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與產出不成正比,鐘表企業如何做出正確的投資規劃和戰略選擇?
鐘表是一種計時的裝置,也是計量和指示時間的精密儀器。 鐘表通常是以內機的大小來區別的。按國際慣例,機心直徑超過80毫米、厚度超過30毫米的為鐘;直徑37~50毫米、厚度4~6毫米者,稱為懷表...
近年來鐘表市場發展前景分析以及行業供需格局研究預測
鐘表產品主要包括:鐘;表;鐘表機芯;裝有鐘、表機芯或同步電動機的定時器;時間記錄裝置;鐘表用步進電機、線路板;石英諧振器;鐘表零配件等。
我國鐘表行業的地位將從世界鐘表產業的外圍圈開始進入到核心圈,從配角逐步變為主角,在話語權、定價權上將日趨改變。造成新變化的理由:一是我國鐘表行業的體量巨大(包括生產能力、技術水平、出口貿易量、金額、國際標準制訂權等)在“十三五”期間將從從屬地位轉變為支配地位;二是互聯網+和智能手表的發展可能對世界鐘表產業進行重新洗牌,世界鐘表產業發展的“彎道”已經形成,我國具有強大的電子工業優勢和信息產業優勢,“彎道超車”的契機已經來臨;三是世界鐘表最大的市場在中國,不僅是中低端鐘表市場,高端鐘表的最大絕對值也是中國市場,過去我國對這個資源沒有足夠重視,今后將會加重凸現話語權、定價權等支配地位。2018年1-7月,我國鐘表制造業主要產品中,鐘累計完成產量7444.4萬只,累計同比下降5.4%;表累計完成產量7958.0萬只,累計同比下降13.0%。2017年,我國鐘累計完成產量13063.6萬只,累計同比增長1.27%;表累計完成產量14995.2萬只,累計同比下降6.4%。市場結構比較穩定,國內鐘表高端市場基本由世界排名前10的鐘表商占據,形成了一定的壟斷優勢,雖然本土企業也積極開拓高中檔手表市場,但只有飛亞達占據一定市場份額,其余大都為中外合資企業。
鐘表行業仍將面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內外需求疲軟、消費增速明顯回落、制造成本不斷上升等諸多不利因素,同時還面臨瑞士、日本等科技發達國家和印度、越南等低勞動力成本國家的“雙向擠壓”,我國鐘表行業必須要適應新形勢,堅持國務院提出的創新驅動、質量為先、持續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的基本方針,一方面,加快對傳統工藝和設備的技術改造,強化關鍵核心基礎零部件及其核心技術的研發能力,提升傳統比較優勢,提高自主創新設計能力,從而有效提高產品質量,使產品的性能穩定性、質量可靠性等指標達到瑞士、日本等國同類產品先進水平,實現由低價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的轉變。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彌補產品短板,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釋放國內消費潛力,拉動境外消費回流。
一、鐘表行業市場發展分析
鐘表發明之初,主要是作為計時工具用于天文觀測;隨著時代的發展,鐘表承載了獨特的文化屬性,匯集了人類財富、文化、思想,因此既能滿足人們的物質生活需要,又能滿足人們精神生活的需要,是實用和審美的結合。對當代許多消費者而言,擁有、佩戴手表更多被視為一種文化、一種時尚、一種生活態度,其以豐富獨特的內涵越來越多地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
(1)初創階段
很早以前中國就有了奎表、銅壺滴漏的記時、記更的辦法,但是鐘表行業在清代才真正逐漸形成并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我國僅在山東煙臺有一些小型鐘的制造業,沒有形成手表制造業。在國家扶植下,1955年4月中國第一只秒表在天津(美華利鐘表店)誕生。1955年8月天津國華秒表廠由美字號張令辛等投資10萬元,在大沽路下瓦房建成。由于當時中國生產能力較弱,鐘表行業并沒有形成規模。
(2)發展階段
1958年手表生產列入國家計劃,由輕工業部統籌規劃發展。在這一時期,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廣州、南昌、西安、青島相繼興建起有一定規模的工廠,涌現出“上?!迸?、“鉆石”牌、“寶石”牌、“雙菱”牌、“蝴蝶”牌、“紅旗”牌等產品。1968年,上海手表廠年產手表突破100萬只大關,我國手表開始逐漸擺脫以進口為主的格局,手表的產量呈現直線上升的趨勢。
(3)調整階段
到80年代后期,日本石英表技術對以生產機械表為主的中國表廠造成了很大的沖擊。石英電子表由于采用了頻率穩定的石英晶體為震蕩器,具有電路簡單、走時精度高、不用上弦等優點,再加之造價低、外觀時尚,成為當時人們買表的首選。從此,中國制表業進入了比較困難的調整期,經歷了十幾年的低潮。全國38家表廠,在經過市場的洗牌之后,僅存十幾家,眾多小廠家被拖垮,有實力的大廠也掙扎在生存的邊緣。
(4)行業現狀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鐘表業經歷了進料組裝—外觀件制造—產品開發—創立品牌的發展過程,目前已形成配套齊全的鐘表制造工業,除高端機芯外的所有零配件均可加工生產。同時,中國鐘表業建立了獨立自主、十分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并具有健全的設備生產和維護網絡。這些都是中國鐘表業結實的基礎和框架,確保了中國鐘表業的成長和發展。
二、鐘表市場存在的問題
國產鐘表雖然規模大,但是存在一些列的供給側的問題,缺乏強有力的產品作為支撐,國產手表基本停留在中低端的定位,產品附加值低,利潤相對薄弱。
供給側結構呈低端過剩、高端不足,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在長期形成的粗放式發展慣性作用下,我國鐘表的供給體系總體上是低端產能過剩、中高端產能不足。整體技術水平處在中低端,依賴規模、價格進行量的擴張和競爭難以持續。從目前產業結構來看,企業過小且相對分散,而大型企業缺乏必要的核心技術和國際化的資源配置能力,科技含量偏低,有同質化的現象,單從企業的結構方面來看,市場競爭能力不強。
行業整體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從目前的現狀來看,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尚不健全,人才、技術儲備不足,新興產業帶動作用還不強。受科技體制的影響以及知識產權保護不完善,制約了科技創新的成效。貼牌產品較多,產品附加值低,有世界影響力的品牌很少。隨著原料價格的不斷上漲和勞動力成本的不斷提高,在競爭優勢正在快速減弱。然而,新型產品開發和科技成果轉化速度不足,導致了產業成長相對緩慢。
供給側競爭過度,把企業鎖在低端,傳統盈利模式受到挑戰。行業的供給側競爭過度,帶來兩方面的不良后果,一方面是產能過剩,另一方面,過度競爭把企業鎖在了低端,企業沒有研發的成本和能力,限制了產品質量的提高和向高端水平的發展,無法實現產品的升級,以致于消費者沒辦法在國內買到自己需要的產品,涌向國外。當前行業正面臨增速放緩和生產要素成本不斷增加,資源、環境、能源約束全面增強雙重壓力,行業增速已有回落。傳統的以“提高質量、降低消耗”為主要內容的降低變動成本和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為主要內容的降低固定成本的盈利模式,遇到極大挑戰。
三、鐘表市場規模分析
2017年我國鐘表市場規模為692億元,同比增長7.87%。
圖表:2015-2017年我國鐘表行業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想要更多行業資訊,歡迎點擊這里(2018-2024年鐘表市場發展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
鐘表行業競爭形勢嚴峻,如何合理布局才能立于不?。?/p>專家免費咨詢答疑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毫米波雷達,是工作在毫米波波段(millimeter wave)探測的雷達。通常毫米波是指30~300GHz頻域(波長為1~10mm)的4...
板式家具(Furniture),是以人造板為主要基材、以板件為基本結構的拆裝組合式家具。所用人造板有禾香板、膠合板,細O...
我國目前密胺餐具產品銷售呈現出了多元化渠道并存的局面。即各種銷售渠道綜合運用,各自發揮所長。密胺餐具在國內的銷...
化學氧逃生呼吸器是使人的呼吸器官同大氣環境隔絕,利用化學生氧劑產生的氧,供人在發生火災時缺氧情況下逃生用的呼吸...
在暫停了36個交易日的逆回購操作后,17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開展1600億元7天逆回購操作,結束最長連停紀錄!加之今日沒...
又見張曼玉,容顏雖老,氣場強大曾經是香港女星的領軍人物雙影后的獲得者張曼玉近日出席了路易·威登LV (L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