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新報道,國資委正在著手擬定關于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配套文件,該文件將把所有央企按照產業集團(公司)、投資公司、運營公司三類劃分,文件將于年內出臺。“三類公司”從數量上看,大致為產業集團(公司)50多家、投資公司20多家、運營公司2-3家,所有央企都8
據財新報道,國資委正在著手擬定關于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配套文件,該文件將把所有央企按照產業集團(公司)、投資公司、運營公司三類劃分,文件將于年內出臺。“三類公司”從數量上看,大致為產業集團(公司)50多家、投資公司20多家、運營公司2-3家,所有央企都將納入分類,進行改組或者兼并重組,這意味著未來央企規模可能縮減至80多家。據了解,國資委更希望突出產業集團(公司),且不考慮繼續擴大運營公司的試點范圍。
6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國務院國資委以管資本為主推進職能轉變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出國資委要“牽頭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實施資本運作”。這意味著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將進一步擴容。
據人民日報援引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長彭華崗報道,“經過試點摸索,央企的功能定位日益明確。未來中央企業將主要分為三類,即實體產業集團、投資公司和運營公司。”
那么,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各自干什么?從此前投資公司、運營公司的試點探路可以摸出一二。目前在中央企業層面,共有十家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其中八家投資公司,兩家運營公司。2014年5月,國資委提出在兩家央企進行投資公司的試點,7月首先明確了中糧和國投作為第一批投資公司試點。2016年8月,投資公司第二批試點企業出爐,包括神華、寶鋼、武鋼、招商局、五礦、保利和中交集團。
在運營公司試點方面,目前有兩家主要以基金形式設立的試點公司。2016年8月18日,國內最大的國有風險投資基金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成立,中國國新作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扮演了主發起人和控股股東的角色,基金總規模2000億元。2016年9月26日,另一家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誠通集團,牽頭發起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基金總規模達到了3500億元,基金80%的投資將用于國有重點骨干企業結構調整。如此大規模的國資風投基金、國企結構調整基金,全球罕見。目前,兩家試點企業主要管理4只基金,總規模合計8500億元。
其中,國企結構調整基金已參與了中國國航、中國電建非公開發行項目,發起設立了中國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發展公司;國資風投基金投資了亞太衛星寬帶通信(深圳)有限公司等。基金的發起和實際運作,把中央企業、地方企業、金融企業和社會資本等各方資金集聚起來,為央企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提供了融資新渠道和投資新機制。
而8家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情況又是怎么樣呢?據人民日報報道,在管控模式上,“小總部、大產業”成為趨勢,資本運營和資產經營在試點企業分離開來。國投總部變小,原來的14個部門減至9個,更強調集團的投資能力和資源配置能力,具體的產業運營則主要由控股、參股的產業集團去承擔,并使其成為獨立的市場主體。中糧總部員工從610人減至240人以內,形成了“集團總部資本層專業化公司資產層生產單位執行層”三級管控架構。
據人民日報6月19日報道,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側重在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推動產業集聚和轉型升級,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投資公司肩負產業使命,未來旗下可能有若干資產千億元級別的產業集團,甚至包括兩三個全球500強企業,謀求相關產業的做強做大。
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側重提升商業類企業的國有資本運營效率,促進國有資本合理流動。運營公司無產業使命,關鍵是通過市場運營實現國有資本的保值增值。在資本運營中,也會培育新興產業,但培育成熟后有可能出售或轉給相關的國有投資公司。
與此同時,中央企業還將繼續保留相當數量的實體產業集團,專注做強實業、做優產業,參與國際競爭。
據了解,針對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國資委已明確,試點企業要發揮基金作用,打造國有資本投融資新渠道;發展金融業務,初步搭建起資本運營基礎平臺;承接劃入股權,探索存量國有資本的合理流動。不過,這絕不是要脫實向虛,而是要通過資本的聚集運營來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繁榮。
對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國資委將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則,明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授權的內容、范圍和方式,拓展授權內容,加強授權力度,但授權不是一放了之,而要權責對等、放管結合。
目前,國資委已明確將精簡43項國資監管事項。其中取消26項,今后國資委將不再直接規范上市公司國有股東行為,取消中央企業年金方案、中央企業子企業分紅權激勵方案等事項審批,由企業依法自主決策。下放9項,今后延伸到中央企業子企業的管理事項原則上歸位于企業集團,中央企業子企業股權激勵方案等審批權限也都交給企業集團。授權8項,包括經理層成員選聘、經理層成員業績考核、經理層成員薪酬管理、職工工資總額審批等企業呼吁多年的事項。這些國資委取消、下放、授權的職能,相當一部分將由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來承擔。
從管企業邁向管資本,國資委將更加突出國有資本運營。
據人民日報報道,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是國有企業歷史上全新的嘗試。“我們希望通過試點投資、運營公司,最終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和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重點基礎設施集中,向前瞻性戰略性產業集中,向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企業集中,促進國有資本合理流動、優化配置。”彭華崗表示。
序號 | 企業(集團)名稱 |
1 |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
2 | 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 |
3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
4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
5 |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 |
6 |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
7 |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
8 |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
9 |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 |
10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
11 | 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 |
12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
13 |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
14 |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
15 | 國家電網公司 |
16 |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
17 |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 |
18 |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 |
19 | 中國華電集團公司 |
20 |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 |
21 |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
22 |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 |
23 |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24 |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 |
25 |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
26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
27 |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
28 |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 |
29 | 東風汽車公司 |
30 | 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 |
31 |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
32 | 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 |
33 | 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
34 | 鞍鋼集團公司 |
35 | 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
36 | 中國鋁業公司 |
37 |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 |
38 | 中國航空集團公司 |
39 |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 |
40 | 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 |
41 |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 |
42 |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
43 |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 |
44 |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
45 | 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 |
46 | 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 |
47 |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 |
48 |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
49 |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
50 | 中國旅游集團公司[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 |
51 |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
52 | 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 |
53 |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 |
54 | 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55 |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 |
56 |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
57 |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 |
58 | 中國中鋼集團公司 |
59 | 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公司 |
60 |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 |
61 | 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 |
62 | 中國輕工集團公司 |
63 | 中國工藝(集團)公司 |
64 | 中國鹽業總公司 |
65 | 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 |
66 | 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 |
67 |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 |
68 |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 |
69 | 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公司 |
70 |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 |
71 | 中國中車集團公司 |
72 | 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 |
73 |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
74 | 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 |
75 |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76 | 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公司 |
77 |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
78 | 中國農業發展集團總公司 |
79 | 中國中絲集團公司 |
80 | 中國林業集團公司 |
81 | 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 |
82 |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 |
83 |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84 |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 |
85 |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
86 | 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 |
87 | 中國民航信息集團公司 |
88 | 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 |
89 | 中國航空器材集團公司 |
90 | 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91 |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92 | 中國黃金集團公司 |
93 | 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 |
94 | 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 |
95 | 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 |
96 |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
97 | 華僑城集團公司 |
98 | 南光(集團)有限公司 |
99 | 中國西電集團公司 |
100 | 中國鐵路物資(集團)總公司 |
101 | 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
?
?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綠色發展勢頭猛 資源利用更高效一年一度的“三夏”跨區機收大會戰落下帷幕。從收獲小麥、處理秸稈到玉米免耕播種的“...
嚴鵬程是在回應關于對外投資監管政策方面的提問時作出這番表述的。另外,嚴鵬程也表示,將支持國內有能力、有條件的企業...
上半年對外投資下降今年上半年中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顯著下滑,有關部門或放松部分領域對外投資審查。根據商務部的...
云南省會展產業“十三五”規劃:力爭2020年成為重要會展舉辦地 告別“有場館無展會”,建設會展經濟強省 7月18日,2...
記者昨日從市政府獲悉,《西安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行動計劃》正式印發。《行動計劃》明確我市將用市場化、法治化...
作為河南省信息產業的高地,鄭州信息安全產業已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正朝著國內一流信息安全產業基地的目標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