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失明十年的老年患者通過該手術植入了人工眼角膜,術后幾乎立即恢復了視力。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造眼角膜和眼白完全融合,且創傷面積小,傷口恢復得很快。
以色列科學家近日完成了一例人工眼角膜移植手術。報道稱,一位失明十年的老年患者通過該手術植入了人工眼角膜,術后幾乎立即恢復了視力。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造眼角膜和眼白完全融合,且創傷面積小,傷口恢復得很快。角膜病和白內障是引起眼盲的主要原因,但我們可以通過角膜移植的方法治愈,但此前由于豬角膜移植手術則未趨普遍,患者往往需要等候合適的角膜捐獻者。
隨著這家以色列有初創企業 CorNeat 的人工角膜「Kpro」研發成功,幫助這位失明 10 年的 78 歲老翁 Jamal Furani 在本月 11 日順利恢復視力,這是人類史上,人工角膜移植手術臨床試驗的一項重大進展。
據介紹,「Kpro」,以不可分解的人造納米纖維物料制成,在去年 7 月得到臨床測試批準許可。隨著人工角膜的出現,將使角膜移植手術擺脫了供體缺乏和移植成功率低的問題,勢必將為角膜盲的患者帶來新的希望(價格未知)。
中國醫療器械領域快速發展,市場增速遠超全球水平。在促進本土企業快速發展方面,國家在政策上不斷改革,促進新技術實現突破,加速國內企業快速發展,實現高端產品本土化,并取得了眾多成果。在醫學影像、基因檢測、AI+醫療等重點領域,中國均已加速布局,但與歐美等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尤其是在技術、監管、審批政策等方面,仍需要持續實現更新突破。總體來講,中國醫療器械的發展還將經歷一段相對漫長的發展過程,未來隨著政府、企業、科研和資本等方面的共同努力,將會真正實現高端醫療器械“中國創造”,推動健康產業新發展。國內醫療器械企業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長三角以及環渤海三個地區,截至2019年4月,全國共有醫療器械類企業約1.88萬家,其中企業數量排名前三省市分別為廣東省、江蘇省和北京市,擁有醫療器械企業數量分別為3743家、2558家和1852家。但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多、小、低”、行業研發投入與跨國醫療器械公司相比明顯偏低、高端醫療器械市場大半被跨國公司占據等狀況依然沒有明顯改觀,醫療器械監管力量相對不足的問題依然存在。
市場容量
隨著法治化環境逐漸建立,行業規模增長迅猛,我國醫療器械市場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測算,2019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6285億元,同比增長18.41%。政策持續加碼,各細分領域全面開花,行業市場規模繼續擴大,增速穩定。其中,醫療設備市場依然是中國醫療器械最大的細分市場,其次為高值醫用耗材市場。2020年,在基層醫療市場,設備及耗材“更新換代”和“填補缺口”依然是發展趨勢。目前,中國醫療器械與藥品的銷售額比例約為0.25∶1.在這輪醫療器械的“黃金發展期”中,未來這一比值達到或超過發達國家1∶1的目標也很有希望。醫療器械是關系到人類生命健康的新興產業,同時也是高新技術得以迅速體現的產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必將導致對健康服務需求的整體增加,醫療器械的核心技術將越來越先進,產品質量和性能會不斷提升,功能會更加多樣化,市場容量也會不斷擴大。隨著5G時代的到來,萬物互聯將大大提高醫療器械的廣泛應用。目前醫療器械領域的信息追溯機制、體系、編碼等還不夠完善,有待于進一步的提高。
隨著中國經濟不斷發展以及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從醫院的高端醫療器械的配備到便捷的家用醫療器械都將迎來高度的需求增長,為國內醫療器械行業帶來廣闊的發展前景。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發展,醫療領域的信息化和網絡化是今后醫療管理的發展趨勢,醫療機構不斷吸收采納更先進的理念,醫療器械也隨之需要更快地升級換代,即使在中國發達地區的三級甲等醫院,仍存在著巨大的產品升級換代需求。
市場集中度
中國醫療器械流通市場呈現出整體分散、趨于集中的競爭格局。醫療器械流通企業利用產業基金、上市融資、引進外資等多種方式加快兼并重組步伐,努力提高行業組織化水平,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是未來行業改革發展的主線。大型醫療器械流通企業可以為生產企業提供更為全面的優質服務,實現規模化效應。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醫療器械批發企業數量偏高,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行業的整合是大勢所趨。許多規模小、沒有競爭優勢的企業將逐步退出市場,從而會提高醫療器械流通行業的集中度。由于國內醫療器械公司整體呈現小散亂格局,行業集中度尚低,隨著行業的規范化,國內醫療器械企業圍繞核心業務的整合并購將成為行業集中度提升的必然趨勢,重磅產品的市場份額和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前景預測
隨著技術進步和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中國與國際接軌步伐的加快,將促進國內裝備的更新換代,擴大醫療器械的市場容量。伴隨著技術進步,中國不斷采用高新技術,使醫療器械在靈敏度、適用性、早期診斷、微量分析、診斷治療的特異性和有效率等方面得到大大提高,這勢必將促進一大批老產品的提前退役,引發新的醫療器械市場需求。2020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將達7220億元,未來五年(2021-2025)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4.41%,并預測在2025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達到了14010億元。
行業發展趨勢
醫療器械細分領域眾多,但極易觸碰天花板,多數細分市場規模在幾十億左右,平臺化發展將是主流。羅氏、美敦力等國際巨頭均通過并購壯大。國內,醫械并購案例大幅增加,從同類產品并購、產業鏈并購到平臺化收購,行業整合大潮已經到來,新的龍頭企業將不斷產生。行業由器械產品向服務延伸。“產品+服務”的商業模式,未來單純的生產銷售企業將會難以生存,只有不斷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才能繼續成長。產品單點創新推動器械公司占領細分市場。互聯網醫療+智能設備——大數據平臺和智能設備(包括可穿戴設備和醫療機器人)將會是未來醫療器械服務發展的最大方向。醫療器械制造企業拓展醫療信息化、健康大數據、慢病管理平臺將是未來大趨勢。
想了解更多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研究具體分析,可以點擊中研產業研究院《2021-2025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2021-2025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產業現狀中國醫療器械領域快速發展,市場增速遠超全球水平。在促進本土企業快速發展方面,國家在政策上不斷改革,促進新技術實現突破,加速國內企業快速發展,實現高端產品本土化,并取得了眾多...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歐盟統計局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2020年)中國與歐盟商品貿易額約為5860億歐元,成為歐盟第一大商品貿易伙伴。同...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金融機構貸款合理增長,信貸結構優化,貸款利率明顯下降,貸款加權平均利率...
汽車養護是指根據車輛各部位不同材料所需的保養條件,采用不同性質的專用護理材料和產品,對汽車進行全新的保養護理的...
碳中和是什么?2月1日,今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今年要抓好的G...
近日,從上海市房管局獲悉,為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穩定發展,上海將進一步完善租購并舉的住房體系。2021年,計劃新...
1月28日,工信部發布公告稱,有關單位提出申請籌建一個全國集成電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簡稱“TC”),以完成集成電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