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至5月,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23474.7億元,同比增長26.0%;進口20530.5億元,同比增長20.0%。
2021年1至5月,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23474.7億元,同比增長26.0%;進口20530.5億元,同比增長20.0%。
高新技術產業集群,是指在高新技術領域內具有相互關聯的項目與企業在一定的區域內聚集,從而形成科技產業從研發、中試、生產、銷售以及相互協作、配套的有機組合,一改以往園區項目的物理堆砌現象。
作為產業集聚的支撐,是政府出臺的相關扶持政策和服務措施,并在“集群”的外圍輔以科技人才生產、生活所必需的餐飲、購物、健身、娛樂等設施。與傳統意義上的產業集群相比,高新技術產業集群中的企業主體以知識為依托,以創新為基礎,他們產品附加值高,產業帶動性強,可迅速成為區域經濟的主導。與此同時,這種產業集聚效應能吸引一大批相關企業的入住,充分帶動區域科技和經濟的發展。
目前,高新技術產業集群有兩種基本形式:與大企業共生的中小企業聚集網絡和依靠技術合作與創新形成的企業聚集網絡。與傳統意義上的產業集群相比,高新技術產業集群有許多新的特征。高新技術產業集群中的企業主體以相當數量的知識為依托,以創新為基礎,企業間聯系以知識、信息為核心。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的產品附加值高,產業帶動性強,可迅速成為區域經濟的主導。
高技術產業化發展的"市場競爭戰略",是指高技術產品在國內市場還不成熟或規模太小而著眼于在國際競爭中去爭奪地盤的國際化戰略;"市場開拓戰略"是指著重于幫助國內其他產業提高對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的需求水平,在迅速發展本國傳統產業的同時,為本國高新技術產業開拓市場的內需擴大型戰略。我國屬于發展中國家,一方面在技術和產品價格上處于相對劣勢,沒有競爭力;另一方面,與工業發達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多年來的市場開拓相比,產品不具備市場規模,難以打入國際市場,因而要實行"市場競爭戰略"一般行不通。而內需擴大型的"市場開拓戰略"對我國來說比較適合。戰后日本經濟增長的奇跡也正是依靠內需擴大型的"市場開拓戰略"實現的,這對發展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戰略選擇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優化提升傳統產業,已經成為各地的工作重點。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既是解決經濟發展面臨的深層問題,進一步提高國民經濟整體素質和綜合國力,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緊迫要求,也是應對國際競爭,確保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經濟在新世紀立于不敗之地的戰略抉擇。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明顯趨勢就是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科技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特別是以信息技術為主要標志的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展,使高科技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越來越快,高新技術產業在整個經濟中的比重不斷增加,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不斷增強。高新技術已經成為增強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性因素。從現今段來看,傳統產業又是我們發展經濟的優勢。深入研究當代高新技術發展的特點、趨勢以及傳統產業的發展狀況,正確認識發展高新技術、傳統產業對增強綜合國力的重要作用,對于研究制定面向新世紀的高新技術產業、優化升級傳統產業發展戰略和對策,順利實現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想要了解關于高新技術產業園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19-2025年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園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相關新聞推薦:
《2021-2025年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園全景調研與競爭格局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5年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園全景調研與競爭格局預測報告
作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前沿和主陣地,國家高新區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構建激勵創新的體制機制、引導創新要素聚集流動、拓展發展動力新空間、夯實實體經濟根基方面取得了諸多成績,已成為我...
查看詳情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居住環境不斷改善。我國的供暖事業得到了迅...
什么是基因測序基因測序是一種新型基因檢測技術,能夠從血液或唾液中分析測定基因全序列,預測罹患多種疾病的可能性,...
我國220多種工業產品產量位居世界首位28日,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活動新聞...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派出聯合調研組,赴河南、河北兩省開展專題調研,了解化肥期現貨市場運行情況。調...
5月份,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提出要讓學生掌握至少1-2項藝術特長,而近年,國家也在不斷提高素質教育...
我國移動互聯網流量再創新高近日,工信部發布2021年1-5月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1-5月,移動互聯網累計流量達846億G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