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賦能作用正逐漸凸顯。出于數字化轉型的需要,中小銀行在拓展自身業務的同時,需要加強和互聯網公司之間的合作。數字科技和金融科技迅猛發展,技術、場景、金融的融合發展創造了小微金融服務的新獲客模式、風控模式、盈利模式,銀行和小微企
銀保監會此前發布的《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的通知》,對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中的聯合貸款提出更加具體的要求。出于數字化轉型的需要,中小銀行在拓展自身業務的同時,需要加強和互聯網公司之間的合作。
今年以來,深圳金融業對中小微企業的服務和支持力度顯著加大。截至2021年4月末,深圳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同比增長44.4%;支持小微經營主體84.34萬戶,同比增長46.8%;外貿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76.3%。
金融科技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賦能作用正逐漸凸顯。當下,數字科技和金融科技迅猛發展,技術、場景、金融的融合發展創造了小微金融服務的新獲客模式、風控模式、盈利模式,銀行和小微企業的關系都在快速改變,信貸供應鏈能力快速提升。
在供應鏈金融服務領域,微眾銀行沿襲了微業貸的成功路徑和優勢特色,打造出微業貸供應鏈金融產品,其不過度依賴核心企業信用、無需抵質押的特色,提升了融資服務的可獲得性。其中,微業貸經銷商貸款貼合了經銷商企業真實的使用情景,專注于解決供應鏈經銷商的融資問題。據悉,微眾銀行已和超過200家核心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為逾8萬家的上下游小微企業提供了授信,助力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健發展。
數字化轉型是指以數字化技術為基礎,構建和物理世界對應的數字世界。數字化轉型以數據為核心,人工智能為手段,云化服務為形式,企業組織制度流程優化重構和人才文化為保障。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技術包括: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該五大技術在企業數字化轉型進程中缺一不可。
銀保監會的公開消息顯示,截至4月6日,今年已有431家銀行營業網點終止營業。而2019年-2020年兩年間退出的商業銀行網點超6296家。其中,2020年有2790個商業銀行線下網點被撤銷,包括農信社和村鎮銀行網點,被裁撤的銀行網點中,國有銀行占比為37%,股份行占16%,農商行和城商行分別占比27%和8%。
疫情后對銀行線上服務需求變化最為明顯的是80后。
事實上,用戶需求的改變和銀行數字化轉型對線下服務的影響并非源自疫情,疫情只是加速了這一進程帶來的改變。近年來,隨著科技創新的發展以及用戶對線上服務需求日益擴大,銀行網點和自助設備等線下渠道規模正被不斷縮減。
而從銀行移動端的功能服務使用情況來看,傳統的轉賬、匯款、查詢等結算業務仍然是用戶使用最多的功能服務,但也有超過50%的受訪者使用代收代付和購物消費。這表明銀行在金融業務場景化方面的努力取得一定成效,用戶不再單純將銀行移動端視為工具類服務,而是能夠滿足理財、投資、消費、支付等綜合需求的生態場景。
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智能化是銀行金融服務發展的另一大特點,銀行業務智能化包括智能風控、智能營銷、智能投顧、智能客服等創新性服務,幫助銀行有效實現增效降耗。對用戶而言,智能化則意味著能否在標準化服務之外,提供更多個性化服務,滿足用戶的特殊需求。
面對金融數字化轉型。從去年到今年,監管陸續出臺了多個新規,直指互聯網存貸款業務。新規一系列文件包括三個:2020年7月,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做出框架性的規定;2021年1月,銀保監會發布《關于規范商業銀行通過互聯網開展個人存款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對第三方平臺在互聯網渠道代銷相關產品進行限制;2020年2月,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的通知》,對互聯網貸款業務進行了量化規定。
與以往的監管政策一樣,此次的互聯網存貸款系列政策也承擔著多種職能。從法律層面,2020年10月《商業銀行法(修訂意見稿)》對地方性銀行跨區域經營的限制,存貸款新規延續了這一監管態勢;從政治層面,2019年疫情前全國整體存貸比是79.5%,河北省11個地級市中有9個明顯低于這一標準,而江蘇省12個地級市中卻有10個明顯的高于這一標準,跨區域虹吸現象明顯,存貸款新規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從經濟的層面看,存貸款新規符合利率市場化的基本要求,可以有效防控金融風險。
數字經濟時代不可避免地來到了所有企業面前,企業為自己開發新的戰略選擇是大勢所趨。國內數字經濟發展較為順利,占國民經濟的比重在持續提升。近年來,國內“云物移大智”產業快速發展且應用廣泛,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進程都明顯加快。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為35.84萬億元,占GDP的比重為36.2%,占比持續上升。產業數字化轉型正處于新興階段,目前大力推廣還有一定的困難,但考慮到信息化給企業帶來的經濟效益的巨大提升,未來全產業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必然趨勢。
未來數字經濟將占半壁江山,轉型支出高速增長。2021年,全球數字經濟規模將達45萬億美元,占全球經濟的50%,而中國數字規模將達到8.5萬億美元,占據全球經濟的55%。
欲了解更多中國數字化轉型行業發展分析,可點擊中研普華《2021-2025年中國數字化轉型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投資預測報告》
2021-2025年中國數字化轉型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投資預測報告
數字化轉型是指以數字化技術為基礎,構建和物理世界對應的數字世界。數字化轉型以數據為核心,人工智能為手段,云化服務為形式,企業組織制度流程優化重構和人才文化為保障。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連鎖型酒店的優勢分析連鎖酒店與單體酒店相比,無論在裝修、服務還是信譽上都有較大的競爭優勢,處處擠壓著單體酒店的...
有色金屬行業產能仍在擴張我國有色金屬產量繼續保持增長,今年1至4月,十種常用有色金屬產量為2142.9萬噸,同比增長11...
中國21個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我國已有21個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目前有4個疫苗在國內獲批附條件上市,3個疫苗在...
國家衛健委副主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負責人曾益新6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我國已有214...
集裝箱漲價近10倍目前,亞洲及國內各大港口運輸繁忙,卻時常受“缺箱”“少柜”困擾,集裝箱價格飛漲,一些海運航線上...
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已連續三年保持增長據聯合國相關報告,全球每年有超過470萬公頃的森林消失,面積超過丹麥的國土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