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遇與挑戰中把握生物農業行業趨勢,才能從中取勢得到更好的發展!
區域產業規劃是地方經濟發展戰略的核心內容,是各級政府部門發展相關產業的“路線圖”,對于區域發展規劃來說,就相當于一張藍圖對一個建筑物的重要性,有了這張“藍圖”,區域才能在有規劃有計...
近年來,洪澤湖漁業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以凈水養殖、限額捕撈、保護資源、做強品牌為方向,以提質增效、減量增收、生態優先、富裕漁民為目標,建立了生態漁業新體系,為“大美洪澤湖”建設貢獻了漁業方案、漁業智慧和漁業力量。
生態漁業建設的洪澤湖范本
近年來,洪澤湖漁業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以凈水養殖、限額捕撈、保護資源、做強品牌為方向,以提質增效、減量增收、生態優先、富裕漁民為目標,建立了生態漁業新體系,為“大美洪澤湖”建設貢獻了漁業方案、漁業智慧和漁業力量。
一是漁業資源保護開辟了新思路。把強化湖泊生態功能作為漁業資源保護和利用的根本前提,通過配額管理、資源增殖、凈水養殖、生物修復等措施,努力實現資源與生態的良性互動。目前,洪澤湖水草覆蓋率由10年前的25%上升至35%,代表洪澤湖生產力水平的河蜆、河蚌、螺螄等底棲貝類由10年前9萬噸上升至26萬噸。
二是湖泊生態建設開創了新局面。堅持“漁政執法護生態”“資源增殖強生態”“種質保護優生態”“科技投入研生態”一體推進,全方位加強洪澤湖生態建設。洪澤湖漁業水域環境日趨向好,總體達到Ⅲ類水標準,部分水域達到Ⅱ類水標準。
三是生態漁業富民開拓了新路徑。聚力產業升級,聚焦區域品牌,聚集特色地標,切實推動優質產品、優質產業、優質產地、優質品牌的深度融合與有效供給,著力構建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的產業布局,漁民涉漁年均收入由10年前0.8萬元上升至2.4萬元,漁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主要是推進了“六大生態漁業”建設:
突出“限量”用配額管理打造可持續的捕撈漁業
制定配額管理制度。加大研究力度,形成了既能保護資源,又能保障漁民利益的配額捕撈制度,并先后在河蜆、銀魚、螺螄、河蚌、青蝦、鲌魚等主要經濟品種上運用,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共贏。
加強捕撈網具管理。加快推動網具準入規范化管理,積極推行“一具一魚”型網具,逐步取締“一具多魚”型網具,助力配額制度取得實效。
創新配額收益機制。健全行業組織,引入“誰投入、誰保護、誰生產、誰受益”機制,引導社會資本投入資源保護領域,扭轉了過去“漁民無力保護,企業不愿保護,漁政保護力不從心”的尷尬狀況,實現了“投入—保護—收益—加大投入”的良性循環。比如河蜆產業,目前河蜆年捕撈量3萬噸,僅為2010年的60%;而總產值1.2億元,是2010年的3倍,實現了“以量取勝”向“以質取勝”轉變,呈現出健康高質發展的繁榮景象。
突出“生態”用減量提質打造凈水的養殖漁業
堅決“減”。立足自然承載力狀況,打擊非法養殖,拆除濕地養殖,壓縮粗放養殖,壓減網圍7.28萬畝,切實為湖泊“減負”。
認真“測”。充分運用科技化、現代化、信息化手段,加強監測力度,做到了水質狀況第一時間記錄、生產問題第一時間發現、違法違規第一時間處理,保障了生態安全。
扎實“轉”。加快修編漁業規劃,大力推廣無投喂、無設施、凈水能力強的“抑藻控草凈水”“魚蜆魚螺魚蚌立體套養”等生態模式,水質明顯好于自然水域,達到Ⅱ類水標準。
保障“安”。積極推進質量安全監管,將團體標準、可追溯體系、信息化監控運用到生產全過程,實現了監管全覆蓋、生產可管控、產品可追溯。今年以來,共查處水產品質量安全案件62起,其中移送5起,16人被追究刑事責任。特別是違規使用處方獸藥、非法生產經營苗種、使用冰鮮(凍)餌料投喂等案件均為洪澤湖乃至全省湖泊首次查獲的案件,開創了歷史先河。
突出“科學”用嚴謹舉措打造多功能的增殖漁業
科學舉措研究增殖機制。根據不同魚類生物習性,深入研究放流品種、放流地點、放流時間的耦合機制,形成了“北草南鰱、西蟹東土(土著魚類)”的放流原則,保障了放流的科學性。
制定規則規范增殖行為。立足實際,制定了《洪澤湖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規范》和《洪澤湖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苗種采購管理辦法》,形成了嚴謹的制度體系,最大程度保障放流效果。
重大節慶引領增殖行動。將每年的3月18日確定為“中國·洪澤湖放魚節”,并面向全社會開展增殖放流活動,接受社會捐贈100余萬元,提高了放魚節的參與度、知名度和影響力。“中國·洪澤湖放魚節”被原國家農業部授予“國家級示范性漁業文化節慶”。
突出“富民”用融合發展打造綠色的休閑漁業
堅持規范先行。牽頭沿湖各級政府、部門、行業協會,成立休閑漁業協會,著手制訂《洪澤湖休閑漁業發展規劃》,形成了思想同心、目標同向、行為同步的工作氛圍。
打造國家級品牌。全力打造國家級休閑文化節慶、漁業賽事、最美漁村、漁業示范基地,“中國·洪澤湖濕地國際大圓塘休閑垂釣”“洪澤湖漁家風情園”等5項休閑漁業品牌,被原國家農業部授予“國家級”稱號,形成了強烈的示范引領作用。
做足“特色”文章。堅持挖掘特色旅游、開發特色餐飲、推廣特色活動、組織特色賽事、弘揚特色文化一體推進,“八鮮宴”“新灘萬畝荷花塘”“漁鼓文化”等一大批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住的特色品牌,每年吸引大量游客觀光旅游。
推動產業融合。堅持“文化為魂,水景為骨,產業為媒,生態為綱”,整合水上漁村生產、生活、生態優勢,推動科技、文化、藝術等元素融入漁業,著力打造水上景觀、特色漁村、休閑垂釣、旅游度假、觀光娛樂、創意漁業等功能,初步形成了符合漁業規律、體現漁村特色、增加漁民收入的休閑漁業產業發展體系。
突出“質量”用標準化打造知名的品牌漁業
完善制度體系。制訂推廣漁業生產團體標準,先后完善了生產、安全、誠信、產權等制度體系,對內規范生產經營行為,對外防范假冒偽劣事件,走出一條用生態立名、用地標保護、用品牌銷售、用質量競爭、用名氣爭市的品牌發展之路。
健全質量控制網絡。加強質量控制網絡建設,建成質量可追溯平臺,健全了藥殘檢測、病害預報、環境監測、國檢監控“四位一體”的控制機制,并運用二維碼追溯流通環節,做到出湖保質量、出企守信用、出事可追溯。
開展“三品一標”認證。目前,洪澤湖大閘蟹、青蝦、河蜆被原國家農業部登記為“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志”;恒瑞、金水、楠景、綠康、水韻等重點企業獲得無公害產地、產品認證;楠景、綠康還分別獲得“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出口企業均取得ISO9001、HACCP等質量體系認證;綠康還獲得蘇北首家GAP認證。
突出“建設”用新機制打造優質的種質漁業
建立保護區管理新機制。成立了保護區管護中心,通過建設集日常辦公、研究實驗、知識宣傳、生態修復、休閑觀光等功能于一體的管護基地,牽頭做好建設、管理、宣傳、研究等各項工作。
建立保護區投入新機制。建立健全預算資金、重點項目、司法修復、社會捐助、產業反哺等多渠道投入機制,不斷做大經費的“盤子”,全力滿足建設保護需要。
建立保護區監測評估發布新機制。全面監測生態環境狀況,重點掌握主要環境因子動態變化規律。建立健全評估發布機制,實行正常情況定期公開、關鍵時期及時通報、特殊情況專項報告制度,全方位、多渠道、立體式消除社會各界疑惑。
完善保護區功能新機制。逐步把保護區建成種質資源保護區、生態修復示范區、原種良種利用區,著力打造湖泊漁業科學發展的示范樣板工程。目前,洪澤湖擁有3個省級、7個國家級保護區,面積達20萬畝,涵蓋青蝦、河蜆、銀魚、秀麗白蝦、蝦類、鱖魚、黃顙魚等7個品種,是江蘇范圍最廣、個數最多、品種最全的湖泊。
養蝦人必須知道富營養水體的危害
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發展、人口增長、工業化和城市化加速,導致海洋、湖泊、河流、水庫等水體中富營養化的發生。富營養水體攜帶大量毒素,對蝦養殖過程中過量殘餌、水生動物糞便堆積、死亡藻類沉積等進行厭氧分解也產生大量毒素,這些毒素可導致對蝦養殖池毒素富集超標,造成對蝦免疫力下降、暴發蝦病。
針對導致對蝦養殖池塘水體富營養化形成的不同污染源特征,要逐步弄清其形成機制,找到防治措施,以便控制水體富營養化蔓延,促使對蝦養殖產量提高。
富營養化的形成
水體富營養化:富營養化是指由于大量的氮、磷、鉀等元素排入到湖泊、水庫和海灣等封閉、半封閉性水體及某些滯留河流水體,導致藻類等水生生物大量生長繁殖,異養微生物代謝頻繁,有機物產生的速度遠遠超過消耗速度、水體透明度下降、溶解氧含量降低、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水質惡化、水味發腥變臭、最終破壞水生生態平衡的過程。中科院海洋所(青島)鄒景忠等根據我國頒布的漁業水質標準為基礎,參照國外有關文獻,提出無機氮0.2毫克~0.3毫克/升,無機磷0.045毫克/升,葉綠素a1毫克~10毫克/立方米,初級生產力1毫克碳原子~10毫克碳原子/升·小時作為富營養化的閾值。
導致蝦池水體富營養化的物質主要有兩個來源:
一是外源,如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及農田施肥滲漏水,這些流入蝦池的水中都含有大量N、P及其他無機鹽;其次是養殖水體內源,即自身底泥等沉積物進行厭氧分解釋放進入水體中的N、P。養殖水體中的水生動植物、浮游生物、微生物以及水環境間相對穩定,營養物質和能量穩定流暢的循環是養殖水體系統平衡運轉的基礎。工農業的快速發展,過量的外源營養物質輸入養殖水體,造成了養殖系統營養物質循環失衡,N、P等營養過剩是富營養化現象頻繁發生的主要原因;在對蝦養殖中,人工投喂配合飼料及鮮活餌料過量,過多殘餌造成養殖水體污染是造成富營養化的重要因素。
富營養化會影響對蝦養殖水體的水質,最終導致對蝦產量降低甚至大批死亡。富營養化的危害突出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降低水體透明度:富營養化會造成養殖水體中以藍藻、綠藻為主的藻類過度繁殖生長,形成一層“綠色浮渣”致使水體透明度降低,陽光難以穿透水層,從而影響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打破水體溶解氧平衡。
厭氧分解,釋放有害氣體:水體底層堆積的殘餌、糞便等有機物在厭氧條件下分解產生有害氣體對對蝦造成毒害。
水體有害物質增多:富營養化水體中的某些藻類會向養殖水體釋放有毒物質,對對蝦造成危害。
破壞養殖水體生態平衡:水體富營養化后,水體中某些種類生物會被淘汰,而另外某些種類生物數量明顯增長,最終導致養殖水體水生生物的穩固性和多樣性降低,破壞其生態平衡。
對蝦水體富營養化防治是十分復雜的難題,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N、P等營養元素的來源途徑復雜,并且至今無單一的生物、化學和物理措施能徹底去除導致富營養化的營養鹽。
對蝦水體富營養化的防治原則和方法:
控制外源營養物質輸入:對蝦池塘修建遠離上游污水排水溝渠,養蝦池在納水前應對水體進行主要指標的化驗檢測,準確掌握納入水體的氮、磷濃度,控制外源性營養物質輸入。工業廢水、城鎮生活污水及農田排水是外源性營養物質輸入的主要途徑,對蝦池納水時一定不能納入上述水源。
減少內源性營養物質負荷:引起養殖水體富營養化的營養物質在水體中的分布是非常復雜的,有一部分被水生生物吸收利用,有一部分以溶解性鹽形式溶于水體,有一部分經過復雜的物理、化學反應和生物作用而沉降入底泥中并不斷積累,同時底泥積累的過多營養物質又能釋放入養殖水體中。因此,應該準確找到內源性營養物質形成的主要原因,采取相應的方法減少內源性營養物質負荷。
物理方法進行池底污泥疏清:每年對蝦出售完畢后要進行清池,合理挖掘出養殖池內的底泥,挖掘時應認真調查研究底泥沉積情況,準確選擇挖掘地點。使用曝氣技術,磷在厭氧條件下從底泥中容易釋放,定期對對蝦養殖池池底曝氣充氧使水與底泥之間不出現厭氧層,有利于控制磷的釋放,改善水質。對蝦養殖過程中要視水體情況進行合理注水和換水,從而降低養殖水體內的N、P等營養鹽濃度,有助于控制水華。
化學方法:利用鈍化技術對溶解性營養鹽進行化學沉淀處理,對有害藻類可使用殺藻劑進行殺藻。
生物性技術:根據養殖水域的環境條件定養殖密度,控制養殖面積,進行多品種混養、輪養、立體養殖,尤其是魚、蝦、貝混養,建立生態養殖系統。不斷提高養殖技術,探索更加適合對蝦成長的飼料配方,不斷提高投餌技術,使其有利于對蝦攝食,減少殘餌。在對蝦養殖池中適當養殖海帶、裙帶菜、紅毛菜等經濟海藻,即可凈化水體,又能取得較高經濟效益。
綜上所述,由于人口增長、工業化和城鎮化加速,致使大量含有N、P等營養鹽的污水排入海中,加上對蝦及其他生物代謝產物、糞便和殘餌的積累,破壞了養殖水體生態平衡,使得對蝦養殖水體富營養化日趨嚴重,這就要求相關部門必須加強水產養殖的生態學研究,加大治污力度,對外源污染物(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等)加大處理力度,使之達到排放標準后再行排放,對內源污染物(殘餌、底泥)應從化學中和、物理清除及生物防治等各方面加大科學研究,找到有效防治水體富營養化的方案,從而解決對蝦養殖水體富營養化的根本問題,以實現對蝦養殖的可持續發展。
農業行業競爭形勢嚴峻,如何合理布局才能立于不???
專家免費咨詢答疑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滴滴率先在深圳試行“乘客醉酒乘車”規則為有效避免因醉酒引發的司乘糾紛,降低安全隱患,自今日(12月10日)起,滴滴...
近年來,隨著衣柜行業的發展,整木定制衣柜漸受人們喜愛,整木木制品環保實用、檔次高,造型發揮的空間更大,具有收藏...
我國農藥制劑最新登記情況分析農藥的原藥一般不能直接使用,必須加工配制成各種類型的制劑,才能使用。好的農藥制劑,...
廣東省 廉江市 豬肉價格 12月10日 白條肉 21.00 元/公斤廣東省 普寧市 豬肉價格 12月10日 白條肉 24.00 ...
報價地區單位:元/斤(出場)趨勢【哈爾濱】黑龍江-哈爾濱雞蛋價格:參考價3.60降哈爾濱-雙城雞蛋價格(大):參考價...
甘肅隴南西和縣:特色農產品保險助推脫貧攻堅在“中國半夏之鄉”甘肅隴南西和縣,中草藥半夏無疑是帶動當地貧困農戶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