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地時間5月23日15時59分,“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的首次下潛(總第143潛次)。本次下潛為工程下潛,調查區域為世界最深處的馬里亞納海溝北側,潛航員在水下停留近9小時,海底作業時間3小時11分鐘,最大下潛深度4811米。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本潛次沿測線開展了近底觀察和取樣,完成了環境參數測量,并采集了近底海水、巖石和生物等樣品,拍攝了大量海底高清視像資料。據了解,這次下潛獲取了玄武巖樣品26.3公斤,近底海水16升,海參1只,海綿1只,蛇尾1只,海星2只。這是“蛟龍”號在馬里亞納海溝帶回的生物樣品海參。新華社發(郭松嶠 攝)
潛航員唐嘉陵介紹,昨天運氣很好,抓到了一只35厘米左右的海參。當“蛟龍”快要到達4800米海底時,看到了一只紅色巨型海參。不過它對“蛟龍”的到來并不歡迎,還沒等潛水器坐底,它就溜走了,逃跑的姿勢是S型,像跳舞一樣。半小時后,唐嘉陵又看到了一只同樣的海參,這只海參掙脫出來跑錯了方向,自己游進了筐里。”圖:人民網
這是5月23日拍攝的“蛟龍”號在馬里亞納海溝帶回的生物樣品海星。新華社發(郭松嶠攝)
5月23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布放入水。新華社發(郭松嶠攝)
5月23日,新華社記者劉詩平在馬里亞納海溝4802米處登記所獲樣品。新華社發(唐嘉陵攝)
5月23日,新華社記者劉詩平走出“蛟龍”號載人艙。新華社發(郭松嶠攝)
5月23日,首次下潛人員深潛歸來接受“洗禮”。新華社發(胥維坤攝)
5月23日,“蛟龍”號完成下潛后回收到“向陽紅09”科學考察船上。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攝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中央商務區建設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
融資租賃擔保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融資租賃擔保行業的
出版社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