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是指移動客戶端利用手機等電子產品來進行電子貨幣支付,移動支付將互聯網、終端設備、金融機構有效地聯合起來,形成了一個新型的支付體系,并且移動支付不僅僅能夠進行貨幣支付,還可以繳納話費、燃氣、水電等生活費用。
移動支付是指移動客戶端利用手機等電子產品來進行電子貨幣支付,移動支付將互聯網、終端設備、金融機構有效地聯合起來,形成了一個新型的支付體系,并且移動支付不僅僅能夠進行貨幣支付,還可以繳納話費、燃氣、水電等生活費用。
移動支付是指使用普通或智能手機完成支付或者確認支付,而不是用現金、銀行卡或者支票支付。買家可以使用移動手機購買一系列的服務、數字產品或者商品等。
移動支付是互聯網時代一種新型的支付方式,其以移動終端為中心,通過移動終端對所購買的產品進行結算支付,移動支付的主要表現形式為手機支付。
移動支付是第三方支付的衍生品。所謂第三方支付,是指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交易中,買方選購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臺提供的賬戶進行貨款支付,由第三方通知賣家貨款到達并進行發貨;買方檢驗物品后,就通知付款給賣家,第三方再將款項轉至賣家賬戶。由研究者認為第三方支付實質上作為信用中介,為交易的支付活動提供一定的信用保障,從而消除由于買賣雙方不對稱信息而產生的信用風險問題。
2021年2月1日。中國銀聯發布了《2020移動支付安全大調查研究報告》,2020年平均每人每天使用移動支付3次。
2021移動支付市場份額 移動支付行業發展現狀與未來發展前景趨勢分析
站在當前時點,回望過去10年,支付行業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互聯網巨頭紛紛加入支付領域競爭,并且隨著移動支付的技術蓬勃發展,逐漸取代互聯網支付成為非銀支付業務的主要形式。據央行發布的2015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2015年,非銀行支付機構累計發生網絡支付業務821.45億筆,金額49.48萬億元;另據央行發布的2019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2019年,非銀行支付機構發生網絡支付業務7199.98億筆,金額249.88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5.69%和20.10%。
根據支付清算協會報告顯示,2020年用戶最常使用的移動支付產品是微信支付、支付寶和銀聯云閃付(不含刷卡或揮卡支付),占比分別為92.7%、91.0%和74.9%。另據艾瑞咨詢的報告顯示,2020年二季度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市場份額,支付寶達55.6%,高居第一,財付通占38.8%,位居第二,兩者合計占據90%以上的市場份額。
不過,據央行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2020年三季度,銀行共處理電子支付業務649.77億筆,金額696.44萬億元;非銀行支付機構處理網絡支付業務2345.00億筆,金額78.96萬億元。雖然交易筆數領先,但按交易規模來看,非銀支付機構市場份額占比約10%。
據不完全數據顯示,微信支付用戶已超過12億,支付寶用戶已達10億。目前,移動支付的普及主要依靠手機掃碼支付,門檻很低。
隨著技術與市場的成熟化發展,移動支付覆蓋場景將更加廣泛,行業市場有望持續擴大,但行業安全問題仍然不可忽視,需要各支付平臺加強監管措施,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隨著監管穿透式監管,未來支付行業一定會越來越回歸本源,拒絕為黃賭毒和套現等違法場景提供支付通道。
在疫情影響下,更多線下支付場景向線上遷移,移動支付用戶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日前,據中國銀聯發布的《2020移動支付安全大調查報告》顯示,98%受訪者將移動支付視為最常用的支付方式,每日三付則是平均水平。統計顯示,我國移動支付用戶超8億,我國移動支付市場規模連續3年全球第一。同時,調查報告顯示,小攤販、菜場、水果店等小型實體商店加大了線上線下支付融合,在疫情期間受到不少居民青睞。
在移動支付快速擴張的同時,也存在待改進的內容,如:移動支付用戶在支付安全方面的自我保護能力不足,其中“所有支付密碼都相同”和“連接公共Wifi的狀態下支付”這兩類風險問題最為突出。
5G時代,除了消費電子產品如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之外,智能家居、汽車乃至工業制造設備等各類終端都能夠智能化并接入到互聯網中。數字平臺將進一步進化為萬物互聯平臺,帶動人類的互聯網產業從toC型的消費類互聯網發展為toB型的產業類互聯網。其中,科技金融可以連接數據平臺、金融企業、產業鏈上下游,幫助各方優化配置資源、提高運行效率以及降低運行成本。
隨著幾年來國內移動支付行業快速發展,二維碼、云閃付、刷臉支付等已基本替代現金交易,移動支付更被成為“中國的新四大發明之一”。
在國家對金融管制越來越嚴的大環境下,金融之路的不順或讓互聯網巨頭們開始更加關注布局聚合支付領域,為了發展數字化服務體系,新一輪的競爭洗牌又將開始。支付的場景一定是無感支付會逐步取代現有的銀行卡、現金、二維碼等。通過人的生物要素或者其他識別要素,如指紋、人臉、虹膜、證件、車牌號等,在各類場景提供恰當的場景植入。目前比較好的就是汽車相關場景,通過車牌號識別,完成繳納停車費、高速通行費、加油費等。
受疫情影響,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移動支付交易規模為90.8萬億元,同比增速4.8%,增速下滑明顯。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移動支付場景呈細分多元化發展,餐飲消費成為移動支付用戶首要支付場景。
新冠疫情加速了中國政企數字化轉型,推動消費服務線上化,為移動支付市場拓展了更多政務、民生、消費等細分垂直場景,也讓移動支付數據有了更多賦能價值。對消費者而言,這將強化和鞏固他們使用移動支付的習慣;對商家而言,支付線上化是他們進行數字化變革的重要一環;消費者和商家對移動支付的雙向需求,助推移動支付行業強勁發展。
近年來,隨著我國移動支付產業的崛起,聚合支付也隨之興起,聚合支付公司也在快速發展,而隨著人民銀行217、281、296等規范性和監管性文件出臺,聚合支付業務的相關法律合規框架已經逐漸形成,而伴隨85號文等針對聚合支付出臺的系列文件,聚合支付領域近年的監管也在逐漸加強,聚合支付公司所面臨的合規成本越來越高。
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絡支付用戶規模達8.54億,較2020年3月增長8636萬,占網民整體的86.4%。網絡支付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經濟的優勢。用戶只要擁有一臺上網的PC機,便可足不出戶,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整個支付過程。支付費用僅相當于傳統支付的幾十分之一,甚至幾百分之一。網絡支付可以完全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滿足24/7(每周7天,每天24小時)的工作模式,其效率之高是傳統支付望塵莫及的。
未來移動支付行業將如何發展?想要了解更多關于移動支付行業具體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1-2025年中國移動支付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2021-2025年中國移動支付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隨著幾年來國內移動支付行業快速發展,二維碼、云閃付、刷臉支付等已基本替代現金交易,移動支付更被成為“中國的新四大發明之一”。近年來,隨著我國移動支付產業的崛起,聚合支付也隨之興起,...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面包機,簡單來說就是全自動制作面包的機器。和多士爐烤面包是有本質區別的,多士爐是烤面包片的機器。面包機根據設置...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來看,2012至今,全國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的流動資產總額持續增長,2017年年末同比增長了9.6%,20187...
2月8日,復星旅游文化今日再獲市場資金追捧,尾盤漲幅擴大逾20%,高見10.52港元, 創52周新高。截至發稿,漲18.25%...
汽車產業的回穩向好,從根本上看,離不開背后的市場需求。中國汽車市場總體來看潛力依然巨大。預計明年汽車市場將呈現...
2017年,貴金屬壓延加工完成投資額同比增長9%到35.2億元。上游礦山和冶煉行業投資跌幅顯著,下游深加工行業則呈現增2...
我國內窺鏡市場起步較晚,據中國醫療器械協會統計,我國內窺鏡市場年均增長率將保持在20%左右。受益于行業政策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