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持續探訪了解到,從今年2月底以來,鯽魚、鳊魚、鰱子魚、胖頭魚等家常淡水魚身價持續上漲。進入5月,鯽魚每斤價格就超過10元,現在一斤以上的批發價甚至達11元。鳊魚不僅身價破十,市民去菜場晚了都買不到。
業內介紹,淡水魚過去多年的偏淡行情,讓養殖戶仍持觀望態度,加上養魚不如養蝦的觀念日盛,使得淡水魚行情居高難下,所以今年夏天市民難吃到便宜淡水魚。
鯽魚價格貴鳊魚要靠搶
前晚,市民吳先生在家附近一家小餐館請人吃飯,點清蒸鳊魚時被告知售罄。餐館老板說,最近店里每天鳊魚就幾條,中午賣完就難補到貨了。他換了一道豆瓣鯽魚,卻發現比上個月漲了2塊錢:“鳊魚斷了貨,鯽魚這種家常魚居然還漲價。”吳先生很納悶。
記者近兩日在漢口西馬路、江大路和漢陽郭茨口附近探訪了4家集貿市場,發現不少魚檔像鯽魚、鳊魚、草魚等過了中午供應量就不多了。其中鳊魚最少,鯽魚價最高,適合吃一餐的1斤左右的魚基本看不到。
在江大路一家生鮮市場里,鯽魚每斤13元,鳊魚每斤11.8元,個頭大的也要10.5元。而在漢陽郭茨口西村生鮮市場里,幾家水產檔口沒有鳊魚賣,幾條鯽魚也是每斤12元。店主稱,每天只能進到少量的貨,過了10點就會賣光。
淡水魚價連漲半年
在武漢白沙洲大市場里,每天有近三百萬斤淡水魚發往全國。“從今年春節后,大部分淡水魚的發貨量沒提升,但價格卻每天都在漲。”批發商李老板昨日說,從4月開始,幾乎每月都要漲一塊,“批發價每斤漲一塊,是相當嚇人的。”
根據監測,從2月下旬開始,該市場內監測的近十種淡水魚品種大部分價格都持續上漲,其中鯽魚和鳊魚批發價漲價最快。到5月下旬時,鯽魚批發價每斤最高9元至9.5元,鳊魚每斤也到了7元至7.5元。6月28日的監測顯示,鳊魚批發價每斤漲至8.2元,鯽魚批發價按規格每斤最低8.2元,最高11元。批發價每斤同樣突破10元的還有黑魚、黃顙魚等。
多名零售的商販也稱,今年年后的鯽魚、鳊魚曾賣過八九元一斤,之后每月漲價一兩元,到現在漲到13元,其中小規格魚品缺貨嚴重,價格最高。
養殖期短利潤更薄
在黃陂三里橋街新塔村,水產養殖大戶徐國超承包的300余畝水塘里,大部分養殖的都換成了小龍蝦。
“近幾年草魚、鳊魚、鯽魚越來越不好養。周期長、收效慢,不如養小龍蝦。”徐國超舉例說,鳊魚太大或太小都不好賣,很難適應市場,所以前幾年價格一降再降。
據了解,由于草魚、鳊魚養殖周期多在七八個月以上,這兩年還因干旱或洪澇自然災害而減產受損,利潤相對較少,所以有不少養殖戶從去年起陸續改養小龍蝦,有的甚至干脆退出養殖。
在蔡甸桐湖同樣養殖了300畝魚塘的熊秋紅也告訴記者,前些年淡水家魚收購基本只在5元左右,很難盈利。她是靠規模化的特色養殖才能堅持,像養鳊魚、鯽魚、草魚的小養殖戶,量小利薄、生存不易。
夏季吃魚很難便宜
按照規律,四五月份是淡水魚的繁養期,所以會因季節性缺貨而漲價。但業內稱,加上部分農戶退養或轉養其他水產品,直接決定了在秋季出水期之前,武漢人吃家常淡水魚都很難便宜。
“夏季是魚肉消費的旺季,供給量的相對緊缺只會讓熱銷魚價繼續上漲。”餐飲觀察人士王良認為,到8月底,各高校開學前要大量采購家常魚品,加上餐飲酒樓為中秋、國慶節檔期備貨,這都使得整個夏季和初秋的淡水魚需求量增加,價格難降。即使目前養殖戶積極補塘,淡水魚要達到上市的規格要求也至少還需3個月。
對此,武漢現代農業教育中心專家彭火炬分析,從淡水魚養殖環境、規模和技術來看,武漢絕不應為淡水魚供應所困,主要問題還是在于從業者毫無目的自由養殖之漏洞,“不賺錢就少養或干脆不養,看到市場效益好又趕不上,或盲目買苗補塘,后期又遇價格走低結果反而虧本。”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在一個供大于求的需求經濟時代,企業成功的關鍵就在于,
中研普華通過對智能家居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智能家居
餐飲配送服務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餐飲配送服務行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