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一般來說,曾經發生過疫情的地方,在冬季再次發生疫情的概率比其他地方會大。但這并不是說其他地方就不會發生疫情,所有涉及到境外人、物進入的地方,都有可能發生疫情。
臨近春節,國內疫情出現復燃,12月14日,黑龍江新增2例本土確診(綏芬河市本土2例)。目前全國有15個中風險地區,那么,隨著元旦、春節的臨近,我們該注意什么呢?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一般來說,曾經發生過疫情的地方,在冬季再次發生疫情的概率比其他地方會大。但這并不是說其他地方就不會發生疫情,所有涉及到境外人、物進入的地方,都有可能發生疫情。
進入12月份以來,已有新疆、內蒙古、黑龍江、四川成都等地先后出現本土確診或無癥狀感染者。
專家提醒:目前我國新增的本土病例,主要還是從國外傳進來的,"外防輸入,內防擴散"仍是目前疫情防控的主要策略。由于目前國際上大部分國家和地區,新冠流行的形勢仍然很嚴峻,我們很難獨善其身,入境人員輸入性病例和進口冷鏈物品是否當前防控重點,要進一步強化入境人和物的檢疫及進口冷鏈物品從業人員的常規篩查。
此外,聚集性病例仍然可能會發生,依然不能放松警惕。
如果有發燒咳嗽癥狀是否要到發熱門診做核酸檢測?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梁宗安教授提醒大家,凡是發熱的,不管大人小孩,按現有的疫情防控要求,都必須到發熱門診。雖然叫發熱門診,但實際上是篩查門診,新冠肺炎致病以后最主要的癥狀是發熱,在疫情期間,如果不篩查發熱的病人,就容易漏掉一些非常特殊的傳染源,所以從這個角度考慮,凡是發熱的病人都必須去發熱門診。經過篩查以后,排除新冠或其他的傳染病,比如流感后就可以到普通的門診,再進一步的診斷或者治療。
近幾年來,我國醫療衛生材料的市場需求擴大。老年、慢性疾病等造成的慢性和復雜創口的增加,極大地刺激了醫療器械,尤其是新型醫療敷料和醫療耗材的開發。目前,我國正在推進醫療器械產業轉型升級,力促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使用方便、性能好、環境友好”已成為醫療器械發展的主流。
我國的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已經進入了戰略調整期。產值上,2019年達到4596.2億元人民幣。其中,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占60%左右,衛生材料及醫藥用品占40%左右,前者增速平穩,后者發展速度更快。事實上,中國醫療器械產業仍面臨嚴峻挑戰,尤其是和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有較大差距,創新能力低、投入研發不足、中低端產品多、仿制及改進產品多、原創產品少等。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認為,造成以上困局的最根本原因,是國內創新體系及配套政策的欠缺。一方面,世界各醫療產業強國對創新實施了大量的政府干預,因為他們早期經歷了企業獨自創新、到產業協同發展的過程,深諳政府干預的有效性,但中國政府在這一方面經驗尚缺。另一方面,創新全交給國家也不行,因為科研院所的研發成果轉化率不足10%,不太貼合實際醫療需求。
中研普華研究院醫療衛生行業報告依據全國及海外多種相關報紙雜志的基礎信息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和數據,客觀、多角度地對市場進行了分析研究。報告在總結中國醫療衛生行業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各方面因素,對行業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致和審慎的預測論證。未來醫療衛生行業將如何發展?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0-2025年中國醫療衛生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2021-2025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產業現狀中國醫療器械領域快速發展,市場增速遠超全球水平。在促進本土企業快速發展方面,國家在政策上不斷改革,促進新技術實現突破,加速國內企業快速發展,實現高端產品本土化,并取得了眾多...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里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2020年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里程約3....
根據有關數據顯示,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9.8萬輛和20.0萬輛,環比增長17.5%和24.1%,同比增長75.1%和104.92...
2019年12月前,冊亨縣是黔西南州的國家級貧困縣之一。于2018年6月順利投產發揮效益,當年冊亨縣100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7...
1994年世界上第一個冠狀動脈支架產品在美上市,此后冠狀動脈支架在全球廣泛使用,如今是心內科醫生治療冠心病和心梗患...
12月15日,Xbox將與任天堂(代表Switch玩家社區)和PlayStation達成共識,共識內容稱,Xbox相信保護在線玩家需要多領X...
據悉,上海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同意《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施計劃(2021-2025年)》,并提出新能源汽車正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