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本科高校向應用型院校轉型,從而與綜合性、研究型高校形成“錯位競爭”,本就是高校改革的題中之義,但目前進展并不顯著,專家認為,這恰恰與本科分批次錄取存在一定關聯。
如何報志愿,讓今年的河南高考考生周釗(化名)著實花了一番心思。學文科的周釗高考成績是462分,在以往,這個成績剛剛過二本線,比三本線則超出很多。但是今年,河南省將三本批次并入二本批次錄取,文科二本批分數線為389分。
合并后,周釗可以最多報9個高校志愿,他的選擇一下子增多了。可周釗最終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把一所北京的民辦高校作為了第一志愿,過去這所高校是一個三本高校。
周釗的想法很簡單,“我的分數放在去年,雖然夠了二本線,但可選擇的高校很少,基本上只能是一些地處偏僻的地方院校,可能還選不到好專業。所以,我干脆報考一所在北京的三本院校的熱門專業,這樣有利于留在北京就業,而且二本、三本合并了,以后求職時就只說是本科畢業,心理也不會自卑。”
周釗的選擇對于以往的三本高校無疑是個利好。“那些辦學特色鮮明的三本高校,就因此可以招到更多的高分考生。”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研究員李志宏告訴記者。
2017年,全國有21個省份將二本與三本批次合并錄取,較去年省份數量繼續增加,山東省更是將一本、二本、三本三個批次合并為了本科普通批一個批次。逐步取消高校招生錄取批次,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張亞群認為,表面看來,這項改革只是高考錄取方式的變化,實際上,它與招生理念、考生及高校的雙向選擇、招生管理乃至辦學質量密切相關。
生源較量
恢復高考之初,高考錄取曾分為重點高校、一般本科、專科三個批次。1999年大擴招后,高校招生規模急劇擴大,學校分層分類增多,高考本科錄取才形成了一、二、三批次。
分批錄取還有技術原因。早前因為沒有計算機輔助錄取工作,工作人員需要按照學科類別、分數高低將考生排序,再依據個人志愿抽取紙質檔案,招生工作不僅效率低下,還容易出錯。
“本科分批錄取,只是錄取的一個工作方法,但也有高校利益摻雜其中,比如劃定一本分數線,可以保證向所謂重點高校報志愿的都是高分考生,進入一本批次的高校也可以借此多爭取經費和項目。”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告訴記者。
各省一般把重點高校放在第一批,普通高校放在第二批,而民辦高校放在第三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依批次遞減。這種招生制度造成了一本高校錄取了最好的本科生源,三本高校錄取了最差的本科生源,二本高校生源質量介于兩者之間。
就讀于一所三本高校的學生張宇航(化名)說,社會對三本高校的畢業生有偏見,認為三本高校的學生是“花錢買文憑”,有些單位招聘時會不招三本畢業生。
一些三本高校為此不惜重金,意圖突破其和二本高校之間的那條分數線,和二本高校爭搶生源。比如一些三本高校會對二本線以上的考生進行現金獎勵,或以“任意選專業”或“可以進入實驗班”等名義招來高分考生。
人為的分批劃線最讓周釗這樣的考生煎熬。大多數這些剛過二本線的考生注重學校名氣,會選擇二本高校的薄弱專業而放棄三本高校的好專業,但一部分學生進入大學后,卻會為就讀自己不喜歡的專業而痛苦。
鼓勵高校特色辦學
二本、三本合并錄取并不是改革的終點,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創造條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錄取批次。今年除了上海、浙江兩個高考改革試點外,山東省首次將本科三個批次合并為本科普通批錄取。
“這樣的錄取方式給予了考生更多自由選擇的空間,尤其是讓原本達不到一本線的學生有了上重點大學的機會。”山東大學招辦主任柳麗華說。
為什么是山東第一個“吃螃蟹”?山東省考生歷年高考成績較高、生源質量較好是原因之一。
“但山東高分考生大部分報考了北京、上海、江蘇等地的省外高校,留在省內上大學的相對不多。”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將全部本科高校合并錄取后,考生出于謹慎報考的心理,或許會側重報考招生人數較多的省內高校。
這也從側面反映出,錄取批次合并給考生報志愿帶來了新挑戰。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臺一篇文章介紹,二批三批合并后,三本線消失,由于院校增加,二本線分數下降,對于往年通過二本線來判斷自身定位和院校定位的考生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
“分數的背后是排名,我們倡導用排名進行報考。我們把考生的成績,歷年院校錄取的分數,轉化為排名,把考生排名和高校歷年錄取排名進行對比,如果連續三年均能夠被錄取,今年被錄取的概率也會非常大。”報志愿APP高途志愿的負責人李建輝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此外,原來二本線上的那些考生群體,一旦二本志愿填報失誤,還有三本院校“托底”的機會。現在合并為一個錄取批次,沒有了三本院校托底,對志愿填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北京聯合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鮑桂蓮就建議考生依照“沖、穩、保”的原則,注意拉開填報院校的錄取分數檔次,形成合理的志愿院校順序梯度。
上海市教育考試院研究員李立峰也表示,保守填報應成為主流,“要將保底志愿的分數預期放在更低的位置”。
本科全部批次合并還不是錄取制度改革的終點。李立峰表示,未來的改革方向是高校錄取將全面取消批次,考生按專業進行報考,高校按照專業大類進行招生。
未來高考將實行專業志愿優先,考生先填報專業志愿,每個專業志愿后再填報院校志愿,這將引導學生根據自己興趣選擇合適的專業和學校,而不是單純地跟著學校名氣,跟著分數選大學。
“目前已經有省份實行專業志愿優先,這樣將保障一所高校整體水平可能一般,但其特色、優勢專業能夠錄取到高分考生,從而鼓勵高校特色辦學。”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研究員李志宏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三本院校轉型“錯位競爭”
二本、三本批次合并,并非僅是高考錄取方式的變化,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張亞群認為,實際上,它與招生理念、考生及高校的雙向選擇、招生管理乃至辦學質量密切相關。
“合并錄取總體上有利于以往的三本高校,現在一些位于東部沿海發達城市的三本高校辦得很好,部分專業的錄取分數線甚至已經超過了二本線,合并錄取后,將更有利于這些高校招到高分考生。”儲朝暉說。
“但對于那些地處不發達地區,或辦學沒有特色的三本高校,合并錄取后,招生壓力將更大。”儲朝暉認為。
因此,這將給原來的三本高校的辦學方向提出明確指向,三本高校能否辦出特色,能否培養出大批量適合一定區域、一定行業需要的人才,是影響其招生的一個決定性因素。
部分本科高校向應用型院校轉型,從而與綜合性、研究型高校形成“錯位競爭”,本就是高校改革的題中之義,但目前進展并不顯著,專家認為,這恰恰與本科分批次錄取存在一定關聯。
海南政法學院副教授聶永成對91所新建本科院校實證調查發現,大部分院校定位為應用型高校,但事實上定位與學術型大學趨同,且普遍存在發展目標虛高、辦學規模趨大、專業設置求全等問題。這些新建本科院校大多為二本、三本批次高校。
聶永成認為,教育資源的配置直接與高校分層、分類評價制度掛鉤,一本批次的學術型大學能夠享受充裕的配套建設經費,以及其他各種配套政策傾斜等。
在這一政策導向的直接影響下,二本、三本批次高校只有努力向享受資源配置紅利的學術型大學模仿和學習,才能夠享受與學術型大學一樣的待遇。
張亞群認為,為了保障和擴大應用技術類高校的招生選擇路徑,新高考改革,除了實行本科與專科(高職)分類考試之外,取消本科錄取批次限制也是重要的改革舉措。
隨著本科批次的全部合并,競爭壓力最終將傳導至一本批次高校的薄弱專業。一所一本批次的醫藥類大學招生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校的一些非醫藥類專業在高考錄取時社會認可度并不高,導致調劑率很高,“幸虧有一本線的政策保護,才使得即使是調劑過來的考生質量也都很好”。
“如果以后沒有了錄取分數線這個政策保障,一些社會認可度不高的專業可能會面臨生源質量下降或生源不足的問題。”她說。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在一個供大于求的需求經濟時代,企業成功的關鍵就在于,
中研普華通過對智能家居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智能家居
餐飲配送服務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餐飲配送服務行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