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數字化趨勢突出,農業觀光園行業如何借力發力,企業如何邁出更大一步?
城鎮居民面對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紛紛開始向往“回歸大自然”的休閑、恬靜生活。每逢周末和假期,都不約而同地去尋找綠色空間和清新的娛樂場所,以領略、感受、體驗田園和鄉村的樸實生活,從而...
日前,筆者登頂湖南永州雙牌云臺山,放眼四望云蒸霞蔚,陽光穿過云層映入眼簾,山底下連片的茶葉基地若隱若現。
湖南永州:云臺山打造現代休閑農業茶業園
日前,筆者登頂湖南永州雙牌云臺山,放眼四望云蒸霞蔚,陽光穿過云層映入眼簾,山底下連片的茶葉基地若隱若現。
云臺山茶園基地立足雙牌的資源優勢,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和高山優勢,平均海拔600米,年降雨超過1500毫米,平均溫度在18℃,非常適合茶葉的生長環境,以專業化、區域化、集約化的標準,在上梧江瑤族鄉云臺山建立茶園標準化生態茶葉產業園總面積1800余畝,打造產業特色鮮明、綜合效益好的現代休閑農業茶業園。
雙牌縣按照“立足于農業,服務于農民”的農業產業化發展要求,云臺山茶葉種植項目輻射帶動周邊的盤家、下嶺鋪等典型的貧困村356戶1379名老百姓以及專業合作社種植茶葉,這里漢瑤族雜居,山高路遙,且農地面積少、水資源有限,當地農民群眾大多對農活熟練,卻缺乏其他生產技能,通過科學的培訓,讓百姓學習了茶葉生長期到成熟期各個時期的科學管理方法。2018年生產工人人均工資達3.6萬元,茶園建在家門口給貧困戶帶來了希望,非貧困戶不用出遠門就能工作。項目負責人曾國進詳細介紹道。
據了解,上梧江瑤族鄉云臺山休閑農業產業園是雙牌縣園區升級的重點項目,同時也是省級重點產業扶貧項目,投資共計7000余萬元,按照“統一規劃,連片開發,集中種植,分戶管理”的要求,在云臺山周邊規劃了14個茶種植基地,進行老茶園更新、改造。金蕊實業有限公司在云臺山上修建茶葉加工廠房,用最先進的茶葉加工設備加工各類茶葉,在園區生產車間進行金銀花綠原酸提取,實現了“山上辦基地,園區建工廠”。同時還依托云臺山的地理優勢,利用連片茶葉和天然氣候建立休閑觀光帶和純生態氧吧,大力發展生態休閑旅游。
該農業產業園依據雙牌縣規劃,將打造成茶葉種植、茶葉加工、旅游度假融合發展的“休閑農業產業園”,打造茶葉產業鏈,將茶文化旅游和茶葉產業融合,有效增加茶葉的附加值,促進休閑農業的發展。
湖南:莓茶產業助力張家界精準脫貧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湖南張家界永定區的莓茶種植地。眼下,農戶們正忙著翻土,蓋塑料棚,將剪好的莓茶枝條插扦在田地里,以待來年的好收成。
以往,這里是“有女莫嫁青安坪,巴桶背水累死人”的永定區安坪村;現在,永定區莓茶種植面積已達5萬畝,省市級龍頭企業11家,莓茶加工注冊產品20余個品牌……
把土產變產業,貧困戶順利脫貧,張家界依舊山清水秀,游人如織。
來到張家界,即便是寒冬,你仍然能與自然親密擁抱。在武陵源黃石寨,成群的野生獼猴與韓國來的游客互動嬉戲;在永定區的農田,種植莓茶的農戶們正在翻著土地,一杯讓人回甘的莓茶是張家界對外地客人的熱情招待;桑植的白茶正在工廠加工,冬天到來,工廠已經儲存了好幾廠房的茶葉,農戶們正在壓縮茶餅……在張家界,脫貧致富沒有損害這里的綠水青山。
農旅融合,脫貧致富,你能感受到一種變與不變:不變的是農戶們依舊腳踩大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土地饋贈的收成換取豐衣足食;變化的是通過土地流轉、“企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形式,貧困多年甚至幾代的貧困戶順利脫貧。
困境
有女莫嫁青安坪,巴桶背水累死人
“有女莫嫁青安坪,巴桶背水累死人”——這是往昔張家界安坪村的形象寫照。
張家界市永定區西部的安坪村,距市區63公里,平均海拔435米。安坪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高路陡,人均收入低,經濟作物以種植包谷為主,是茅巖河鎮乃至張家界市出了名的貧困村。
然而,在這樣云凝霧繞的張家界原始森林紅砂巖中卻生長著一種珍稀物種——莓茶。張家界莓茶,因表面有一層純天然的蛋白霜,類似霉狀物,又稱長壽藤、土家甘露茶等,該茶表層的天然植物蛋白霜,黃酮量達60%以上,具有消減脂肪,抑制血栓,降血脂之藥理功效,是當地土家族、苗族、瑤族常用藥之一,至今已有數百年的藥用歷史。2010年,莓茶被農業部認證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
張家界的第一產業是旅游,如何在守住青山綠水的同時開拓新的產業,帶動扶貧?大自然的饋贈莓茶成了張家界脫貧攻堅的切入點。
轉機
種植莓茶第一年就年入20萬元
2015年,在北京工作的覃國銀被安坪村政府請回來發展莓茶產業。覃國銀是永定區安坪村人,家鄉的呼喚讓她放棄了北京的工作。2015年底,她正式返鄉創業,組建了張家界茅巖河投資有限公司。茅巖河公司采用“企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發展模式。“農戶只管種植,由公司來負責莓茶的銷售,農戶不需要承擔任何市場風險。”覃國銀介紹。
2016年,茅巖河投資公司分別在茅巖河鎮的安坪、青安等8個村新建莓茶種植基地1500多畝,帶動120戶456人參加莓茶種植,其中涉及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戶101戶372人。當年,合作社種茶社員人均收入達4605元,安坪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整村脫貧。
永定區安坪村的覃老平就是脫貧戶之一。覃老平告訴記者,2011年因為妻子生病,他欠下19萬元,屬于典型的因病致貧。2015年,覃老平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也是在這一年,他開始種植莓茶。當年的莓茶收入,除去成本,收益20萬元,覃老平不僅還上了欠款,還順利脫貧。
種植莓茶讓他嘗到甜頭,2016年他擴大面積,到現在他自己已經有了70畝的莓茶種植地。“收入年年在增加,去年年收入大概有32萬。”覃老平笑著說。
產業
旅游為核心,多產業融合發展
今年8月,張家界永定區確定了五項2018年省重點產業扶貧項目,其中四項是莓茶基地建設。目前永定區莓茶種植面積已達5萬畝,專門從事莓茶種植等生產經營主體已達100余家,從事莓茶加工、銷售的農業企業、合作社等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已發展到40余家,省市級龍頭企業11家。莓茶加工注冊產品20余個品牌,莓茶深加工產品已成功開發出面膜、含片、黃酮營養液等系列深加工產品,深受廣大游客喜愛。
近年來,張家界堅定不移走“旅游產業為核心,多產業融合發展”之路,在全國率先提出和實踐“發展旅游產業商品集群”的理念,建設旅游商品產業園、物流園等產業園區,研發推出一批武陵山區民族特色醫藥產品,培育打造靈潔食品、軍聲畫院等20多個“湖南省著名商標”以及茅巖莓等3個“中國馳名商標”。
不僅如此,張家界還在脫貧攻堅戰中,摸索出一個路子:全面推行“新時代黨員群眾講習所”。
記者來到桑植縣利福塔鎮的講習所。“講習所不但宣講黨的好政策,還教授各種實用技能,幫助我們脫貧致富,真好!”一名農戶表示。利福塔鎮的培訓很接地氣,有優質稻育種防害,中式餐飲烹飪,莓茶、葛根、香椿特色種植,家政服務等“技術課”。農戶秦菊香說,她經常請教村干部市場上什么菜賣得好,“哪些菜賣得好,就種哪些菜”。
目前,桑植縣在23個鄉鎮298個村設立“黨員群眾講習所”,全縣組建黨的理論宣講、扶貧政策解讀、實用技術培訓等五支專業講習隊伍,形成1200余人的講習員隊伍。截止11月底,開展講習1800余場,受益黨員群眾達8萬多人。
農業企業當前如何做出正確的投資規劃和戰略選擇?
專家免費咨詢答疑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攜程將推出“旅拍”頻道12月25日消息,攜程旅行App 8.0版近日上線,攜程也對外宣布,將推出“旅拍”頻道,正式涉足旅...
浙江:“柑橘王子”顧品的“72變”“在我的柑橘王國里,這棵2001年試種的‘紅美人’可是‘紅美人’的鼻祖,現在種植出...
BOPA薄膜是近幾年世界上發展最快的高檔包裝材料之一,已成為繼BOPP、BOPET薄膜之后應用比重第三大的薄膜包裝材料。BOP...
這四個蔬菜的“祖先”你能認出來嗎為了讓社會變得更好,人類在科技上不斷追求進步,以農業來說,栽種的技術不斷更新。...
深圳:目前豬肉市場供應穩定充足 不存在鮮豬肉市場斷供之說12月25日,深圳市經貿信息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深圳全力做好全...
近年來,我國離心機市場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業內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以來,我國離心機市場增長率有所上升,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