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師撿破爛招非議
農村老師撿破爛招非議,46歲于海龍是一名農村初中的普通教師,教了22年書的他,卻成了不能被理解不能被接納的對象,甚至提及于海龍,有人會給他貼上“有病”的標簽。
這一切均源于于海龍從10年前開始的的撿垃圾,即當地人所說的撿破爛兒。最初的時候,看到學生將飲料瓶子和廢舊電池隨意丟棄,于海龍就默默地撿起來,他希望校園能干凈些,更希望用自己的行為影響學生。
漸漸地,于海龍將撿垃圾的范圍延伸到校園外圍,垃圾也越撿越多,最多的時候16000多個飲料瓶子占據了房前屋后,于海龍的家儼然一個小型的廢品收購點。
于海龍說,“這些飲料瓶子還有其他垃圾原本就不屬于我,所以賣出去的錢就不能屬于我,必須得捐出去,統統捐出去,一分不留。”
盡管如此,于海龍撿垃圾的行為還是招來了外界的非議,有人認為一個教師撿廢品是不務正業有損教師形象的表現,更有人認為于海龍已經患了精神病需要治療。說起這些,于海龍十分委屈,“我有病?我需要治療?教師應該有什么形象?教師怎么就不能撿垃圾?再說了,撿垃圾我都是在業余時間去做,我沒病。”
10年來,對于那些從垃圾堆里撿回來的破舊雨傘,于海龍會把它們一一修好洗干凈。每到下雨天放學的時候,于海龍就抱著一堆修好的雨傘守在校門口,看哪個同學沒帶雨具他就把雨傘遞過去給同學使用。
2017年6月11日,遼寧丹東,10年來,凡是雨天放學,于海龍都會帶著修好的雨傘守在學校門口,看到沒帶雨具的同學,他就遞過去一把。“有的同學用完了會送回來,有的用完了會當垃圾丟掉我就再去撿回來,還能接著用。”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森林旅游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
金融系列研究報告對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保險經紀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