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至19日,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決策部署,傳達學習貫徹國務院領導同志批示要求,梳理總結2020年以來發展改革工
12月18日至19日,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決策部署,傳達學習貫徹國務院領導同志批示要求,梳理總結2020年以來發展改革工作的新進展新成效,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任務新要求,研究部署2021年發展改革重點工作任務。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何立峰圍繞做好明年發展改革工作需要重點把握的幾個問題作工作報告,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穆虹主持會議,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唐登杰作會議總結,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寧吉喆傳達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委黨組成員出席會議。
會議指出,2020年極不平凡,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面對各種風險挑戰,發展改革系統堅持守初心、擔使命,沖在先、干在前,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較好完成了全年各項主要工作任務。
一是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保障口罩等防疫物資供給,確保生活必需品保供穩價,支持火神山和雷神山等集中救治醫院建設,分區分級推動復工復產復商復市,落實公共衛生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實施方案。
二是著力保持經濟大盤穩定,強化宏觀政策統籌協調,推動出臺一攬子助企紓困政策,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加大基礎設施等領域補短板投資力度,深入實施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健全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實施協調推進機制,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三是聚焦高質量發展方向不動搖,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鞏固化解過剩產能成果,持續優化創新生態。
四是堅決完成脫貧攻堅等硬任務,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960多萬人的建設任務,三個定點扶貧縣全部脫貧摘帽,持續推進返鄉創業試點,持之以恒做好重點商品保供穩價。
五是著力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推動出臺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等重大改革文件,發布《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0》,穩步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加強重大外資項目協調保障。
六是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研究完善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做好醫療廢物處置,推進塑料污染治理。
七是切實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糧食能源安全,加大糧食能源安全保障力度,推進煤電油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
八是全面加強政治機關建設,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強化政治機關意識教育,創建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滿意的模范機關,推進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持續深入開展廉政警示教育,強化干部隊伍建設,黨對發展改革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持續強化。同時,按照黨中央建議的要求,高質量研究起草“十四五”規劃《綱要》;組織編寫出版《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 做好“十四五”規劃編制和發展改革工作》系列叢書。
近幾年,市場加強了以“一網”(湖北糧食網)、“一刊”(《糧食市場信息》半月刊)、“一系統”(湖北糧食價格監測系統)為主的全省糧食價格信息發布平臺的建設,初步構建了湖北糧食市場監測系統,充分發揮了國家級糧食市場的信息服務功能。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但與其他國家相比,農業水平較為薄弱,所以我國一直重視農業的發展,在生產和貿易兩方面都積極地給予支持和保護,為現代化建設提供了物質保障。總體來看,我國糧食貿易經歷了四個階段:(1)糧食貿易以凈出口為主(1949-1978年);(2)糧食貿易以凈進口為主(1979-1991年);(3)糧食貿易進出口交互階段(1992-2001年);(4)進入國際貿易體系階段(2002-至今)。近幾年,美國利用單邊貿易措施,對我國采取“337調查”“301調查”和“232調查”,特別是2018年以來中美貿易摩擦,由此涉及的征稅規模及產品范圍不斷擴大,對我國的糧食貿易市場產生了巨大的挑戰。
全年糧食交易量達462萬噸,交易額達68.2億元,交易量占到當年湖北省稻谷和小麥總產量的26%,占當年國有糧食(稻谷和小麥)收購總量的54%。截至12月市場已累計網上賣糧954萬噸,成交金額達146億元。盡管國家扶持糧食生產的政策不斷加強,但總體來看,政策性補貼對種糧農民的激勵作用在逐年下降。受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2004年~2006年中國糧食每畝實際收益分別為382元、329元和320元,呈逐年下降趨勢。
更多行業專業分析,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19-2025年中國糧食貿易行業全景調研及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2020-2025年中國有機肉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咨詢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有機肉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有機肉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供深度的...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近日,黃南秦艽、黃南黃芪、同仁豌豆、同仁蕨麻、同仁青稞、同仁胡麻、尖扎山羊、尖扎蕎麥、尖扎花椒、河南雪多牦牛等...
軟糖是一種柔軟、有彈性和韌性的糖果,以明膠、糖漿等原料為主,經多個工序操作,構成具有不同形狀、質構和香味的,精...
供應鏈金融將金融與傳統的供應鏈融合起來,將整個供應鏈上的所有企業看成一個整體,以上下游企業為核心企業提供金融服...
擔保,有時也稱為債的擔保,是指法律為保證特定債權人利益的實現而特別規定的以第三人的信用或者以特定財產保障債務人...
2020年第三季度打破了傳統上較緩慢的首次公開招股(IPO)時期,因為市場充斥不少流動性,造就過去20年來按收益計最活I...
PTA的應用比較集中,世界上90%以上的PTA用于生產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簡稱聚酯),其它部分是作為聚對苯二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