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公告,正式頒布202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共收載品種5911種,新增319種,修訂3177種,不再收載10種,品種調整合并4種。此版藥典將于今年12月30日起正式實施。第一版《中國藥典》于1953年頒布,至今國家已經頒布11
7月2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公告,正式頒布202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共收載品種5911種,新增319種,修訂3177種,不再收載10種,品種調整合并4種。此版藥典將于今年12月30日起正式實施。第一版《中國藥典》于1953年頒布,至今國家已經頒布11版藥典。2020年版《中國藥典》共收載品種5911種,其中,新增319種,修訂3177種,不再收載10種,品種調整合并4種。《中國藥典》是國家藥品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藥品標準體系的核心。國家藥品標準是國家為保證藥品質量、指導藥品研究者和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做好藥品研發和藥品上市后質量控制,對藥品的質量控制項目、技術指標、檢驗方法等作出的強制性規定。
同時,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CDE)藥品審評審批工作也走上正軌。丁香園Insight數據庫預測,今年下半年將有6款抗癌新藥將在國內獲批上市。此外,包括麻醉藥物、抗病毒藥物、罕見病藥物、免疫疾病藥物等在內的5款重磅新藥也將在下半年獲批上市。近幾年來中國醫藥市場需求旺盛,終端規模持續上升,醫藥行業持續高增長。
中國人口老齡化呈逐年上升趨勢,到2050年中國老齡人口將達到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隨著人口老年化加劇,中國醫藥市場需求急劇加大。同時中國政府提出,協調推進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三醫聯動改革”深入推進將加速“健康中國”戰略的落地。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在70%左右的地市開展分級診療試點、深化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是“三醫聯動改革”的重中之重,醫藥行業、醫藥市場或發生重大變革。未來中國醫藥行業面臨洗牌,在政策的調整中不斷的規范、完善市場制度,提升市場供給。醫藥是預防或治療或診斷人類和牲畜疾病的物質或制劑。藥物按來源分天然藥物和合成藥物。醫藥也可預防疾病,治療疾病,減少痛苦,增進健康,或增強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或幫助診斷疾病的物質。近幾年來中國醫藥市場需求旺盛,終端規模持續上升,醫藥行業持續高增長。中國藥品領域“供給側”矛盾突出,主要體現在細分產品市場供需關系均未達到均衡。一方面,高端的好藥新藥嚴重不足,不能滿足國民的需求,需要大量進口。另一方面,低端的仿制藥過剩,供給遠遠超出市場總需求。
目前中國仿制藥整體水平不高,準入門檻不高,企業快速發展的同時,產業基礎又比較薄弱,藥品低水平重復現象比較嚴重。對此醫藥行業制定了一些政策,近兩年政策制定更加系統、執行力更強,從藥品審批、生產、流通、支付各環節,政策直指痛點。醫藥行業的改革正在進入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為真正的醫藥分家做最后的準備。《關于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工作的通知》和《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中推行“兩票制”的實施意見(試行)》的相繼出臺,醫改力度持續加大,未來醫改將進一步加大醫藥行業的格局分化。
隨著全球大批“重磅藥物”的專利集中到期,中國制藥企業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據中研普華預測,2020年中國醫藥行業總產值將達到十萬億,位居全球第二。發改委擬放開基本藥價,藥價管理模式迎來變革,醫保收支約束下的藥價難以迎來普漲,醫保藥價管控模式變更,低價藥、非醫保藥、OTC和血液制品等有望實質性受益。國資企業是中國經濟巨大的存量資源,國資改革正在不斷激活中國經濟微觀主體動力,中央政府發布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文件,國企改革將迎來全面提速時期。預計今后5-10年,醫藥行業產業總量將持續增長,利潤總額也穩定在一定水平的增長之上,到2025年中國醫藥行業利潤總額將達5780.2億元。
“營改增”政策的出臺,要求與商品相關的發票都必須在稅控體系中進行開具,因此,出廠價格不得不受到稅務體系管理監控,藥品價格會因為公開透明而更趨合理性。底價代理的藥品生產方將遇到更大的工作阻力。在“兩票制”和“營改增”政策的雙重影響下,醫藥行業中的藥品批發子行業將實現集中化發展。在整個體系內,具有一定實力和規模的批發單位,往往更具有經營、管理等能力優勢,因此有利于直接簡化藥品流通的步驟和環節,促進行業的規范化發展。在集中化發展的過程中,采用過票、倒票等方法的批發單位無疑會面臨被淘汰的風險。“兩票制”與“營改增”的施行,對于醫藥行業正常健康發展無疑有著正面推動作用,制度改革對醫藥行業中魚龍混雜、不合規運營的中小型企業進行了徹底清洗。所以,被行業和市場淘汰掉的代理中間商只能采取科學轉型等方式,藥品代理商需要向更專業、更有特色、更具品質的服務方向進步,以此達到市場對行業內各單位的要求,實現順利發展。
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醫療醫藥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分析
2019年醫藥制造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3,908.6億元,同比增長7.4%,高于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同期整體水平3.6個百分點。截止2020年2月底,我國醫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到7333家,其中虧損企業數量2238家,虧損面30.5% ,環比提高了14.9個百分點。2020年1-2月,我國醫藥行業營業收入達到3124.2億元,同比減少8.6%,行業實現利潤總額達到414.9億元,同比增長10.9%。隨著兩票制的深入推進,流通環節的灰色空間逐漸減少,很多藥品的銷售費用由經銷商轉移到了生產商,生產商的銷售費用增加。并且在一致性評價政策、帶量采購政策等推動下,藥品的收購價格遠低于原本的市場價格。除了受政策影響,原料藥漲價也是導致藥企利潤下滑的另一大原因。醫藥行業是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的避風塘,具備較為安全的發展空間。同時,科創板落地為創新藥、生物醫藥行業帶來更多的發展可能。
中國醫藥制劑市場規模分析
圖表:2017-2019年中國醫藥制劑行業市場規模情況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中國醫藥制劑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21萬億元,較2018年上漲了8.04%。
中研普華研究院醫藥行業報告重點分析了我國醫藥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報告將幫助醫藥企業、學術科研單位、投資企業準確了解醫藥行業最新發展動向,及早發現醫藥行業市場的空白點,機會點,增長點和盈利點……準確把握醫藥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醫藥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形成企業良好的可持續發展優勢。
欲了解關于醫藥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醫療醫藥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
2020-2025年醫藥制劑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
在現代市場經濟活動中,信息已經是一種重要的經濟資源,信息資源的優先占有者勝,反之則處于劣勢。中國每年有近百萬家企業倒閉,對于企業經營而言,因為失誤而出局,極有可能意味著從此退出歷史...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光電子器件是光電子技術的關鍵和核心部件,是現代光電技術與微電子技術的前沿研究領域,是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目...
美國將于11月4日正式退出《巴黎協定》。美國將如何繼續應對氣候變化問題,將取決于大選結果。《巴黎協定》在2016年114...
將馬術納入中小學體育課新疆阿勒泰市萬名中小學生迎來了本學期“馬術培訓”第一課。在一處戶外場地上,來自市二中的44...
動力煤價格持續上漲動力煤11月03日最新價格614.00元/噸,最近60天上漲10.48%。上周,動力煤價格再現漲勢,秦港動力6...
十四五明確房住不炒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建議指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租購并舉、因城施策,...
將馬術納入中小學體育課新疆阿勒泰市萬名中小學生迎來了本學期“馬術培訓”第一課。在一處戶外場地上,來自市二中的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