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安天下,種鑄基石”。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種業是農業生產的起點,也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石,更是現代農業發展的“生命線”。
“糧安天下,種鑄基石”。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種業是農業生產的起點,也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石,更是現代農業發展的“生命線”。國務院先后印發國發8號文、國辦發59號文、國辦發109號文等關于種業發展的重要文件。黨的十九大做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指出要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2015年,我國種子的市場規模約為780 億,是全球的第二大種子市場。從 2007年的 300 億元的市場規模至 2020年的1400億,我國農作物種子的復合增長速度為13%,其中玉米和水稻種子的市場份額分別為 23.1%和16.2%,占據種子行業的主導地位。從盈利水平來看,種子行業目前的盈利水平略高于許多傳統行業,其中上市公司玉米種子的毛利率在30%-50%左右,蔬菜和經濟作物等多在50%以上。
目前我國種子行業市場集中度低,企業研發投入少并導致普遍缺乏科技創新能力,相對于歐美發達國家的種業,我國種業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具備“育、繁、推”一體化經營能力的公司較少,種子企業或科研院所與跨國種業公司抗衡的能力較弱,在全球化浪潮的經濟形勢下,不可避免地受到國外種業公司進入的嚴峻威脅和強大沖擊。
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將生物育種產業納入重點戰略性新興產業,2020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立志打好種業翻身仗,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這是繼2000年《種子法》出臺和2011年國發8號文件之后,中國種業發展迎來的第三次政策機遇期。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1-2025年中國農作物種子行業全景調研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一、贏利性
從盈利水平來看,種子行業目前的盈利水平略高于許多傳統行業,其中上市公司玉米種子的毛利率在30%-50%左右,蔬菜和經濟作物等多在50%以上。
圖表:樣本種企毛利率及變化趨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毛利率方面,2020年種業毛利率為22.76%,yoy+2.14pct,2021Q1種業毛利率為21.63%,yoy-6.30pct。分企業來看,2020年毛利率較高的種企為萬向德農(48.17%)、隆平高科(38.59%),2021Q1多數種企毛利率同比下降,其中隆平高科毛利率領先(41.36%),同比略降1.61pct。
凈利率方面,2020年種業凈利率為3.87%,yoy+6.16pct,2021Q1種業凈利率為4.27%,yoy+0.59pct。分企業來看,2020年除了豐樂種業外,其余6家企業凈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行。2021Q1荃銀高科凈利率下滑4.59pct,降至-1.42%。
圖表:樣本種企凈利率及變化趨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行業整體利潤率的上升主要由國家對種業的政策支持、行業整合進度加快、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流通環節將不斷優化、良種商品化率不斷提高、種子費用占種植總成本比例明顯上升等因素驅動。
二、成長速度
2015年,我國種子的市場規模約為780 億,是全球的第二大種子市場。從 2007年的 300 億元的市場規模至 2020年的1400億,我國農作物種子的復合增長速度為13%,其中玉米和水稻種子的市場份額分別為 23.1%和16.2%,占據種子行業的主導地位。
三、附加值的提升空間
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6949萬噸(13390億斤),比2019年增加565萬噸(113億斤),增長0.9%。其中谷物產量61674萬噸(12335億斤),比2019年增加304萬噸(61億斤),增長0.5%。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農作物的種植要求從單純追求產量開始轉向提高安全和品質。由于良種對提高單產、降低農藥用量等方面作用顯著,下游種植業需求的轉變對種子行業提出了更高要求,未來種子行業將面臨高產、高普適性和抗病(蟲)性強優良品種的市場需求。
大宗作物品種換代升級空間很大,高附加值作物種子市場潛力巨大,經濟、特色作物種子種苗市場空間廣闊。當前,大田作物增產仍主要靠品種,穩定、增產、高產品種仍是發展重點。
當前種業發展方向是節肥節水節藥,高產優質多抗,全程、全面機械化。糧食作物種業應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糧食以外種業應著眼于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四、進入壁壘/退出機制
行業進入壁壘:
1、科研投入高,投入產出周期長
一般而言,一個新品種從開始選育到通過審定推向市場需要5-8年時間,進入市場后,從產品介紹期到成長階段需要2-3年,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非一般企業所能承受。
2、有較高的技術壁壘,行業門檻較高
目標良種的獲得均需要經過大量的探索和反復的驗證,這就需要較高的育種開發條件、專業知識和技能要求,這些限制構成了種子行業的技術壁壘。
種子生產企業需要具備主要農作物種子生產許可證和主要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實行種子選育、生產、經營相結合,向農業部申請領取種子經營許可證。
退出機制:
品種退出的條件是在種植過程中出現質量問題的,沒有增加產量或者減產的品種,以及通過品種審定投入使用一定期限后,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的并且已經有新型品種可以替代的,以上這些都是要進行退出管理的品種。
五、風險性
(1)產業政策變化風險
種業是促進農業長期穩定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屬于國家戰略性、基礎性的核心產業。國家對農業大力支持且產業政策呈現出一定的連續性,如果政策發生調整,則可能對公司產生一定的影響。
(2)自然災害風險
種子生產對氣候條件的敏感度較高,易受自然災害及病蟲害的影響。若在制種關鍵時期遭遇嚴重自然災害,或重大突發性病蟲害,將直接影響種子的產量和質量。
(3)產品研發和技術風險
種業產品研發是一個很大的工程,投入大、時間長、見效慢,且科研成果產出、科研成果轉化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因此科研投入和技術轉化的對接風險很高。在品種對外合作方面,開發和購買也面臨品種生命力不確定、更新換代加快、品種表現不一致、同質化嚴重和合作費用不斷提高等多重風險。
(4)市場風險
種子行業生產經營具有季節性,種業公司須按季節進行種子的生產、加工與銷售,當年銷售的種子需要提前安排生產,生產與銷售實際情況存在差異。套牌假冒侵權及非法經營種子沖擊市場。
(5)財務風險
種子生產、銷售具有很強的季節性,企業現金流、存貨的波動性很強。每年4-9月份制種,收購集中在11、12月和次年的1月,期間需要大量收購資金。這就對公司財務融資工作提出較高的要求,一旦收購資金不足,會對公司生產經營帶來重大負面影響,較高的資金成本也會提升財務費用、降低公司的整體盈利水平。
想要了解更多農作物種子行業投資具體情況,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1-2025年中國農作物種子行業全景調研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2021-2025年中國農作物種子行業全景調研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糧安天下,種鑄基石”。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種業是農業生產的起點,也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石,更是現代農業發展的“生命線”。國務院先后印發國發8號文、國辦發59號文、國辦發109號文等...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近年來,數字經濟發展突飛猛進,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重要途徑。在整體國民經濟中,數字經濟...
塑料袋(Plastic bags),是以塑料(常用塑料有聚丙烯、聚酯、尼龍等)為主要原料制成的袋子,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2...
中國軍事領域發展迅速,經過幾十年的積累,中國軍工產業實現了快速崛起。建立了完善成熟的國產軍用武器裝備研制體系,...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數據顯示,1-4月份,全國社會物流總額為97.4萬億元,同比增長20.0%,兩年平均增長7.2%,仍保持...
皇家加勒比游輪將在美國海域試航5月25日,美國總統拜登在周一已簽署阿拉斯加旅游法案。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
復合調味品格局" 肥沃而分散"隨著家庭人口結構小型化、女性外出就業率提升、半成品食材供給逐漸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