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在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衛星產業園,國內首條小衛星智能生產線迎來第一顆衛星下線,標志著我國衛星批產時代來臨。
5月13日,在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衛星產業園,國內首條小衛星智能生產線迎來第一顆衛星下線,標志著我國衛星批產時代來臨。該條衛星智能生產線于2019年啟動建設,目前已具備正式投產運行條件。據悉,衛星智能生產線建成后,小衛星的生產效率將提高40%以上,單星場地面積需求將減少70%以上,單星生產周期將縮短80%以上,人員生產效率將提升10倍以上。
衛星的批量生產是我國建設衛星互聯網的必要條件。最近一段時間,我國的衛星互聯網建設進展迅速,制度和技術方面都有突破。
隨著產業鏈上下游攜手發展低軌衛星通信技術,推動衛星互聯網產業落地,“5G+衛星網絡”模式下的6G通訊有望在中國加速落地。不久的將來,在人煙稀少、沒有基站信號覆蓋的區域,驢友、越野愛好者、小企業也能用上萬元以內的衛星通訊終端。
當前,部分商業互聯網公司從應用角度,將衛星用于延伸互聯網服務覆蓋范圍,提供互聯網接入功能,以此形成的網絡也稱為衛星互聯網。
2019年全球衛星互聯網行業年產值在3000億美元左右,預計2025年時,全球衛星互聯網產值可達5600億至8500億美元。2019年,我國衛星互聯網市場規模接近700億元,預計2020年我國衛星互聯網市場規模將超過800億元。
2020年4月20日,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了新型基礎設施的范圍,衛星互聯網被納入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的范疇。衛星互聯網是一個全球重資產配置的產業,國際上軌道和頻段稀缺資源爭奪激烈。此次將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基建的范疇中,凸顯了我國補強天基信息化的戰略目標,衛星互聯網建設有望提速。
隨著我國衛星發射提速,衛星行業鏈將整體獲益,其中衛星制造和發射行業受益最為直接。此外,衛星制造關鍵部件的廠商也將分享我國衛星發射量的增長,衛星導航芯片和模塊、衛星導航模擬器、時間同步系統的需求也將迎來新一輪增長。
受益于良好的外部環境,衛星行業將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有望帶動行業鏈上、下游等相關行業的蓬勃發展。在資源、技術、企業、配套設施等方面具備優勢的地區應搶抓機遇,積極培育市場,出臺優惠政策招商引資,成為衛星應用市場的主力軍,使衛星應用行業成為拉動地方經濟發展、促進行業結構調整的又一重要力量。
想要了解關于衛星互聯網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衛星互聯網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2020-2025年中國衛星互聯網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衛星互聯網是指基于衛星系統,在盡可能少依托地面基礎設施的情況下,提供大容量、多業務、按需互聯、即時接入等功能的網絡系統,是新一代的空間信息基礎設施。當前,部分商業互聯網公司從應用角...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兩部門發布關于做好2021年農業生產發展等項目實施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未來將推進實施重點作物綠色高質高效行動。以...
GPS導航系統是通過人造衛星,全天候向駕駛者提供三維位置、三維速度等信息的無線電導航定位系統。中國的車載導航技術2...
布局四大碳中和技術研發方向由北京建筑大學聯合節能減排與城鄉可持續發展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北...
5月14日,由航天科工二院自主研發的我國首條小衛星智能生產線迎來了重要的里程碑時刻—首顆衛星下線。該條衛星智能生2...
新華社駐美記者曾遭美方超常規盤問5月12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介紹了新華社駐美記者被迫回國的更多細節。華春瑩表示5...
2021年1-3月,中國葡萄酒進口數量為10798萬升,相比2020年同期減少了2286萬升,同比下降13.8%;進口金額為436521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