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海市統計局發布數據,2019年上海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149377元,比2018年增加9107元,增長6.4%;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64226元,比2018年增加7170元,增長12.6%。加權計算,2019年上海市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114962元,比201
你現在的月平均工資在什么區間?工資漲了嗎?6月30日,上海市統計局發布數據,2019年上海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149377元,比2018年增加9107元,增長6.4%;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64226元,比2018年增加7170元,增長12.6%。加權計算,2019年上海市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114962元,比2018年增加9786元,增長9.3%,折合每月為9580元。此外,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對本市經濟社會的影響,為減輕企業負擔,上海市社保繳費基數將繼續按照三年過渡到位的方案確定,2020年7月1日起,以9339元/月作為計算社保繳費基數上限標準的參考水平,將上限調整為28017元/月;同時,按照國家規定,社保繳費基數下限繼續維持4927元/月。那么,2019年什么行業工資增長最快呢?
平均工資怎么算出來的
平均工資=(前12個月工資+獎金+補貼+津貼+加班加點工資)/12。平均工資,是一項反映工資總體水平的指標,指企業、事業、機關單位的職工在一定時期內平均每人所得的貨幣工資額。它不同于每一個人的具體工資水平。
據了解,平均薪酬是稅前。根據現行統計制度,工資總額是本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不論是否計入成本,不論是以貨幣形式還是以實物形式支付,均包括在內。同時,根據國際慣例,工資總額統計的是個人稅前工資,并且包括個人交納的養老、醫療、住房等個人賬戶的基金。
據國家統計局消息,2019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90501元,比上年增加8088元,名義增長9.8%,增速比2018年回落1.1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2019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實際增長6.8%。分四大區域看,2019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由高到低依次是東部、西部、中部和東北地區,分別為104069元、81954元、73457元和71721元,比上年分別增長11.7%、8.2%、6.5%和9.6%。
2019年平均工資最高的三個行業
分行業門類看,年平均工資最高的三個行業分別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61352元,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133459元,金融業131405元,分別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78倍、1.47倍和1.45倍。年平均工資最低的三個行業分別是農、林、牧、漁業39340元,住宿和餐飲業50346元,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60232元,分別為全國平均水平的43%、56%和67%。
從增長速度看,年平均工資增速最高的三個行業依次為采礦業、衛生和社會工作以及批發和零售業,分別增長11.8%、11.0%和10.5%。增速最低的三個行業依次為金融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以及住宿和餐飲業,分別增長1.2%、3.6%和4.3%。
在我國這樣一個有著近14億人口、9億勞動力的大國,不斷擴大就業、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讓勞動者實現體面勞動、全面發展,始終是一個重大戰略問題。我們將加大就業優先政策實施力度,穩定就業總量,改善就業結構,提升就業質量,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據悉,每年遞增幾十萬的就業大軍讓這些年輕人面臨的就業壓力更大。
據悉,2020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將達到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就業形勢依舊嚴峻。一方面,整體經濟形勢下滑,各家企業開啟的校招崗位數量有一定減少。另一方面,高考錄取人數和考研錄取人數逐年增加,這意味著每年的應屆畢業生也越來越多。企業招的人更少,學校畢業的人更多,這種不平衡的供需關系就導致了近兩年校招的嚴峻形勢。
從崗位來看,與房地產行業的競爭激烈相呼應,土木/建筑/裝修/市政工程、房地產開發/經紀/中介也進入十大熱門職業。另外,財務、人力、行政等職能崗位及設計、互聯網產品/運營管理等適合在家辦公的職位競爭指數也排名靠前,在疫情結束前有持續走熱的可能。
如今的IT服務行業環境:擁擠、競爭、混亂,有些市場在擴張,有些在合作。大型服務提供商往往被已有的老舊的用戶基礎、不適當的員工管理結構、技術混合和一些嚴格的財務和利潤政策制約。而起步階段的服務商如果能提供驚人的價值、優秀的服務就能耕耘出生存發展的土地。
以北京為中心的北方地區、以深圳和廣州為中心的華南地區、以上海和南京為中心的華東地區IT應用需求規模一直占據重要位置,這些地區占據了計算機系統集成全國市場的52%以上的市場份額。同時,計算機系統集成企業大部分是從硬件代理商發展而來,并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割據勢力,尤其是在北京、深圳、廣州、上海等城市,聚集了一大批計算機系統集成企業。
軟件行業的發展關系到一個國家的未來,軟件產業將成為21世紀擁有最大產業規模和最具廣闊前景的新興產業之一。然而,人才的重大缺口成為制約IT行業快速發展的一道關卡,中國的IT隊伍存在嚴重的結構失衡,既缺乏高級IT人才,也缺乏技能型、應用型信息技術人才,以及一大批能從事基礎性工作的技術人員。中國軟件人才的“金字塔”型合理結構并未實現,軟件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所需要三類人才: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軟件高級人才、系統分析及設計人員(軟件工程師)、熟練的程序員(軟件藍領)這三類由高到低的人才結構并未呈金字塔型。未來國內IT企業將需要大量的通用軟件開發人才。
近幾年,信息系統集成新成立的企業數量還在逐年上升,2019年新成立企業數量達33.5萬家,而截止2020年5月,新成立數量已經達到14萬家。
未來,以政府、金融、電信應用為主的計算機系統集成產業格局將轉向以企業、家庭應用為主的新格局。在這種新格局下,系統集成可望成為IT支柱產業之一,綜合以往的營業收入情況,預計2020年SI系統集成營業額達到16842億元。此外,結合當下行業發展前景和以往的營業收入情況,保守估計2020年ISV市場營業額達到20342億元。
中研普華研究院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軟件開發行業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了解更多軟件開發行業專業分析,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0-2025年中國軟件開發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報告》
2020-2025年系統集成服務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系統集成服務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系統集成服務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系統集成服務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20建材機械制造行業深度調研及市場投資價值評估建材機械產業主要包括原材料產業(如鋁錠、金屬材料、專用泥土等)、...
家居建材市場供需情況如何?隨著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共同發布了2018年12月份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B...
2020中醫藥產業發展前景及規模預測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從文化學的角度研究中...
2020高等教育行業全景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2018年8月28日,國家層面的高校“雙一流”建設行動指南,在千呼萬喚中正3...
五糧液市值沖破萬億隨著白酒三季報行情開啟,板塊連日大漲,五糧液股價不斷創新高。11月5日早盤,五糧液漲超2%,市值...
診斷試劑行業在國內為新興行業,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發展相對落后。目前國內診斷試劑行業生產企業約300-400家,其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