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年會發布的《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20》顯示,過去十年中國人工智能專利申請量位居世界第一,人工智能下一個十年將在強化學習、知識圖譜、智能機器人等方向重點發展。
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引擎,人工智能科技產業的發展將成為國家和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驅動力。伴隨著科學基礎和實現載體取得新的突破,類腦計算、深度學習、強化學習等一系列的技術萌芽預示著內在動力的成長,人工智能的發展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自1999年美國第一筆人工智能投資出現以后,全球AI加速發展,在短短的10多20年內,全球涌現1914億元投資到人工智能領域。自2016年起,人工智能領域建設已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相關政策進入全面爆發期。未來幾年內,人工智能產業有望持續獲得國家大力支持,預計更多細化政策將陸續出臺,加速人工智能需求落地。
2020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年會發布的《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20》顯示,過去十年中國人工智能專利申請量位居世界第一,人工智能下一個十年將在強化學習、知識圖譜、智能機器人等方向重點發展。報告顯示,過去十年全球人工智能專利申請量超52萬件。中國專利申請量為389571件,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總量的74.7%。同時,中國在自然語言處理、芯片技術、機器學習等10多個AI子領域的科研產出水平居于世界前列;而在人機交互、知識工程、機器人、計算機圖形、計算理論領域,中國還需努力追趕。
自2000年以來,全球對人工智能的投資增長了6倍。據統計,到2025年,全球AI市場預計將增長到600億美元。到2030年,全球GDP將在人工智能的作用下增長15.7萬億美元。有84%的企業認為人工智能可以為其帶來競爭優勢,因為它會讓企業生產率提高40%。
人工智能是新形勢下數字經濟的重要基礎設施,具備同各行各業結合的能力,越來越多的行業和領域都在進行不同層次的智能化升級。新人工智能時代將是泛智能時代,覆蓋的范圍也遠遠不止傳統理解中的互聯網和科技行業,將給全社會帶來生產力和連接度的飛躍。在產業政策支持下,市場立法逐漸健全,未來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高速增長,到2025年將突破4000億元。作為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應用市場,中國人工智能技術落地迅速,已經廣泛應用于多個行業和場景。中國人工智能飛速發展刺激著各行各業的經濟,應用市場潛力巨大。
目前的人工智能產業仍面臨六大挑戰:前沿科研與產業實踐尚未緊密銜接;人才缺口巨大;數據孤島化和碎片化問題明顯;可復用和標準化的技術框架、平臺、工具、服務尚未成熟;一些領域存在超前發展、盲目投資等問題;以及創業難度相對較高,早期創業團隊需要更多支持等。其中,人才短缺的問題尤為嚴重。美國超過一半的數據科學家有10多年的工作經驗,而在中國,經驗不足五年的研究人員高達40%。中國目前擁有不到30個專注于人工智能的大學研究實驗室。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成熟,會有越來越多的機器人或智能程序充當人類助手,幫助人們完成復重性、危險性的任務,然而,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成熟和大范圍應用的展開,人們可能會面臨越來越多的安全、隱私和倫理等方面的挑戰。
欲了解人工智能行業具體詳情可點擊查看《2021-2025年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全景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2021-2025年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全景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人工智能的發展伴隨著其他先進技術如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的同步發展,尤其是隨著國內大量數據被挖掘和應用,人工智能將深度滲透到許多行業。2019年,人工智能將繼續在G端政府和B端企業場景...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萬噸退役電池大量流入黑市4月13日消息,據媒體報道,到2020年我國動力電池累計退役量約20萬噸,其中大量流入小作坊3...
20萬噸退役電池大量流入黑市汽車已經出現了一個多世紀,過去一直利用石化燃料,只有最近十多年我們才看到電動汽車的蓬...
華為將推出子品牌汽車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表示,華為將強力投資自動駕駛軟件,推動汽車行業與ICT(信息通3...
近期,廣發證券指出,地產后周期(裝飾裝修)今年景氣度將具備持續超預期可能。兩會對今年“舊改”提出較高增長目標(...
海南自貿港政策制度框架初步建立繼2020年海南離島免稅政策發布后,海南經濟在一系列利好政策下展現無限生機。此前,國...
近日,阿里巴巴公告指出,螞蟻集團將整體申設金融控股公司,實現金融業務全部納入監管;支付業務回歸支付本源,堅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