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由航天科工二院自主研發的我國首條小衛星智能生產線迎來了重要的里程碑時刻—首顆衛星下線。該條衛星智能生產線于2019年啟動建設, 目前已具備正式投產試運行條件,滿足1噸以下小衛星年產240顆總裝集成測試的需求。據悉,衛星智能生產線建成后,小衛星的生產效
5月14日,由航天科工二院自主研發的我國首條小衛星智能生產線迎來了重要的里程碑時刻—首顆衛星下線。該條衛星智能生產線于2019年啟動建設, 目前已具備正式投產試運行條件,滿足1噸以下小衛星年產240顆總裝集成測試的需求。據悉,衛星智能生產線建成后,小衛星的生產效率將提高40%以上,單星生產周期將縮短80%以上,人員生產效率將提升10倍以上。據航天科工空間工程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衛星通過多個工序,在衛星智能生產線上完成總裝集成測試,順利實現成品下線,有效驗證了衛星智能生產線的可行性。
當前,衛星應用產業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能夠全面提升國家的社會精準治理、資源精細開發、企業精確決策、大眾精確消費的水平,對社會經濟和國防建設各方面有巨大的影響力和滲透力。隨著衛星數據成本不斷降低,越來越多的企業級客戶開始利用遙感、北斗技術,新興行業應用將不斷誕生新場景、新業態,遙感服務從以前的“可買”變成了“必買”服務,將牽引應用衛星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
目前,中國仍處于航天密集發射期,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在“十四五”期間還將計劃發射幾十顆遙感衛星,遙感衛星數量不斷增長,地面基礎設施建設也將持續投入,根據主要行業部委等有關單位投資計劃,將繼續保持增量發展態勢。
據國內相關統計,2013年以來,我國運載火箭發射收入復合增長率達到24%。截至2019年末,我國總計在軌運行衛星約350顆,2019年發射約80顆,其中微小衛星發射占比高達67.5%。運載火箭市場收入增長除了和國家重大工程建設有關,也得益于商業航天迅猛發展和民營企業衛星發射需求的穩定增長。保守估計,未來5年至10年國內商業小衛星發射需求量將超過4000顆,制造的需求也將隨之大幅增長。
據公開信息,截至2020年9月,在軌運行的824顆遙感衛星由全球45個國家和地區所有,包括各類軍用遙感衛星以及政府部門和企業所有的民用遙感衛星。其中美國、中國、歐盟、日本、俄羅斯、印度6個國家和地區各自的遙感衛星數量均超過15顆,美國是全球擁有遙感衛星數量最多的國家,目前共有462顆遙感衛星在軌運行,中國共有181顆衛星在軌運行,在軌衛星數量僅次于美國。
隨著高分專項建設完成、北斗三號全球組網、民用空間基礎設施逐步建設,國家空間基礎設施已經形成基本能力,建立了業務衛星發展模式和服務機制,遙感和北斗技術逐步在自然資源、氣象水文、應急等各類行業推廣應用,衛星應用產品化和業務服務模式已基本形成,形成一定的市場規模。
在此背景下,衛星及應用產業鏈條逐步完善,產業生態逐步成熟,行業整體呈現出高速發展。
更多中研普華出版的行業投資前景預測,請點擊《2021-2025年中國衛星導航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2021-2026年版食品包裝項目可行性研究咨詢報告
《2021-2026年版食品包裝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為中研普華公司獨家首創針對行業投資可行性研究咨詢服務的專項研究報告。報告分為:行業通用版、專業定制版。行業通用版是中研普華根據行業一般水1...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新華社駐美記者曾遭美方超常規盤問5月12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介紹了新華社駐美記者被迫回國的更多細節。華春瑩表示5...
2021年1-3月,中國葡萄酒進口數量為10798萬升,相比2020年同期減少了2286萬升,同比下降13.8%;進口金額為436521千美...
燕麥奶Oatly下周上市估值100億美元最新消息,燕麥奶品牌Oatly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更新了F-1招股說明書,計劃5...
新疆兵團大力發展特色水產業據報道稱,近年來,新疆兵團第十師、第八師以及第二師有多個團場通過實驗性養殖蝦蟹獲得成...
5月12日,宜賓工業和軍民融合局消息顯示,宜賓市一季度規上工業白酒產量18.4萬千升,增長12.9%;實現營業收入472.4億...
調和油,又稱高合油,它是根據使用需要,將兩種以上經精煉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調配制成的食用油。調和油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