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腫瘤藥物的進展,迎合了抗腫瘤藥物研發的要求,為個體化治療奠定了基礎,昭示著抗腫瘤藥物研發的新時代:分子靶向藥物提高了部分化療耐藥腫瘤的療效,在耐受性方面亦有一定優勢,與化療、放療的聯合
抗腫瘤藥物的進展,迎合了抗腫瘤藥物研發的要求,為個體化治療奠定了基礎,昭示著抗腫瘤藥物研發的新時代:分子靶向藥物提高了部分化療耐藥腫瘤的療效,在耐受性方面亦有一定優勢,與化療、放療的聯合,以及靶向藥物之間的聯合,有望進一步提高療效。這一研究理念已經滲入到全球的抗腫瘤藥物開發的各個領域,為提供高選擇性、高效、低毒藥物奠定了基礎。
權威醫藥市場研究公司艾美仕(IMS)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腫瘤藥物市場規模高達1145億美元,占全球藥品銷售規模的10.3%。
在全球藥品市場抗癌藥市場規模已經“獨占鰲頭”,而這一格局將會持續。2016年全球在腫瘤治療產品和維持療法上的費用支出為1130億美元,此前五年年均增長接近9%;到2021年將超過1470億美元。在我國,腫瘤藥市場規模至2015年已接近1000億元人民幣,此前六年年均增長超過17%,2017年抗癌藥市場規模已經超過1200億元人民幣。
在我國腫瘤藥市場中,具有較好療效的藥品大多被進口藥企壟斷,尤其是腫瘤靶向藥,國內企業少之又少。全球性跨國藥企在中國大多均有腫瘤藥的布局,如羅氏、賽諾菲、諾華、輝瑞、禮來這些企業是我國腫瘤藥市場排名靠前的跨國藥企,多數企業均有兩個及以上腫瘤藥布局。
社會發展的浪潮不斷推動著祖國醫學發展的腳步,在學科發展的進程中,涌現了一批優秀的醫療工作者,他們立足于百姓醫療需求,不斷創新,以精益求精的態度不斷提高著自己的醫療技術。他們以自身的醫學臨床經驗為積累,帶動學科發展,推動著我國醫療技術的飛速發展。目前我國癌癥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是40%,比10年前上升了10%。在抗癌這條路上,我們已經往前走了很大一步,但是跟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差距。
未來五年內全球將有225個新藥上市,其中三分之一為抗腫瘤藥物以及罕見病藥物,且都將處在一個較高的售價,不少抗腫瘤藥物正在進行再次開發,擴大適應癥,以便為更多的病人提供治療選擇。預期抗腫瘤藥物市場規模將會持續擴張,重磅級的抗腫瘤新藥呼之欲出。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7月13日,已有4個抗腫瘤藥通過一致性評價,在申報一致性評價的193個受理號(不包括已經通過或不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受理號)中,屬于抗腫瘤藥的受理號有28個(涉及15個產品),15個抗腫瘤藥中有12個在2017年全國銷售額超過10億元。隨著國內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的不斷推進,其價格倒逼效應逐漸顯現,未來或許有大批進口抗癌藥加入到主動降價的行列中。
衛生部的數據顯示,城市人口惡性腫瘤患者患病率明顯高于農村人口。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城鎮化的推進,我國癌癥患者不斷增加。2010年,我國約有268.5萬癌癥患者,而每年新增癌癥患者總數約為212.7萬人。到2020年,預計我國癌癥患者人數的復合增長率可達到24.35%。抗腫瘤藥物市場需求的不斷攀升將為我國抗腫瘤藥物生產企業提供巨大的市場空間。
醫藥咨詢機構IQVIA Institute發布的Global Oncology Trends 2018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抗腫瘤藥物花費總額達到1330億美元,比2013年增長近40%,該報告預測2022年全球抗腫瘤藥物市場總額將超過2000億美元。
近幾年,癌癥的免疫療法研究成為癌癥研究領域的熱點,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目光,也獲得了制藥企業的關注,全球著名的跨國制藥企業如阿斯利康、輝瑞、葛蘭素史克等紛紛涉足癌癥免疫療法,與生物技術合作是主要的途徑。免疫療法是指從患者自體外周血中分離出單個核細胞經過體外激活、修飾、擴增后回輸到患者體內,調節和增強患者的免疫功能或直接殺傷腫瘤細胞和病毒感染細胞。生物免疫治療主要是利用DC和CIK這兩種細胞共同作用對付癌癥細胞。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世界有3/5的人死于癌癥、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這4大類疾病,而癌癥則是最主要的死因之一。2008年全球死于癌癥的患者達760萬人,占全球死亡人數的13%,其中超過70%的癌癥死亡案例發生在中低收入國家。
而我國衛生部第三次全國死因調查結果顯示,癌癥僅次于心腦血管疾病成為我國第二大死亡原因,占死亡總數的22.32%,并成為我國城市的首位死因,占我國城市死亡人數的1/4。我國的癌癥死亡率與美國、英國、法國接近,但高于亞洲國家(如:日本、印度和泰國等)。從不同腫瘤死因來看,肺癌、結直腸癌、胰腺癌、乳腺癌死亡率城市明顯高于農村;而肝癌、胃癌、食管癌、宮頸癌農村較高。
目前,藥物治療已成為當今臨床治療腫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受癌癥發病率與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影響,抗腫瘤藥物的銷售額也逐年上升
更多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1-2026年抗腫瘤藥物行業競爭格局及“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2020-2025年中國紐扣電池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紐扣電池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紐扣電池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供深...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檢測認證涉及的范圍很廣,音、視頻類產品,燈具類產品,玩具類產品,機械類產品以及電動工具等產品,每個國家都有自己...
100個城市消費者滿意度排名中國消費者協會13日發布《2020年100個城市消費者滿意度測評報告》,根據2020年消費者滿意度...
工業廠房除了用于生產的車間,還包括其附屬建筑物,如配電房、供水房、排污和設備物資儲存等配套房屋,都屬于工業廠房...
近年火極一時的劇本殺投資會有多少回報呢?據了解,劇本殺一般沒有固定的流程,每個玩家都需要從自己的劇情和別人的劇2...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對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這使得我國加快了對石油、天然氣資源的使用,這些資源的運輸必...
高福稱中國應帶頭做到群體免疫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表示,按照目前內地新冠疫苗的產量,中國應能在今年底至明年中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