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適應穩定安全、迅捷高效、成本優勢突出的產業鏈和供應鏈,是我國船舶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也是我國造船業能否在異常激烈的全球競爭中創新引領的關鍵。但當前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安全方面仍存在不少短板,特別是核心設備系統以及關鍵材料領域仍面臨“卡脖子”問題。
2019年,中國船舶集團重組整合,成為全球第一大造船集團,不但是我國海軍武器裝備設計建造的主體,更占據了全球民船市場23%的市場份額。聯合重組后的中國船舶集團,對船舶物資和配套設備系統的供給質量、效率和成本提出了更高要求。
與此同時,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造船大國。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造船三大指標國際市場份額保持世界領先;承接各類海工裝備25艘/座、20.4億美元,占全球市場份額35.5%。與此同時,我國造船業在智能船舶、深遠海裝備、極地技術及裝備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船舶工業是現代綜合性產業,也是軍民結合的戰略性產業,能夠為海洋開發、水上交通運輸、能源運輸、國防建設等提供必要的技術裝備,是國家裝備制造業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現代化大工業的縮影,也是關乎國民經濟發展與國防安全的戰略型產業。
打造適應穩定安全、迅捷高效、成本優勢突出的產業鏈和供應鏈,是我國船舶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也是我國造船業能否在異常激烈的全球競爭中創新引領的關鍵。但當前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安全方面仍存在不少短板,特別是核心設備系統以及關鍵材料領域仍面臨“卡脖子”問題。
從近期接單情況來看,國內造船企業已經迎來小陽春;而從2021年全年來說,國際造船市場訂單或將較為可觀。今年一季度,全球集裝箱船市場迎來一波訂單潮。根據中國船舶集團經濟研究中心統計,2021年一季度,全球累計成交集裝箱船151艘,共1659萬載重噸,以標準箱(TEU)計,是2020年全年成交總量的1.6倍,并創下同期歷史最高紀錄;以載重噸計,已占目前全球新船成交總量的52%,成為今年造船市場復蘇的主力。
據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造船新接訂單量為6534萬載重噸,其中中國造船新接訂單量為2907載重噸,占全球總新接訂單量的44.5%;韓國造船新接訂單量為2357萬載重噸,占全球總新接訂單量的36.1%,日本造船新接訂單量為1123萬載重噸,占全球總新接訂單量的17.2%。從近十年中國船舶制造業占世界造船市場份額的變化可以看出,中國船舶制造業在全球市場上所占的比重正在明顯上升,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重要的造船中心之一。盡管我國已成為船舶制造大國,但船舶制造業依然面臨著很多問題,其中最核心的問題在于結構性缺失,即低端產能過剩、高端產能不足,體現在高附加值的高端船型、船舶配套產業相對落后,使得國際競爭力不足,盈利能力較弱。
對于我國而言,船舶工業成為國家經濟命脈中的一個支柱產業,在經歷多年的發展之后,我國造船工業不斷壯大,已然成為國際船舶工業中的重要力量,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當今世界正處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之際,我國船舶工業必須在科技自立自強方面有新作為、大作為,不斷推動我國由造船大國向造船強國轉變。
船舶工業是提升一國綜合國力的必備產業,現階段,發展我國造船工業更為重要,是提高國家綜合實力、加快海洋開發步伐、維護國家海洋權益、保障水上 運輸安全、維持國民經濟增長、保證國防安全的必然需求,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
欲了解船舶制造行業具體詳情可點擊查看《2021-2026年船舶制造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6年中國交通檢測設備行業發展前景戰略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交通檢測設備行業研究報告中的交通檢測設備行業數據分析以權威的國家統計數據為基礎,采用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分析方式,利用科學的統計分析方法,在描述行業概貌的同時,對交通檢測設備行業進行...
查看詳情
地鐵便利店試點將問世據悉,北京地鐵里的便利店逐漸有了眉目。5號線和平里北街站、6號線青年路站、7號線菜市口站將有D...
招金礦業發布公告,瑞海礦業所屬海域金礦已于2021年7月20日取得由山東省自然資源廳核發的采礦許可證。海域金礦位于膠-...
近日,梅賽德斯-奔馳(下稱“奔馳”)宣布在2025年純電動和插電混動車型銷量占比達到50%,每一款車型都將提供純電動2...
杭州市建議企業26日居家上班從杭州市防指獲悉:今年第6號臺風“煙花”已于7月25日中午12時30分在舟山登陸,預計25日夜...
中國綠色建筑面積占比趨勢 2021綠色建筑行業最新技術應用碳達峰、碳中和時代的大背景下,綠色建筑已成為大勢所趨。此...
國內油價將迎二次下跌7月26日24時,2021年第十四輪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將開啟。綜合多家機構預測,本輪國內成品油價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