趕到當地展開調查。在距離太伏鎮數公里外,車就被攔下,兩輛警車攔住路口,禁止一切車輛進入。記者迂回步行數公里才進鎮,在太伏中學門口看見街上站滿了人,一排戴著頭盔的警察將人隔開,學校大門兩邊有上百名警察將人隔開。
當記者提出采訪死者母親時,縣政法委書記李盛春表示找不到人,問手機說沒有死者母親電話,問地址說不清楚地址。
4月4日,記者好不容易突破制約跑了20多公里村道前去采訪死者的爺爺奶奶和同學時,被跟隨的“尾巴”招來一批鎮村干部,實施各種暗示威脅干擾,迫使采訪對象不敢說真話。
曾有官員做過比喻, 一個事件引發洶涌輿情后,官方是采剎車的,媒體是踩油門的。官方與媒體如果沒有相互配合,事情很可能會走向失控。對媒體采訪的層層防范,讓所有人都看不懂:瀘縣究竟在怕什么?
事實上,過去無數事件已經證實了一個鐵律:對重大事情輿情采取“只堵不疏”是行不通的。從2015年8月天津港的爆炸事故,到2016年7月河北邢臺洪災,無不如此,“ 輿論潰堤比洪水泛濫更可怕”。
最近熱播的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中有一個細節可供瀘縣借鑒。在第五集,京州市大風廠工人與拆遷隊爆發激烈沖突,導致工廠突發大火,引發流血事件。隨即謠言四起,京州被推上輿論浪尖,“死了多少人”“警察動手”的謠言甚至已傳到國外。
面對這起爆炸式輿情事件,京州市立即采取應對措施:向媒體開放,借主流媒體發聲;召開媒體發布會,市委書記就網上的傳言和公眾關心的話題一一作答。整體表現可圈可點。
有網友將瀘縣事件與這部劇聯系在一起?!霸缫殉蔀檩浾擄L暴了,還是固步自封,妄圖用老方法解決新問題,活生生把自己樹立成了失敗的典型。移動互聯網時代,慎用手中的權力去壓制,多學學一些輿情處理的案例,實在不行多看幾遍《人民的名義》五、六集?!币痪W友說。他們只是希望通過自己微薄的力量,愿真相大白,逝者安息。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中研普華的整份研究報告用20余萬字的詳盡內容,多達400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
智慧體育產業是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體育技術及高智力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