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集中度在不斷提升,不進則退。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情報分析把握有力發展方向!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開發涉及材料、化學、機械、熱力學、傳熱學、流體力學、電學、系統與控制多個學科,其關鍵技術包括電池組配技術、熱管理技術、電能管理技術和安全管理技術等。車用動力電...
電動車銷量繼續高增長的2018年,卻成為動力電池行業的“寒冬”。補貼退出、產能過剩外加資本寒冬,使得動力電池企業的2018年過得分外煎熬。
電動車銷量繼續高增長的2018年,卻成為動力電池行業的“寒冬”。補貼退出、產能過剩外加資本寒冬,使得動力電池企業的2018年過得分外煎熬。“上市公司股價下跌,市值縮水、融資受挫,產品價格下降,上下游產業鏈的企業都有點慌,信心不足。”有證券行業人士這樣總結。
“今年,不少電池企業感覺冬天來了。五年前確實是電動汽車的‘冬天’,很多電池企業面臨著轉型,不知道該怎么走。但是2015年,電動汽車短暫的春天來了,很多人欣喜若狂,倉庫里的電池,倉庫里所有的正極材料鋰電全部賣出去了。當時我發出過警告,電動汽車這樣來勢兇猛的狀況是不正常的。果然,三年過去之后,又一輪低潮來了。”11月21日,北京大學教授、鋰電“達沃斯”學術委員會主席其魯在第6屆中國鋰電新能源產業國際高峰論壇(ABEC 鋰電“達沃斯”)上表示。
外部環境的變化,推動了動力電池行業的深度洗牌。在2018鋰電“達沃斯”上,行業深度洗牌期如何生存、突圍成為電池行業人士熱議的話題,企業代表、行業觀察人士從不同角度提出多種思路。
重壓之下深度洗牌
對于眼下動力電池行業的現狀,其魯評價“低端產能嚴重過剩,高端產能嚴重不足。”欣旺達集團副總裁兼動力電池板塊總裁梁銳在演講中介紹,歐美日等國家把產能利用率長期低于78%的現象定為行業產能過剩。中國動力鋰電池的整體產能利用率已連續多年低于78%,從行業整體上看存在嚴重的產能過剩。“去年整個鋰電池的產能是200GWh,高端產能可能不到80GWh。TOP10企業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高,行業集中度提升,龍頭企業電池供不應求,CATL(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龍頭企業在加速產能擴張。TOP 10企業之外的其他動力電池企業,合計擁有約13%的市場需求量,但卻占有約55%的行業總產能,且其中大部分產能屬于低端產能,其產能利用率僅10%,拉低了行業產能利用率指標。”梁銳指出。
“電解液領域,有些企業已經減產,或者干脆轉行了。”某不愿具名的電解液企業人士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奇瑞新能源汽車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研究院院長倪紹勇倪紹勇認為,未來五年動力電池行業面臨洗牌。一方面,補貼退坡后電池企業面臨的降成本壓力大大增加。“沒有補貼的情況下電池需要降低多少成本?我們認為需要降40%、50%甚至更多。沒有補貼的情況下,新能源車電池如果不下降50%,整個行業都活不下去,當然也不排除有其它機會。”
另一方面,整車企業對于電池能量密度、安全等技術要求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電池系統集成化設計的重要性,通過整個電器系統架構平臺化、邊界平臺化、模組標準化、管理系統模塊化等,可以大大縮短車型和電池的迭代周期。隨著對電池和載荷的要求越來越高,整車企業會逐漸放棄原來采購獨立電池系統的方式,這些都會給動力電池企業帶來挑戰。
突圍之道
總的來看,規模化、智能化、材料創新,實現技術升級,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是眾多電池行業人士認為的應對之道。“在上游原材料漲價、下游要求降價的雙重夾擊下,動力電池企業如果不具備成本競爭優勢,只有出局。動力電池企業必須要練好‘內功’,推動產品技術升級,搶占高端市場份額。”梁銳認為。
“全行業要擺正姿態,清楚地認識到在未來的一兩年里,國家補貼終將會沒有,以前覺得整個新能源行業到處是資金的局面一定會沒有,我們終將面臨殘酷的市場競爭,面臨終端用戶的投票。如果我們做不到最好,用戶就會用腳投票。”倪紹勇強調。
萬億市場前景依然光明
不過,電池行業深度洗牌的同時,前景依然光明。李璇表示:“我們發現最近三十年,電池技術的提升,包括成本的下降,還是符合摩爾定律的。這個行業還沒有到峰頂,電池的技術、能量、成本還沒有到達極限,長遠來看,電池行業是萬億規模的市場,鋰電產業的市場足夠大,也有足夠多的機會。”
“補貼政策的轉向,引發了動力電池全產業鏈的深度洗牌,企業生存壓力劇增。目前動力電池產業面臨的產能過剩、價格戰、產品同質化等窘境,很大程度上要歸咎于行業發展的急功近利和長期以來中國很多企業缺乏長遠戰略規劃、缺乏持續創新、工匠精神。長遠來看,電池行業仍是一片新藍海,就看如何把握和耕耘。”論壇結束時,鋰電“達沃斯”組委會秘書長、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于清教表示。
動力電池行業發展機遇大,如何驅動行業內在發展動力?
專家免費咨詢答疑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哪個品牌運動鞋好穿,你怎么選擇?耐克,相信耐克大家都是比較熟悉的,耐克是排名第一的運動品牌,其品質也是毋庸置疑a...
中國鐵路總公司近日透露,電子客票將于明年在全國推廣。屆時,乘客或可實現“刷手機”、“刷身份證”直接進站乘車,而...
截至2018年11月25日,中國石化華南成品油管網投產13年來累計輸量突破2億噸,年均輸油量增長速度達到20%,有力保障了6...
互聯網寒冬來臨之際,全球第一個用戶衰退的大型互聯網公司,京東,正式迎來了春節前的“裁員計劃”——盡管公司內部以...
11月沙特原油產量高達1120萬桶/日,刷新了2016年減產前所創的最高紀錄。消息出爐后,油價曾出現回落,目前再度拉升,...
深度挖掘鄭州元通:看傳統家紡企業如何“華麗轉身”今年,一個融合了家紡、燈飾、花卉綠植以及特色餐飲、休閑娛樂等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