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總理提出,今年還將特別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這是特殊時期的特殊舉措。
今天(5月22日)上午9點,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正式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李克強表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今年赤字率擬按3.6%以上安排,財政赤字規模比去年增加1萬億元,2萬億元將全部轉給地方,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包括支持減稅降費、減租降息、擴大消費和投資等,強化公共財政屬性,決不允許截留挪用。同時,李克強總理提出,今年還將特別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這是特殊時期的特殊舉措。
特別國債是什么
特別國債是國債的一種,都有特定用途。但它并不是對預算赤字的融資,同時,與發行普通國債籌集資金的用途不同,一般是以提高收益為主要目標。
和一般國債不同,特別國債是指特定時期發行,用于特殊用途,并形成特定資產的國債,它無需列入一般公共預算,而是納入政府性基金預算管理。政府性基金預算的原則是“以收定支”,因此必須有受益性要求。
我國發行過幾次特別國債
兩次,第一次,經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30次會議審議批準,財政部于1998年8月向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發行了2700億元長期特別國債,所籌集的資金全部用于補充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資本金;第二次,2007年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決定:批準發行一萬五千五百億元特別國債,用于購買約2000億美元外匯,作為即將成立的國家外匯投資公司的資本金。
國債發行時間2020年計劃公告
受疫情影響2020年國債最新發行計劃表中,原定于3月和5月發行的憑證式國債會暫停發行;原定于4月和6月份發行的電子式國債大概率會如期發行。據悉,財政部的儲蓄國債發行計劃顯示,今年3月至11月的每月10日至19日,均會發行兩期儲蓄國債,期限有3年期和5年期兩種。其中,3月、5月、9月、11月為憑證式儲蓄國債,4月、6月、7月、8月、10月為電子式儲蓄國債。
疫情對國債的影響
由于受疫情影響,原定于3月10日起發售的今年第一批儲蓄國債(憑證式)暫停發行。
在24日的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彭立峰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內對中國經濟產生了一些影響,可能會影響部分相關企業已發行債券的履約情況,但是中國人民銀行經過評估后認為,疫情對債券市場的影響總體可控。
債券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今年以來,上證綜指再次回到3000點之上,年內漲幅達20.74%。與股市的止跌反彈走勢相比,從去年延續而來的債券牛市則上漲乏力,震蕩加大。
對于上半年的債市行情,博時基金董事總經理兼固定收益總部公募基金組負責人陳凱楊總結為“波動較大”,總體來看,票息貢獻高于久期貢獻,信用債表現優于利率債。
一季度極度悲觀的經濟預期和資金面寬松推動利率快速下行,二季度金融經濟數據改善,悲觀預期調整,風險偏好回升,利率出現超過40基點大幅調整;5月以后風險偏好回落,同時經濟數據下行,利率出現回落;6月一家銀行托管事件后,中小銀行融資難度較大,逐步傳導至非銀機構,影響導致中低評級信用債出現調整,長端利率小幅震蕩,中短端信用債受益于資金面寬松表現較好。轉債指數一季度上漲超過20%,二季度有所回落,上半年漲幅13%,是國內表現最好的固收類資產。
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債券基金的整體平均收益為2.39%,得益于A股的轉暖,多只可轉債基金占據債基漲幅榜的前列,博時轉債增強的收益率最高,上半年收益達20%;匯添富可轉債、華安可轉債、中歐可轉債、長盛可轉債、工銀瑞信可轉債的凈值漲幅均在15%以上。然而,89只債基(不同的份額分開統計)業績告負,其中,9只債基的凈值跌幅在5%以上,虧損最多的甚至超過32%。
行情輪動往往是資金再配置的過程。今年以來,A股上漲使得權益類基金規模顯著增長,固收產品規模整體呈縮水趨勢。據天相投顧的統計數據顯示,權益類基金僅開放式股票型基金上半年增長2400多億元,使得該類基金6月底的規模達1.05萬億,創出歷史新高。固收產品方面,債券基金規模略有上漲,貨幣基金規模在縮水,固收產品的整體規模在縮水,其中,債券投資基金增長約2400億元至3.26萬億,增幅達7.9%;貨幣市場基金規模縮水4200多億元,縮水比例達到5.6%,6月底貨幣基金總規模為7.16萬億。
盡管債券基金的整體規模上半年在增長,但受累于債市的大環境,部分基金公司債基業績表現低于預期,面臨較大贖回壓力。
隨著債券投資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中研普華研究院對國內外債券市場進行深度研究,未來債券市場將如何發展?更多詳細分析,請關注中研研究院研究出版的《2020-2025年中國債券投資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2020-2025年中國債券投資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債券投資行業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企業決策...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20建材機械制造行業深度調研及市場投資價值評估建材機械產業主要包括原材料產業(如鋁錠、金屬材料、專用泥土等)、...
家居建材市場供需情況如何?隨著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共同發布了2018年12月份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B...
2020中醫藥產業發展前景及規模預測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從文化學的角度研究中...
2020高等教育行業全景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2018年8月28日,國家層面的高校“雙一流”建設行動指南,在千呼萬喚中正3...
五糧液市值沖破萬億隨著白酒三季報行情開啟,板塊連日大漲,五糧液股價不斷創新高。11月5日早盤,五糧液漲超2%,市值...
診斷試劑行業在國內為新興行業,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發展相對落后。目前國內診斷試劑行業生產企業約300-400家,其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