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國內經濟呈現出了高速發展的態勢, 而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完善, 油氣儲運行業也已經逐漸發展了起來。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國家對石油、天然氣的需求大幅增加,石油天然氣工業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在穩定油氣產量和提高油氣儲備方面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2020年,全球油氣行業陷入低谷,我國油氣行業表現卻“一枝獨秀”:全年石油消費總量達7.02億噸,煉油能力增至8.7億噸/年,經營主體多元化進一步發展,天然氣消費同比增長7.1%。油氣行業發展態勢良好,得益于我國有效控制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率先恢復經濟正增長。國內油氣生產企業調整投資策略,有效控制成本,油氣產儲量雙雙增長。全年新增石油、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分別達到13.2億噸和1.29萬億立方米;油、氣產量分別達到1.95億噸和1889億立方米,同比分別增長1.6%和8.9%。
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近日發布的《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認為,隨著世界主要經濟體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明確,將深度引發油氣供需兩側的結構性變革,油氣行業正加速轉型升級。國際石油公司紛紛行動起來,有的選擇向國際能源公司轉型,打造低碳資產組合;有的選擇以傳統油氣業務+“負”碳技術實現可持續發展。
近些年國內經濟呈現出了高速發展的態勢, 而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完善, 油氣儲運行業也已經逐漸發展了起來。西氣東輸等長距離油氣長輸管道的建成及應用是中國在該領域中所取得的最為令人矚目的成績, 而石油戰略儲備庫的成功建設則標志著中國油氣儲運工程及技術又邁向了一個新臺階。
在開采利用石油天然氣的過程中, 油氣儲運是其中較為重要的環節。由于油氣儲運具有較長發展時間, 在早期就有部分國家建立了油氣輸運管道。據統計,截至2018年中國已建成油氣長輸管道13萬千米,2025年這一數據將達到24萬千米,其中以西氣東輸一二三線和中俄東線為代表的高鋼級大口徑管道就有4萬千米。隨著中國油氣消費量和進口量的快速增長,高鋼級大口徑管道的建設規模必將逐步提升。管道在帶來大量“福氣”的同時,對安全運行提出了嚴格要求。
雖說油氣資源儲運的方法非常多樣化, 但應用最為廣泛的則是“外輸”及“管道輸送”。現行的油氣資源儲運系統是在上述兩種方式的基礎上構建而成的。首先外輸, 主要指的是以火車或游輪為主的運輸方式。它有著較高的便捷性, 無需高額的前期投入, 但風險性較大。其次管道輸送, 該方法可以借助于管網首站的增壓、加熱、添加改性劑、防腐劑以及控制系統等輔助設備, 再通過中間站的儲運及裝卸使油氣資源到達末站并經提取、儲存以及分配之后將其送達用戶。
按照《規劃》,到2020年,全國油氣管網規模達到16.9萬公里,其中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管道里程分別為3.2、3.3、10.4萬公里,儲運能力明顯增強。到2025年,全國油氣管網規模達到24萬公里,網絡覆蓋進一步擴大,結構更加優化,儲運能力大幅提升。全國省區市成品油、天然氣主干管網全部連通,10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成品油管道基本接入,5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天然氣管道基本接入。作為國家重要的基層設施和民生工程,油氣管網不僅是油氣上下游銜接協調發展的關鍵環節,也是現代能源體系和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伴隨著我國油氣消費量和進口量的增長,油氣管網基礎設施基本建成。
欲了解油氣儲運行業具體詳情可點擊查看《2020-2025年中國油氣儲運行業發展態勢與前景展望研究報告》。
2020-2025年中國油氣儲運行業發展態勢與前景展望研究報告
按照《規劃》,到2020年,全國油氣管網規模達到16.9萬公里,其中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管道里程分別為3.2、3.3、10.4萬公里,儲運能力明顯增強。到2025年,全國油氣管網規模達到24萬公里,網絡覆...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新疆牧民靠衛星定位智能放牧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縣,牧民巴都瑪拉的1000多峰駱駝戴上了北斗衛星導航項圈,他...
一季度歐洲電動車市場份額達15%4月23日,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表示,今年第一季度,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占歐洲1...
思科系統公司CEO查克-羅賓斯(Chuck Robbins)表示,全球電腦芯片短缺的情況預計將在今年大部分時間持續。由于芯片供...
跨境電商行業2021年將達3.55萬億元盡管疫情抑制了2020年進口跨境電商交易規模,但隨著中國經濟的復蘇,國內消費升級,...
據了解,鴻博股份擬以現金出資方式向廣州科語增資4000萬元,占增資后廣州科語股權比例為5%。與此同時,公司擬與廣州4...
光以每秒30萬公里的速度運動,讓它“慢下來”乃至“停留下來”,是重要的科研問題。25日,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發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