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11日北京新冠疫情復燃后,近日,北京、河北、天津、上海等地均出現了新冠確診患者。6月21日0—24時,上海通過口岸聯防聯控機制,報告3例境外輸入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例境外輸入性確診病例已轉至定點醫療機構救治,已追蹤同航班的密切接觸者47人,均已落實集中隔
自6月11日北京新冠疫情復燃后,近日,北京、河北、天津、上海等地均出現了新冠確診患者。6月21日0—24時,上海通過口岸聯防聯控機制,報告3例境外輸入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例境外輸入性確診病例已轉至定點醫療機構救治,已追蹤同航班的密切接觸者47人,均已落實集中隔離觀察。6月21日0—24時,無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截至6月21日24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性確診病例360例,治愈出院334例,在院治療26例。累計報告本地確診病例341例,治愈出院334例,死亡7例。現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0例。截至6月21日24時,尚在醫學觀察中的無癥狀感染者0例。
病例1為美國籍,在美國探親,6月18日自美國出發,經英國轉機后于6月20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后即被集中隔離觀察,期間出現癥狀。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癥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
病例2、病例3為印度籍,在印度生活,6月20日自印度出發,當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后即被集中隔離觀察,期間出現癥狀。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癥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
據悉,中國當前醫療衛生約占GDP5%,相比較于美國的17%,我國醫療消費水平尚處于初級階段。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健康觀念將不斷提升,醫療衛生消費將迎來長期穩步發展階段。而老齡化加劇、全民健康意識的加強、醫療技術的更新發展、以及醫療衛生體制的深化改革,醫院醫療事業迎來了一個快速發展的良機。
近十年來,我國居民人均醫療衛生費用年均增速超過14%;衛生費用支出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2018年已達6.39%,但是與發達國家(占比10%以上)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按照2018年數據,公立醫院數量占比36.45%,而床位數占比高達73.66%;三級醫院數量占比僅7.7%,而床位數占比高達39.37%。
目前,我國醫院總體病床使用率已經超過84%,其中承擔最主要醫療任務的三級醫院病床使用率更是高達97.5%,醫生人均每天負擔診療人次7.0次,基本屬于滿負荷甚至超負荷運轉的狀態。醫保支付結構優化,醫療服務行業有望深度受益。2018年12月以來,深圳、廣州、北京等多地出臺政策,要求公立醫院全面取消耗材加成,同步調整醫療服務價格予以補償,病理診斷類項目費用普遍上升。
2020中國醫療機構行業前景規模分析
衛生投入逐年提高,但仍需穩步提高公共醫療衛生保障能力,減輕居民負擔。隨著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普及,居民看病負擔得到緩解。據國家衛計委統計,2018年衛生費用中個人衛生支出占比28.61%,政府支出占比27.74%,社會衛生支出占比43.66%;2017年日本國民醫療費中,重患者個人承擔部分、公共醫療福利部分、醫療保險福利和老人保健福利的占比分別為12.2%、7.4%、45.8%和34.3%,美國醫療費用里個人支出的份額為11%。與發達國家相比,當前我國個人支出的部分負擔仍較大,預計未來政府和社會衛生支出部分將不斷提高,公共醫療衛生建設將加大投資,減輕居民負擔。
我國醫療衛生在總量投入上有較大提升空間。衛計委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人均醫療衛生支出費用為4237元,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甚遠。據OECD組織公布的數據,2018年美國、英國人均醫療衛生費用支出10586.1、4069.6美元;日韓的人均醫療衛生支出水平也達到4766.1和3191.6美元的水平。從醫療衛生支出總額占GDP的比重來看,2018年美、英、日、韓的支出占比分別為16.9%、9.8%、10.9%和8.1%,而中國2018年衛生費用共計支出59121.90億元,占GDP比重僅為6.43%。2019年2月20日,WHO發布數據,2016年全球醫療費達7.5萬億美元,約占各國GDP的10%,相比之下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將加快投入,未來發展空間較大。
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醫療機構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數據顯示
我國醫療行業供需狀況
(1)全國醫療財政支出情況
從財政支出情況來看,增速上,醫療衛生和計生的財政支出情況與全國財政支出增長速度總體保持一致。受經濟增速放緩影響,財政支出增速回落,2017-2018年醫療與計生領域財政支出同比增速降至8.12%,遠低于2010年20.28%的增長水平,但當前醫療衛生事業存在短板,需財政增量支持,補充發展動力。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19年末,全國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01.4萬個,其中醫院3.4萬個,在醫院中有公立醫院1.2萬個,民營醫院2.2萬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6.0萬個,其中鄉鎮衛生院3.6萬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5萬個,門診部(所)26.7萬個,村衛生室62.1萬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1.7萬個,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3456個,衛生監督所(中心)3106個。年末衛生技術人員1010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382萬人,注冊護士443萬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892萬張,其中醫院697萬張,鄉鎮衛生院138萬張。全年總診療人次85.2億人次,出院人數2.7億人。
(2)醫療衛生行業服務現狀
1)診療人次
2019年1-11月,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達77.5億人次,同比提高2.8%。
醫院34.0億人次,同比提高5.4%,其中:公立醫院28.9億人次,同比提高4.8%;民營醫院5.2億人次,同比提高9.0%。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40.4億人次,同比提高0.5%,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7.3億人次,同比提高4.8%;鄉鎮衛生院10.0億人次,同比提高5.7%;村衛生室診療人次15.3億人次。其他機構3.0億人次。
圖表:全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服務量
資料來源:衛健委
2)病床使用情況
2019年1-11月,醫院病床使用率為84.5%,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52.6%,同比降低2.2個百分點;鄉鎮衛生院為60.4%,同比下降1.8個百分點。三級醫院平均住院日為9.1日,比上年縮短0.5日,二級醫院平均住院日為8.6日,比上年縮短0.1日。
圖表:病床使用情況
資料來源:衛健委
醫療機構行業前景如何?
醫療消費升級疊加人口老齡化拉動行業需求。中國當前醫療衛生約占GDP5%,相比較于美國的17%,我國醫療消費水平尚處于初級階段。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健康觀念將不斷提升,醫療衛生消費將迎來長期穩步發展階段。此外,中國慢性病患病率不斷攀升,且人口老齡化將持續促進醫療服務消費。2016年至今我國公立醫院檢查、手術費用持續快于藥品支出費用,行業需求愈發旺盛。
想了解更多專業詳細分析,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0-2025年醫療機構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2020-2025年中國醫療衛生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醫療衛生包括一個國家內所有保障和提高人民的健康、治療疾病和受傷的人員、組織、系統、過程。醫療衛生行業主要由醫藥、醫療器械、醫療機構三大部分所構成,其中醫藥行業占據著較大的市場份額。...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20建材機械制造行業深度調研及市場投資價值評估建材機械產業主要包括原材料產業(如鋁錠、金屬材料、專用泥土等)、...
家居建材市場供需情況如何?隨著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共同發布了2018年12月份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B...
2020中醫藥產業發展前景及規模預測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從文化學的角度研究中...
2020高等教育行業全景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2018年8月28日,國家層面的高校“雙一流”建設行動指南,在千呼萬喚中正3...
五糧液市值沖破萬億隨著白酒三季報行情開啟,板塊連日大漲,五糧液股價不斷創新高。11月5日早盤,五糧液漲超2%,市值...
診斷試劑行業在國內為新興行業,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發展相對落后。目前國內診斷試劑行業生產企業約300-400家,其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