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發燒40度,掛急診就必須馬上得到救治嗎?不一定了!
據獲悉,近日,北京朝陽醫院急診開始實行“按病情分級就診”診療制度,最“危急”的患者將首先得到救治。
據了解,該院通過設立急診分診臺,高年資護士先行對患者進行簡單問診,同時監測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等生命指標,以此對患者進行就診分級。
朝陽醫院的急診級分診標準將分為四級:一級患者(病情瀕危,隨時可能危及生命),立即進入急診搶救室就診;二級患者(病情危重,存在生命危險),在5分鐘內積極處理;三級患者(病情急,可能重,有潛在風險),在15分鐘內處置;四級患者(病情一般,非急癥患者但又在急診就診)。
也就是說,如果被護士分為了四級患者,比如普通的感冒發燒,那對不起,就只能慢慢等著了。
那么,為什么要實行急診分級制度呢?據業內人士介紹,急診分診制度可以將病情的輕重緩急同醫療資源需求結合在一起。
上海瑞金醫院副院長陳爾真曾對媒體坦言,我國如今近半數的急診患者都不應該在急診看病,其中真正屬于危重患者的不到20%。大家對急診的定義長期存在一種誤解:急診應該與急救相關,是救命的診療,諸如慢性疼痛、感冒發燒,其實并非急診的診療范圍。
由此導致的急診診療秩序混亂也成為了一大社會問題,并持續引發醫鬧、醫暴事件。
而據了解,不僅僅是在朝陽醫院,急診分診制度正在走進越來越多的醫院。
以在北京協和醫院為例,早在2006年就制定了急診分診標準;在四川,華西醫院急診科也較早的實施了以流程為中心的新式導向型預檢分診。
在深圳,港大醫院急診科實行的急診分診模式也讓內地醫療界頗為驚嘆。
在上海,2016年11月1日實施的《上海市急救醫療服務條例》,明確表示,院內急救機構應當依據急診分級救治標準,制定本單位的執行制度,并向社會公示,引導急診患者合理分流,按照患者疾病嚴重程度進行分級,并決定救治的優先次序。據悉目前上海新華醫院、上海仁濟醫院等在條例實施之前,也已經推行了急診分診制度。
此外,在國家層面對急診分診也早有明確要求,根據2011年原衛生部印發的《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實施細則》,明確指出,加強急診檢驗、分診,及時救治急危重癥患者,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癥患者。
事實上據了解,急診分診制度在國外非常普遍。但遺憾的是,在我國,不僅很多醫院急診沒有建立分診制度,患者到急診就診更是沒有愿意等待的習慣和耐心,都覺得自己的病很嚴重,必須馬上得到救治。
對此,前世界衛生組織助理總干事、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陳潔教授深有體會,她曾向媒體表示,在瑞士日內瓦工作時,一次感冒發燒將近40度,到醫院后卻被安排慢慢排隊,事后她笑言當時就非常的不理解,覺得自己都發燒快40度了,醫生竟然還叫自己慢慢等。
衛生口的專業人士尚且不能完全理解,普通患者會怎樣?不用說,直接就轉化為醫鬧、甚至醫暴了!
對此,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確保急診分診制度的實施需要兩個方面的措施,一方面加強患者宣傳和教育,加強患者及普通百姓對急診分診制度的認知,了解一些疾病并不需要看急診,或者到了急診實際上可以等待,沒有大礙;另一方面,還需要加大對急診的安保措施,保障急診醫護的安全和急診的正常診療秩序,并嚴厲打擊因不理性引發的醫鬧、醫暴違法犯罪行為。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特色小鎮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特色小鎮行業的市場規模
特色小鎮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特色小鎮行業的國內外發
水泥機械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