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夫、東麗、杜邦、朗盛、陶氏等多家化工巨頭接連發布了調漲產品價格的信息,化工品的漲價“日程”已被排到了4月份。在原材料大漲的情況下,下游電器、照明、電機等領域的企業表示難以承受其壓力,紛紛發布漲價函來紓困。
近期,化工產品漲勢迅猛,包括石化行業最上游的原油、以及塑料、合成橡膠、無機化學品等價格都進入了上漲通道。巴斯夫、東麗、杜邦、朗盛、陶氏等多家化工巨頭接連發布了調漲產品價格的信息,化工品的漲價“日程”已被排到了4月份。在原材料大漲的情況下,下游電器、照明、電機等領域的企業表示難以承受其壓力,紛紛發布漲價函來紓困。
數據顯示,3月8日-14日,在重點跟蹤的180個產品中,與上期相比,共有76個產品實現上漲,價格漲幅較大的產品有三氯甲烷、苯胺、二甲基環硅氧烷(DMC)、己二胺、二甲醚、PEG、電石、丁二烯、純堿、鈦精礦等。
數據顯示,3月8日-14日,硫酸法金紅石型鈦白粉市場主流報價為19000-19800元/噸,銳鈦型鈦白粉市場主流報價為15500-16000元/噸。從成本端看,生產原料價格上漲,鈦白粉成本壓力再度拉大。從需求端來看,鈦白粉市場開工率較高,出口欠單待發狀態還未明顯轉變,買方市場詢盤較為積極,國內下游需求有待釋放,庫存水平處于低位。
根據中研普華出版的《2021-2026年中國化工產品加工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顯示:
由于成本和需求的雙重支撐,有機硅市場繼續大漲。浙商證券分析,國內有機硅DMC市場主流成交26000-27500元/噸附近。3月8日-14日國內總體開工率在80%左右。從供應看,國內有機硅產量有所上漲。從成本看,國內有機硅成本持續回升,金屬硅原料成本漲勢明顯。
近日,陶氏有機硅業務宣布自3月20號起將上調有機硅高性能建筑業務領域產品,不同產品漲幅為5%-10%,調價的主要原因是近期全球原料瘋漲,以及環境成本和物流成本的上漲。
石化行業作為我國去產能的重點行業,近年來去產能成果顯著,2019年,我國經濟發展下行壓力持續擴大,國際經濟貿易環境愈發嚴峻,經濟發展不確定性因素不斷增加,我國石化營收平穩增長,效益下滑趨勢趨緩。2019年,石油和化工行業營業收入12.27萬億元,同比增長1.3%,占全國規模工業營業收入的11.6%。其中,化學工業營業收入6.89萬億元,同比下降0.9%。
根據宏觀經濟運行趨勢、行業生產、價格走勢、結構調整變化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綜合分析判斷,2020年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運行將呈現前低后高、企穩回升態勢。初步預計,全年全行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左右,其中化學工業營業收入增幅約為7%。
行業方向
化工新材料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基礎,也是傳統石化和化工產業轉型升級和發展的重要方向。化工新材料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和國防軍工的眾多領域中,成為我國化工體系中市場需求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化工新材料已成為石化行業發展最快、發展質量最好的重要引領力量。“十四五”石化和化工行業發展的總體要求為推進石化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以“去產能、補短板”為核心,以“調結構、促升級”為主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入新階段;大力實施創新驅動和綠色可持續發展戰略,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組織結構、布局結構不斷優化;按照“重質輕量”的原則,著力提升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推動我國向石化化工產業強國邁進。化工新材料已成為“十三五”我國化學工業增長最快的領域,必然引領“十四五”我國化工產業更高質量發展。化工新材料與關鍵戰略新材料及前沿材料的關聯度超過80%。
市場容量
目前,中國化工新材料產業已初步形成了較齊備的研發、設計、生產和應用體系,化工新材料產業產值達數千億元,成為全球化工新材料領域不可忽視的力量和全球重要的市場。2018年我國化工新材料產品產量超200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4800多億元。2019年,化工新材料主要類別消費量約2861萬噸,市場規模約8300億元,進口1384萬噸,國內產量約1720萬噸,銷售收入約4800億元,占化學工業主營收入的6.6%,總體自給率60%;特種專用化學品營業收入14693億,占全國化工總收入約20%,90%以上的產品可自給自足,部分產品長期供應國際市場,貿易逆差約34億美元,進口高端產品。2019-2020年我國化工新材料產值規模增速不足10%,2021年開始恢復增長。中研普華預計2021年化工新材料產值規模將超7000億元,“十四五”時期將迎來穩定壯大。
區域格局
環渤海、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是中國化工新材料發展的活躍地帶,主要承擔化工新材料的研發、高端制造等功能,化工新材料種類多,成為全國三大綜合性化工新材料產業聚集區;中部地區依托雄厚的原材料工業基礎,化工新材料產業快速發展;西部地區依托豐富的資源基礎,化工新材料產業呈特色化發展,形成多個特色化工新材料產業基地;東北地區作為老工業基地,具有較強的工業優勢。未來中國化工新材料產業將呈現“強者愈強、梯度演進”的趨勢;區域分工格局也將更加明晰,東部地區將成為創新型材料的主要發源地,中西部地區以傳統材料的改進升級為主;化工新材料產業將圍繞基地集群化發展,并不斷向周邊地區輻射。
前景預測
中國化工新材料的市場前景是光明的,近幾年市場平均增長率保持在10%,一些重要新材料的增長甚至超過20%。工程和日用品等行業的新材料消費將繼續增加,而且市場空間預計將進一步擴大。一些新的化學材料已經相當成熟。一些基本產品的供應是不足以滿足需求,而且一些產品的短缺甚至超過50%。同時,高性能的薄膜材料,特種橡膠,高性能氟硅材料,高端纖維材料已成為制約中國新興產業發展戰略和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的四大產品之一。為加快培育和發展新材料產業,提高技術水平和核心競爭力,夯實制造強國建設基礎,根據國家發改委制定的《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高性能樹脂、特種橡膠及彈性體、功能性膜材料、以光刻膠及新一代鋰離子電池用特種化學品為代表的高端專用化學品等先進有機材料作為重點化工新材料關鍵技術,在未來幾年的發展會得到推動。
欲了解更詳實的中國化工產品行業發展前景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報告《2021-2026年中國化工產品加工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2021-2025年中國化工新材料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化工運行形勢石化行業作為我國去產能的重點行業,近年來去產能成果顯著,2019年,我國經濟發展下行壓力持續擴大,國際經濟貿易環境愈發嚴峻,經濟發展不確定性因素不斷增加,我國石化營收平穩增...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3月20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1年會上,國家藥監局副局長徐景和表示,去年藥品上市注冊939件,同比增長59.7%,創新藥...
中國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黃維表示,柔性電子基于碳基材料的發揮可以為中國實現碳中和作出積極主動的貢獻...
今年,旅游消費升級趨勢將愈發明顯。這勢必帶動航空食品產業持續發展航空食品是航空制品廠專門為各航空公司制造飛機上...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蠶絲被開始越來越受到中高收入家庭的喜愛。尤其是隨著影響使用的絲綿板結等問題的解...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蠶絲被開始越來越受到中高收入家庭的喜愛。尤其是隨著影響使用的絲綿板結等問題的解...
畢業季將至,面臨2021年909萬畢業生的就業壓力,是選擇直接就業,還是繼續進修,或者創業,是畢業生的三個大方向。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