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二手車拍賣平臺天天拍車發布《7月二手車在線拍賣數據報告》。數據顯示, 2021年7月新能源二手車成交比重較去年提升0.5個百分點。7月新能源二手車成交量城市排名中,北京奪冠,上海、杭州分別位居第二、第三。
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邁入快車道,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也不斷提高,新能源二手車成交占比持續提升。
8月5日,二手車拍賣平臺天天拍車發布《7月二手車在線拍賣數據報告》。數據顯示, 2021年7月新能源二手車成交比重較去年提升0.5個百分點。7月新能源二手車成交量城市排名中,北京奪冠,上海、杭州分別位居第二、第三。
近年來,全球各發達國家和汽車強國紛紛轉型電動化,將其作為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的戰略性選擇。據不完全統計,全球已有12個國家、25個地區宣布或制定了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我國也明確了以電動化作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方向。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支持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
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時,提出“支持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這是繼2020年發布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等相關產業規劃后,國家就這一產業發出的最新信號,內涵豐富,意義深遠。
經過20年研發和示范推廣,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初具產業規模和技術優勢。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游基本實現貫通,電池、電機、電控等“三電”核心技術基本實現自主可控,產業總體發展水平全球領先。
從全球汽車產業競爭態勢來看,歐美日韓都已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上加速奔跑。得益于補貼力度的加大,去年歐洲銷售新能源乘用車127萬輛,反超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上半年中國占世界新能源車47%
據乘聯會顯示,2021年1-6月全球廣義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455萬臺。其中插混、純電動、燃料電池的狹義新能源車全球銷量同比增長165%達到235萬臺。中國新能源乘用車19年的世界份額達到51%。但2020年受到政策環境與疫情等的影響,中國新能源車市場世界地位下降到41%,歐洲超越態勢明顯。2021年1-6月世界新能源乘用車銷量235萬臺,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占世界份額47%。
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仍存短板
調研發現,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仍有待突破,關鍵零部件還面臨“卡脖子”問題。動力電池方面,我國在高比能量電池、高安全電池、長壽命電池方面仍需加大研發力度;電機系統方面,我國的高效高密度驅動電機系統等關鍵技術,相較國際先進水平仍有差距。關鍵零部件方面,車用芯片、高速軸承、智能汽車所需的毫米波雷達等,我國目前與國際先進水平亦有差距。
新能源汽車行業前景
未來幾年我國仍然是全球汽車消費大國,汽車產銷量在全球的市場地位將不會改變。但市場已經趨于飽和,再加上近年來環保政策施壓,因此未來幾年汽車保有量將會以9.5%的較低增速增長,到2024年,我國汽車保有量將達到4億輛的水平。未來一段時間,伴隨著眾多跨國新能源汽車的進入,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必將出現新進入者不斷增多和越來越多企業退出產業相并存的格局。無論“進”與“退”,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全面競爭的時代即將來臨,未來數年將迎來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洗牌。
當前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產業處于發展關鍵期,特別是純電動已成為全球先行者,我國非化石能源供給占比已經超過40%,燃煤發電效率提升、排放降低,相關指標均走在世界的前列。我國將新能源應用從純電動、混動城市公交、出租、共享汽車等推廣到私人用車,逐步形成新能源汽車產業、市場、基礎設施和政策法規的綜合競爭優勢。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優勢明顯。近幾年,中國車企在國際市場上頻頻出手,以萬向A123為例,通過收購、兼并,掌握了電動汽車整車生產能力。
想要了解更多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前景,請查閱《2021-2026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6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
在現代市場經濟活動中,信息已經是一種重要的經濟資源,信息資源的優先占有者勝,反之則處于劣勢。中國每年有近百萬家企業倒閉,對于企業經營而言,因為失誤而出局,極有可能意味著從此退出歷史...
查看詳情
由于全球環保標準趨嚴和消費者需求提高,多國紛紛出臺產業扶持政策,支持電動汽車技術研發,進一步推動電動汽車全產業...
北京升級限購政策有關房地產政策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據悉,北京市住建委8月5日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商品住房限購政...
中高風險地區電影院暫不開放近期,國內多個地區相繼發生聚集性疫情,疫情防控形勢嚴峻。電影全行業要高度重視,堅決貫...
光伏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無論從世界還是從中國來看,常規能源都是很有限的。中國的一次性能源儲量遠遠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上半年廣州清潔能源消費快速增長根據廣州市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市能源生產加快恢復,呈現供需兩旺的態勢。今年以...
太陽能發電產業前瞻碳中和、碳排放推動太陽能發電站發展加速!《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底,太陽能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