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互聯網金融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計算、社交網絡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聯網工具,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業務的一種新興金融。互聯網金融不是互聯網和金融業的簡單結合,而是在實現安全、移動...
日前,有消息稱,36氪擬于2019年赴港IPO。36氪旗下目前有三大業務,赴港IPO的或是旗下的傳媒業務“品新傳媒”和數據業務“鯨準”,另外一塊眾創空間業務“氪空間”,則計劃后續赴美上市,對標美國公司wework。
日前,有消息稱,36氪擬于2019年赴港IPO。36氪旗下目前有三大業務,赴港IPO的或是旗下的傳媒業務“品新傳媒”和數據業務“鯨準”,另外一塊眾創空間業務“氪空間”,則計劃后續赴美上市,對標美國公司wework。
對此傳聞,36氪董秘王鏡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求證時,表示“不予置評”。不過,從其透露的其它信息來看,36氪的成長速度的確驚人,過去3年,36氪的營收復合增長率高達265%,其中,品新傳媒2017年營收同比增長3倍,2018年上半年,營收繼續保持同比增長3倍。已實現持續盈利。
公開信息顯示,從2012年到2015年,36氪獲得了A輪到D輪的融資,估值一路飆升。去年12月,36氪旗下品新傳媒完成首次融資時,36氪創始人、集團董事長劉成城就表示,下一步的目標將瞄準IPO。
科技新貴創業史,有望再創紀錄
盡管36氪方面對IPO傳聞不予置評,但科技圈以往“傳聞”的兌現率來看,應該不是空穴來風。如果36氪明年上半年IPO成行,其董事長劉成城將以不到30歲的年齡成為上市公司董事長,刷新科技新貴的成長紀錄。此前,聚美優品董事長陳歐在31歲時成為上市公司董事長。
起步于科創媒體的36氪,到底具備怎樣的能量,其核心競爭力又緣何而來?
2011年前后,科技創業大潮洶涌,大量創業媒體也如雨后春筍般冒出,其中不乏資深媒體人創辦的新銳媒體。但幾年下來,很多都不了了之,只有36氪一路走到了今天。
早期的36氪專注內容,很快聚攏了以創業者、投資人為核心的擁躉,成為頭部科創傳媒。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36氪已讓30000多家初創公司在全球上億受眾面前曝光,其中有90%的初創項目是首次曝光,在國內早期被投項目中,有85%被36氪傳媒報道覆蓋,通過報道,有58%獲機構投資,40%獲得頂級機構投資。
隨著36氪影響力的不斷擴大,找36氪來做報道,希望得到36氪的背書,成為創業者的共識,甚至有種說法,創業公司不被36氪的報道,在圈兒里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唿。
一個坊間軼事是,當初36氪和今日頭條的辦公室就在樓上樓下,彼時,前者的名氣遠大于后者,是前者最先發現和報道了后者。
“36氪傳媒業務的商業模式包括三部分:首先是通過內容引流,實現流量變現,主要變現途徑是廣告;其次是知識變現,主要收入是開氪以及營銷策劃收入;最后是IP變現,主要收入來源是各類專題峰會,城市合伙人計劃等。商業模式和其他媒體類的競品相比,收入構成更加立體,”王鏡宇表示,目前36氪的編輯記者團隊已達200多人。
積累海量內容——啟動數據業務
伴隨著大量新聞報道的內容積累,36氪就不再只將自己定位為科創媒體。在記錄了一個個獨角獸的成長和壯大后,萌生了新的想法。
從2016年開始,36氪開始啟動“鯨準”業務,鯨準的核心能力是數據和金融,覆蓋一二級市場研報,可實現一站式商業數據投研。截至目前,“鯨準”APP累計對接投資人2萬多位,日活超20%,累計上線逾38萬個優質項目,有效對接超4萬次,單項平均對接10位投資人。
“鯨準的盈利模式就是數據變現,鯨準對接平臺免費引流,鯨準資管系統saas化,使用者為投資機構,按單收費,費用從5萬元-50萬元不等;鯨準洞見系統按端口收費,收費標準為5萬元/端口”,王鏡宇透露。
從數據記錄到數據沉淀,再到數據投研和數據變現,36氪的演變路徑相當清晰。在業界看來,科技創新已成為中國經濟變革的重要動力,大數據已成為驅動新經濟的新能源。可以說,未來誰擁有市場的數據能力,誰就能發展得好。而36氪通過新聞報道和資源對接所形成的新商業數據,堪稱獨門利器。
未來或打造,中國的彭博社?
市場對新商業信息和數據的渴求,長期以來居高不下。掌握這一能力的36氪,則持續受到資本市場的加碼。去年12月,36氪旗下品新傳媒完成首輪3億元融資;今年7月,獨立分拆的氪空間宣布完成 3 億美元B 輪融資,投后估值13億美元。
今天的36氪,已成長為一家集金融與數據于一身的科創綜合服務集團。旗下的三大業務板塊已逐漸形成“前中后”的商業閉環。作為前臺的“品新傳媒”負責沉淀新商業數據;中臺的“鯨準”對接各方資源,推動數據變現;后臺的“氪空間”則作為線下的共享辦公空間,為創業公司提供服務。
對此,有投融資專家指出, “目前,36氪旗下三大業務,各自都已經很強大了,是否形成閉環,不再是業界最為關注的重點”。
業界看來,業務邊界幾度擴張的36氪,未來很有可能對標估值近1000億美元的Bloomberg(彭博社)。Bloomberg的核心業務包括金融數據終端、即時溝通IM、商業新聞信息、資產交易平臺等板塊業務,而36氪目前的商業數據生態及傳媒服務,與其相似程度很高。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騰訊股價創下近一年新低,中金發表報告稱,盡管短期走勢暴動,但長遠前景仍然鞏固,維持對其“推薦”投資評級,及目標...
社交恐懼癥,相信大家都比較陌生,因為日常生活中一般不會接觸到這一個癥狀就算自身有這個癥狀,也不會被輕易發現,或...
湖北最美高鐵鋪軌“三、二、一,鋪軌!”9月5日11時58分,在棗陽火車站附近的漢十高鐵五標段,工人們駕駛大型鋪軌機將5...
南非國家統計局4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該國自金融危機以來首次陷入技術性衰退,即國內生產總值(GDP)連續兩個季度出...
據外媒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5日表示,美國聯邦政府可能會在秋季停擺,以敦促國會采取行動通過為美墨邊境墻撥款的支出5...
北京時間9月6日上午消息,Facebook本周四表示,公司準備投資10多億美元在新加坡建設數據中心,這是Facebook在亞洲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