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國內的5G基站建設還將同樣地大規模進行。將加大5G投入,積極推進共建共享,發揮頻率協同優勢,集約高效擴大建設規模,2021年實現全國市、縣城區及部分重點鄉鎮良好覆蓋;完善“3+3+X”數據中心布局,累計裝機能力提升至108萬架。
11月29日消息,據了解,明年國內的5G基站建設還將同樣地大規模進行。將加大5G投入,積極推進共建共享,發揮頻率協同優勢,集約高效擴大建設規模,2021年實現全國市、縣城區及部分重點鄉鎮良好覆蓋;完善“3+3+X”數據中心布局,累計裝機能力提升至108萬架。
而5G真正的應用場景,80%在工業互聯網領域。作為建設網絡強國的主力軍和數字中國建設的國家隊,中國電信致力成為云網融合基座的主導者、應用生態的聚合者、安全服務的提供者,積極推進5G+工業互聯網的融合創新發展,助力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
2020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在武漢召開,中國電信為5G+工業互聯網大會打造5G標桿場館的同時,展出近20項5G云網+工業互聯網創新成果,全方位展示中國電信將5G深度應用到三一重工、美的等行業龍頭企業工業場景,實現5G對各行各業的賦能。
從細分市場來看,疫情加速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速度,線下業務轉型線上業務倒逼企業對云專業服務的需求,更多企業使用基于云計算、大數據、AI等技術賦能線上業務發展,因此相關云咨詢服務和云開發服務發展略有優勢,同比增速分別為14.5%和15.5%。
根據中研普華《2020-2025年云網融合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近年來,中國電信在5G和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中國電信基于對客戶需求的深度洞察,在業內率先提出了云網融合戰略,在云網能力方面,打造了“2+4+31+X+O”的云網基礎設施,全國擁有315個云資源池,目前,中國電信是全球電信運營商中排名第一的云服務商,是行業前十位中唯一的一家央企云服務商,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數據中心運營商,其中大型數據中心超過680個,機架數超過40萬架,占國內基礎電信運營商IDC市場份額50%。
中國電信已在全國形成云、網、邊協同的數據中心布局,通過中心云強大的計算、存儲、安全能力與MEC本地化、安全性、差異化服務相結合,為百萬黨政軍和大中型企業客戶提供天翼混合云、HPC(高性能計算)服務,滿足用戶低時延、大存儲、高算力的需求。
中國電信借由云網一體和邊緣領域取得的優勢,疫情期間在教育、醫療、商業服務行業有較快增長,并在數字政府、工業互聯網、交通等領域同樣取得了新的進展;浪潮在“云+數+AI”的經營理念基礎上,積極拓展智慧城市、工業互聯網、信創云等項目,并在醫療、汽車零售以及能源等領域拓展了新的客戶。
與2019年相比,2020年移動云收入實現了556%的增長,產品種類也從最初的39款增加到2019年底的70款,2020年更是大幅增至近180款。移動云的資源規模也出現了大幅度增長,vCPU從原來的70多萬增至目前的400多萬,增幅達470%。
此外,前五大服務商中華為積極布局云專業服務市場,并在工業、保險證券、交通、安防等領域加快推動企業上云;IBM和埃森哲在疫情期間幫助工業、零售和金融等頭部企業加速上云,快速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發布2020年三季度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報告市場份額數據,華為云從第一季度14.1%,第二季度15.5%,第三季度提升至16.2%,份額持續增長,連續三季度獲得中國云計算亞軍席位。
云網融合構建工業新基建底座
云網融合是基于業務需求和技術創新并行驅動帶來的網絡架構深刻變革,使得云和網高度協同,互為支撐,互為借鑒的一種概念模式,同時要求承載網絡可根據各類云服務需求按需開放網絡能力,實現網絡與云的敏捷打通、按需互聯,并體現出智能化、自服務、高速、靈活等特性。
云網融合是通信技術和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所帶來的信息基礎設施的深刻變革,在發展歷程上要經過協同、融合和一體三個階段,最終使得傳統上相對獨立的云計算資源和網絡設施融合形成一體化供給、一體化運營、一體化服務的體系。
從技術層面來看,云計算的特性在于IT資源的服務化提供,網絡的特征在于提供更加智能、靈活的連接,而云網融合的關鍵在于"融",其技術內涵是面向云和網的基礎資源層,通過實施虛擬化/云化乃至一體化的技術架構,最終實現簡潔、敏捷、開放、融合、安全、智能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的資源供給。
從戰略層面來看,云網融合是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的深刻變革,其內涵在于通過云網技術和生產組織方式的全面深入的融合與創新,運營商在業務形態、商業模式、運維體系、服務模式、人員隊伍等多方面進行調整,從傳統的通信服務提供商轉型為智能化數字服務提供商,為社會數字化轉型奠定堅實、安全的基石。
"新基建"作為國家的重要發展戰略,把網絡、云、算力等視為重要的基礎設施,特別對網絡和云的結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云網融合已成為通信基礎設施、新技術基礎設施和算力基礎設施之間的粘合劑,是新基建中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的底座。在這一趨勢下,云網融合以及架構于其上的數字化平臺成為未來技術發展的重要目標。
從行業層面看,云網融合的價值是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堅實底座,在技術層面融合的基礎上,進一步在業務形態、商業模式、服務模式等更多層面開展融合與創新,賦能千行百業,為行業和社會提供數字化應用和解決方案。
想了解更詳實的云網融合行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出版的《2020-2025年云網融合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2020-2025年云網融合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云網融合是基于業務需求和技術創新并行驅動帶來的網絡架構深刻變革,使得云和網高度協同,互為支撐,互為借鑒的一種概念模式,同時要求承載網絡可根據各類云服務需求按需開放網絡能力,實現網絡...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城市更新是一種將城市中已經不適應現代化城市社會生活的地區作必要的、有計劃的改建活動。1958年8月,在荷蘭召開的第2...
我國超2.5億人受脫發困擾脫發已經成為一個時代病,全球約有50% 的男性受脫發的困擾,消費者對于脫發話題的關注度持6...
根據發展種植業的條件、種植制度、作物結構、生產布局和商品化程度,以及發展種植業生產的方向、措施,按照區內相似性...
前10月保費收入近4萬億銀保監會發布的2020年前10月保險業經營數據顯示,全保險業原保險保費收入為39608億元,同比增長...
工程承包是具有施工資質的承包者通過與工程項目的項目法人(業主)簽訂承包合同,負責承建工程項目的過程。工程承包主...
苜蓿可以提高育肥豬的瘦肉率來改善豬肉品質,杜建明在試驗組杜洛克育肥豬日糧中分別添加5%、10%、15%和20%的苜蓿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