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數字證書管理軟件行業供需趨勢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數字證書管理軟件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數字證書管理軟件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
當他說自己今后不再做職業經理人時,大多數人猜測他會去創業或者做投資。而陸奇決定一箭雙雕。
陸奇,和你認識的不一樣。
當他說自己今后不再做職業經理人時,大多數人猜測他會去創業或者做投資。而陸奇決定一箭雙雕。
今天,全球負有盛名的創業加速器 YCombinator宣布正式進入中國;陸奇擔任YC中國創始人及首席執行官,并任YC全球研究院院長。這家成立于2005年的加速器投資機構已經孵化了超過1900 家初創公司,這些公司的總估值達到1000億美元。
十多年來,雖然YC 服務的創業公司來自世界各地,但他們卻一直只在硅谷運營。進入中國是YC 設立的首個海外業務拓展團隊,它將由中國的人才組建(ByChina)、為中國的創業者和經濟發展服務(ForChina)、以及成為中國社會的組成部分(OfChina)。
陸奇,就是這艘新航艦的01號員工,也是它的掌舵人。
陸奇的加入代表著,作為硅谷企業的YC,要在中國徹底本土化的決心。
YC中國的使命和太平洋彼岸保持一致:利用技術創新,推動社會變革;并讓進步的成果被盡可能廣泛的人群公平地享有。陸奇認為,中國處在一個將要迎來技術創新井噴的時代,而他,還有他所帶領的YC中國,必須要成為其中的參與者。
YC中國的新業務會包括1)創業孵化、2)人才培訓、3)科研和4)公益。這些在陸奇的計劃中,都將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運作。他要的不僅僅是新技術,技術只是變革社會的一種能力;他要建立新的生態支持新技術對社會的變革,那才是他心目中新世界的正確打開方式。
這顯然是件道阻且長的事情,而且這一路上他可能需要非常多的援手。不過,在這充滿焦慮、迷霧重重的年代,有人說:“我要啟程去美麗新世界了,你們要一起么?”——是多么美好的故事開頭。
故事開篇,我們和這位主人公見了一面。聊了聊他的人生選擇、愿景、計劃,以及一些有趣的彩蛋話題。
考慮了天時地利人和,我不會后悔
其實陸奇過去幾個月經歷的事情大多數人都經歷過——職業轉型,做什么才好?
為了做出自己不后悔的決定,他會向摯友伙伴尋求建議,和未來的老板深入了解彼此,用筆在紙上寫字畫圖分析自己的處境、寫下自己對世界的認知對未來的看法、審視自己和堅定信仰。
36氪:不少BAT 級別的公司也向你發出了工作邀約,為何最后選擇加入YC?
陸奇:我是用“天時地利人和”來做決定的。老祖宗的智慧真的很管用,考慮完全部因素,YC是我唯一剩下的選擇。
第一個天時,是我馬上要57歲了。
我要考慮的是,自己接下來的5年到10年,能成什么事情?繼續在大公司做大規模、強度高的工作已經不適合我了。
第二個天時,是我們正處在大規模技術驅動創新的前夜,這讓我非常興奮。
由中國和美國共同驅動的新一輪技術創新將對世界工業和社會產生變革,所以我們需要設計新的機制和環境推動和擁抱這樣的挑戰。而創新的搖籃是早期生態,我認為這個生態中的資本投資、人才開發、科研和商業化創新機會這四個方面,都急切需要被全面革新。
新的制度和新的組合方式需要被探討和創造,尤其是跨太平洋的合作。
第三個天時,是中國處在一個尤其需要新生態的階段。
過去十幾年,中國在商業模式和用戶體驗的創新上做得非常好,但是真正能夠帶來巨大變革的還是要依靠技術的創新。在前兩者創新空間越來越小的情況下,中國非常需要大規模的技術創新推動社會新一輪的進步。
天時里包含了地利,當然還有,因為家庭原因,我需要一份工作能夠在中美兩國之間頻繁往返,從而能和兩地的親人都有更多的時間待在一起。
至于人和,1998年在雅虎,我就和后來YC的創始人PaulGraham 坐在一起工作。2005年Paul 舉辦第一期YC夏令營的時候,我就代表雅虎參加,并結實了YC現在的CEOSam。
當年我就很非常認可YC的方法,于是后來我也在微軟依照YC模式創立了BingFund (必應基金),后者后來逐漸發展成了MicrosoftVentures(微軟風投)。這一次,我和Sam 聊了很多很多,發現我們的理念和情懷高度一致。
因為我個人喜歡結構化地去做選擇,所以沒有任何單一因素會影響最終結果。用所有的考量、價值觀和理想組成一個大漏斗,被篩下來的選項在我看來是最不會后悔的那個。組成漏斗的條件越苛刻,篩出的選擇越少。
所以除了天時地利人和,我還希望我的工作不能只利用過往的經驗,而是要每天學新東西。不學新東西的話,就沒什么樂趣。以及,我喜歡做的這個事情,最好有機會對社會產生貢獻;最好是長遠的貢獻。
陸奇在向我們描述美麗新世界的時候,既滿懷對未來的希冀,也充斥了對現實的不滿。他相信人工智能驅動的創新會給全人類帶來前所未有的進步和公平。
但同時,他很討厭看到只有技術進步、而沒有與之配套的新生態建設。還有他更討厭的是,當今的創新生態越來越不支持持續的技術創新,因為這將直接影響他心目中美麗新世界的到來速度。
36氪:你所說的技術創新驅動的世界是什么樣的?
陸奇:人工智能技術會帶來新的基礎設施和計算平臺。
首先,能夠自己按照既定目的運作的autonomoussystem(自主系統)將對所有行業產生變革;無人駕駛車只是最早的應用之一。它會成為新一代生產力的核心基礎設施,并且,這種基礎設施是可以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布局的。
第二,自然語言交互技術會創造新的計算平臺。對人來說,最自然的交互是通過自然語言和視覺進行交互,所以成熟的自然語言交互技術將創造出無處不在的個人助手。這也會讓社會變得更加公平,以前只有有錢人請得起個人助手,以后任何人都可以擁有助手幫忙做事。
這個助手可以聽得懂、看得懂,而且可以無處不在。那么,這個平臺通過延伸性就可以做更多事情,比如衣食住行、還有教育。當然,這需要一點時間才會實現。
最后,人工智能技術對科研領域有非常大的影響。我認為我們將迎來一次科學界的文藝復興;因為人工智能技術,越來越多的跨學科研究和應用可以被開發出來。
我在YC做的事情,就是希望能夠盡快推動這些愿景的落地,特別是在中國。因為中國的人口多和實體工業多,人多意味著數據多,這是人工智能技術革命與以往技術革命最主要的不同點。
這次的技術革命不是把人的知識敲成代碼就可以了,比如你想要開發一個可以聽懂人對話的系統,我給你全世界最聰明的人或者100萬工程師,你也是開發不出來的。你的起點需要兩萬多個小時的標注數據,再加入方言又是幾千個小時。
數據是新時代的生產資本,就像農業時代的土地是主要生產資料一樣。人再聰明,如果土地不多,也沒有用。而且,中國人多的同時,又是語言統一的市場,帶來的實驗機會就多,任何點子實驗、迭代的速度會更快。所以我認為中國在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方面有結構化的優勢。
36氪:你上面聊到人工智能技術的核心驅動力是數據,那么大公司掌握的數據越來越多,創業門檻變得越來越高怎么辦?
陸奇:我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安全、受保護的情況下共享數據。標注成本越來越貴,對創業者來說是很大的問題。所以從宏觀上來講,為了早期生態長期的健康,我們需要創造一個更開放的數據平臺,讓創業者能從中獲益。這么做就像是十幾年前云計算的興起一樣,它能把創業門檻拉得很低。
我希望以后會有一個數據生態,讓與人有關的數據最終屬于個人,他有權利決定在什么情況下、出于什么目的,讓某個企業使用它的數據。在這個生態里,創業公司也可以得到用戶的支持,例如用戶對教育有熱忱并且希望支持教育公司創業,他就可以將自己的數據開放給這家公司使用。我希望YC自己在這個點上也有所探索。
36氪:說到這里,我不得不問你對區塊鏈的看法;一部分區塊鏈理想主義者在嘗試創建以身份為基礎的生態,允許用戶對個人數據享有權益。
陸奇:我對區塊鏈技術長期看好,它的特性帶來很多好處。
1.對隱私和數據的保護。
2.可以為創新帶來不同的激勵機制。目前,市場上已有的激勵機制通常是財務層面的,例如股權和債券,但區塊鏈技術在長期可能會帶來激勵機制方面的創新。
3.更長期的是,通過數字化的形式,用戶可以相互傳遞信任度。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周一(8月13日)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公布月報,OPEC7月原油產出增加4.1萬桶/日;OPEC上調2019年非OPEC產油國供應2...
十二生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中國生肖金銀紀念幣自1981年首次發行以來,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民族特色聞名中外...
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也是操碎了心。少兒編程似乎輕易地超過了馬術、高爾夫、擊劍、冰球等“高雅貴族運動”...
2018年朝陽市退休人員養老金上調方案 近日,市人社局下發通知,按照省人社廳部署,我市對2017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
中研網訊: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貢獻率_當季值為1.4%,貨物1...
大學申報新專業和申請撤銷專業眼下正在公示期。北京青年報記者在教育部公示的名單上看到,從去年開始大熱的“數據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