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農業投資行業供需趨勢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農業投資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農業投資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供深...
吉林省稻田綜合種養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經過多年實踐,已發展到40余萬畝,主要包括稻田養蟹、養鴨、養魚等模式。稻田綜合種養技術充分利用生物共生原理,符合生態農業、綠色農業發展要求,是生產綠色、有機稻谷的重要措施之一。
吉林省稻田綜合種養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經過多年實踐,已發展到40余萬畝,主要包括稻田養蟹、養鴨、養魚等模式。稻田綜合種養技術充分利用生物共生原理,符合生態農業、綠色農業發展要求,是生產綠色、有機稻谷的重要措施之一。
稻谷增產增收效果好。稻田綜合種養技術將種稻和養殖蟹(魚)結合起來,把兩個生產場所重疊在一起,充分發揮水稻和養殖蟹(魚)共生互利的作用,達到“一水兩用、一地多收”的效果。稻田養殖蟹(魚)后,不僅每畝收獲20公斤左右水產品,水產品增收300-1500元,還能促進水稻增產,較水稻單作增產7%-10%,實現了有機水稻和有機蟹(魚)雙豐收,種植出的稻谷還成為優質大米的一個品牌標識,助力“吉林大米”品牌建設。
生態效益好。稻田養殖的魚鴨蟹等對農藥十分敏感,又具有增肥、除害、除草的效果,化肥和農藥用量平均減少20%-40%,提高了土地和水資源的利用率。同時通過田埂加高、加固,開挖魚溝,起到抗旱保水、調節氣候的作用,有利于糧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態安全。
有效提升地力。連續三年以上開展稻田養蟹的稻田土質明顯轉好,土壤有機質含量79毫克,氮磷鉀含量成倍增加,各項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田地。以“稻田養鴨”為例。稻田每公頃可養成鴨150只,純收入可達750元。鴨稻比普通水稻價格平均每公斤多賣1元,水稻產量按1.5萬斤計算,公頃可增收1.57萬元。2017年我省稻田養鴨面積3000公頃,共增收4752萬元。
稻田養鴨技術要點。為了防止鴨跑失和天敵侵害,放鴨的池埂邊要用高50厘米的細眼尼龍網或細鐵絲網圍起來。在池埂或稻池邊的空地上要蓋一個小型鴨棚,供鴨子休息。養殖品種應選擇成鴨后體重在1.5-2千克,抗逆性強的本地鴨或專用鴨,不宜選擇體大肉食型鴨。我省春季天氣涼,小鴨直接放到田間容易死亡,需要孵鴨后在家里喂養。因此,孵鴨時間應早于放鴨時間30天以上。放鴨時間不宜過早,一般選在6月10日左右,天氣晴好時的上午10點后放鴨,每畝放8只-12只,公鴨和母鴨的比例為1:4,以便增強田間的活動能力。堅持每天晚上喂飼1次,后期如果鴨大草少,適當增加飼喂次數。收鴨時間。出穗后灌漿初期收鴨,防止鴨吃稻穗。
稻田養蟹技術要點。要十分重視稻田養蟹的防逃工作,經常檢查維修防逃設施、堵塞田埂漏洞,防止暴雨沖跨防逃設施和田埂、大水漫過田埂等,還要防止農藥、化肥對水質的污染,采取有效措施消滅水蛇、水老鼠等敵害。養蟹田應選擇遇旱不干、大水不淹、地勢平坦、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量充沛無污染,且符合漁業水質標準、交通便利保水力強的田塊,尤其是田埂不能漏水。一般可選擇中低產田進行稻田養蟹,增產增效更加明顯。選擇放養的扣蟹外觀個體均勻、肢體完整、大小適中、規格整齊、體色淺、無掛臟物、體質健壯、爬行活躍、附肢齊、無病無傷、活力強的蟹種。6月上旬在水稻施完促分蘗肥后,把扣蟹放入稻田。在投放蟹種之前,應用田水噴淋蟹種3-4遍,使蟹種逐漸適應因水,然后讓其自行爬入田中。一般每畝放養每公斤100-120只的扣蟹4-5公斤,幼蟹要求規格整齊,肢體齊全,體質健壯,以提高放養的成活率。調控好水質稻田養蟹的餌料投喂方法,每天投喂2次,早晨6時至7時投喂一次,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1/3,每天傍晚5時至6時投喂1次,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2/3。9月中、下旬水稻收割前,主要采取地籠捕撈、燈光誘捕、干塘捕撈等方法放水捕撈扣蟹。捕獲后的扣蟹放入池塘口較深、水質條件較好的越冬池進行暫養或越冬,留作第二年蟹種用。
此外,浙江省也在大力推廣稻田綜合種養技術,還舉行“稻田綜合種養觀摩培訓會”
6月27-28日,由省種植業管理局、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聯合舉辦的“稻田綜合種養觀摩培訓會”在嘉興海寧召開。參與此次培訓的人員有全省的水稻生產技術員、水產技術推廣員、稻田綜合種養專業合作社、水產養殖戶和種糧大戶等。舟山市海洋與漁業局水產技術推廣站積極組織各縣(區)水產技術推廣員、水產養殖示范戶等參加了培訓會。
培訓會以專家現場授課和實地參觀講解模式,由上海海洋大學、浙江大學和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的教授和高工進行專業授課講解,涵蓋背景理論基礎、關鍵技術以及小龍蝦高效高產的新模式技術等。期間又實地參觀了浙江譽海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對稻田小龍蝦共作模式進行現場觀摩和教學。此次培訓會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操性,旨在推進全省農漁深度融合,深化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發展,助力全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舟山市將從新型稻漁綜合種養模式創新與技術提升方面,進一步開展水產技術推廣工作,推進全市稻漁綜合種養產業新發展。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深交所37問萬達電影重組,要求說明兩次披露方案差異。7月4日,深交所官網公布對萬達電影重大資產重組的問詢函,要求萬...
7月5日上午消息,首屆零一科技節今日在深圳蛇口召開,會議主題是“AI的中國式機會”。優點科技創始人兼CEO劉江峰出席A...
方型西瓜售價900 方形西瓜是怎么種出來的日本香川縣善通寺市特產、形狀如同骰子的方形西瓜近期正式在日本國內各大超1...
國家發改委網站7月5日消息,為進一步加大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工作力度,改革委、財政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等四部委近日...
現如今的中國,已經是移動支付時代,出門只要一部手機,不論是逛街買菜還是出門打車,掃一掃二維碼輕松支付,不用帶一...
AI手機首次進入人們視野是從爭議開始的。2016年底,華為榮耀發布了榮耀magic AI手機,成為業內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但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