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數據顯示,據對全國6.3萬家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調查,上半年,上述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4380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30.4%;比2019年上半年增長22.4%,兩年平均增長10.6%。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數據顯示,據對全國6.3萬家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調查,上半年,上述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4380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30.4%;比2019年上半年增長22.4%,兩年平均增長10.6%。
分業態看,文化新業態特征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實現營業收入1820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2.9%;比2019年上半年增長57.1%,兩年平均增長25.3%。
分行業類別看,新聞信息服務營業收入6415億元,同比增長27.7%,兩年平均增長20.3%;內容創作生產11484億元,增長25.3%,兩年平均增長11.8%;創意設計服務9019億元,增長33.3%,兩年平均增長17.4%;文化傳播渠道6169億元,增長42.6%,兩年平均增長3.8%;文化投資運營226億元,增長20.1%,兩年平均增長8.6%;文化娛樂休閑服務592億元,增長78.9%,兩年平均下降4.3%;文化輔助生產和中介服務7359億元,增長25.8%,兩年平均增長4.4%;文化裝備生產3023億元,增長25.7%,兩年平均增長6.4%;文化消費終端生產10094億元,增長32.1%,兩年平均增長11.5%。
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對于實現中華民族復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提高綜合國力、提升經濟活力、實現中國夢具有積極的戰略意義。城市與文化產業是共生的,在文化大發展的今天,每個城市都在尋求轉型全力以赴發展文化產業。一方面文化行業作為發展主體要以當地文化資源、文化資本、人力資源、科技實力等方面作為出發點,最大限度的與城市定位和城市形象等其他“基因”要素相匹配;另一方面,文化產業要主動與其他產業要形成良好的互動與融合,因為好的城市發展及口碑離不開良性的產業布局。
文化產業是城市新的經濟增長點。越是在第一、第二產業不景氣的階段,文化消費越是繁榮。我國當前傳統經濟增長逐漸趨向緩和,但是新媒體、在線旅游、現象級影視節目、互動性廣告等文化產業黑馬現象的迸發使城市的經濟產生了新的增長。文化產業不僅創造了巨大的增加值,還使傳統產業有效升級,促進經濟的生態發展。
文化無處不在,隨著科技不斷進步,在未來所有文化領域的東西會成為生產和生活的助手,伴隨國家深入推進“互聯網+創業創新”和加強網絡支撐能力建設。未來將向中小企業開放共享資源,支撐中小企業開展技術、產品、管理模式、商業模式等創新,進一步提升創業創新效能。文化產業浪潮下,中小企業將迎來最大發展機會。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人們對于自身健康越來越重視和關注,而且市場廣闊。如果能夠將文化產業和健康進行融合,那么,其發展潛力巨大。用城市里的故事進行創意發掘,然后再進行重新設計、包裝、宣傳、推廣等,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命力,滿足城市發展新的需要。做文化投資肯定是一個很好的方向,同時,一定要投企業,不要投項目。另外,投資人要懂行、專業。個人自媒體平臺加上垂直的電商,在為用戶提供服務、內容,來滿足其精神文化需求,同時要兼具經營性。
想要了解關于文化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文化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相關新聞推薦:
《2021-2026年文化產權交易所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6年文化產權交易所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文化產權交易所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文化產權交易所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文化產權交易所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
查看詳情
商業地產,指作為商業用途的地產,故又名做商鋪地產。以區別于以居住功能為主的住宅房地產,以工業生產功能為主的工業...
2021年玉米進口市場“火力全開”2021年玉米進口市場“火力全開”,來自烏克蘭和美國的玉米快速涌入,上半年烏克蘭玉米...
德國上半年光伏新增裝機2.75GW根據有關數據顯示,德國6月份新增光伏裝機容量為 428.5 兆瓦。相比之下,今年5月為 4...
“十四五”期間將完成1億畝黑土地保護利用任務近日,《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實施方案(2021-2025年)》印發。《方案》明...
小米智能工廠二期預計2023年底投產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表示,數字經濟幫助企業降本增效,對世界經濟增長1...
伴隨著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浪潮,互聯網理念、先進信息技術正與中國能源行業深度融合,“十三五”規劃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