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稿提出,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向消費者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應當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不得根據消費者的偏好、交易習慣等特征,利用算法在交易價格等交易條件上實行不合理的差別待遇等違法行為。
8月27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就《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指出平臺不得利用算法控制熱搜。另外,“大數據殺熟”現象經常引發關注。
意見稿提出,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向消費者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應當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不得根據消費者的偏好、交易習慣等特征,利用算法在交易價格等交易條件上實行不合理的差別待遇等違法行為。
算法大數據是指無法在一定時間內用常規軟件工具對其內容進行抓取、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大數據技術,是指從各種各樣類型的數據中,快速獲得有價值信息的能力。適用于大數據的技術,包括大規模并行處理(MPP)數據庫,數據挖掘電網,分布式文件系統,分布式數據庫,云計算平臺,互聯網,和可擴展的存儲系統。
近年來,在全球經濟數字化浪潮的帶動下,我國大數據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應用不斷拓展。大數據企業正在嘗到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帶來的“甜頭”。利用大數據可以對實體經濟行業進行市場需求分析、生產流程優化、供應鏈與物流管理、能源管理、提供智能客戶服務等,這不但大大拓展了大數據企業的目標市場,更成為眾多大數據企業技術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隨著融合深度的增強和市場潛力不斷被挖掘,融合發展給大數據企業帶來的益處和價值正在日益顯現。
目前,大數據在電信、智慧城市、電子商務及社交娛樂等行業已經出現規模化應用,中國大數據市場將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大數據真正的價值體現在從海量且多樣的內容中提取用戶行為、用戶數據、特征并轉化為數據資源,對數據資源進一步加以挖掘和分析,增強用戶信息獲取的便利性,實現從產品價值導向到以客戶體驗價值為中心導向的轉換,客戶體驗的提升也正是激發信息消費的根本原因。
中國信息消費市場規模量級巨大,增長迅速。在網絡能力的提升、居民消費升級和四化加快融合發展的背景下,新技術、新產品、新內容、新服務、新業態不斷激發新的消費需求,而作為提升信息消費體驗的重要手段,大數據將在行業領域獲得廣泛應用。
近年來,“大數據殺熟”現象屢見不鮮,小到一份外賣訂單,大到機票酒店訂單,消費者“被殺熟”現象屢見報端卻又難以維權。究其原因,除了互聯網技術和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大數據運用提供了硬件條件外,在管理和約束手段等軟件方面,因缺少專門的法律作支持和約束,難免導致部門條例規章雖有要求、但往往梗阻于對“殺熟”違法行為的界定與取證環節而只得擱淺。
依托復雜的大數據算法和商業化應用,個性化推送下的精確“殺熟”讓消費者防不勝防。從表面上看,平臺利用大數據復雜算法臨時生成各類“優惠券+價格組合”正在為“大數據殺熟”戴上難以識別的面具,其背后實則是對個人信息、消費行為的精準識別。本質而言,基于算法的個性化推送正在剝奪消費者依法享有的選擇權。
如今,利用大數據算法針對性地對消費者進行“殺熟”的行為將被明令禁止。8月20日新獲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的個人信息保護法明確,不得過度收集個人信息、“大數據殺熟”。該法要求,個人信息處理者利用個人信息進行自動化決策時,不得對個人在交易價格等交易條件上實行不合理的差別待遇。
欲了解更多中國大數據應用行業發展分析,可點擊中研普華《2021-2025年中國大數據應用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5年中國大數據應用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咨詢報告
大數據是指無法在一定時間內用常規軟件工具對其內容進行抓取、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大數據技術,是指從各種各樣類型的數據中,快速獲得有價值信息的能力。適用于大數據的技術,包括大規模并行...
查看詳情
中國網民規模超10億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7日發布的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6...
2021人工智能硬件市場增長速度預測人工智能硬件市場預計將在未來幾年增長最快,預計將在2021年同比增長29.6%,并在20...
電解鋁行業階梯電價政策發布全國水力發電供應緊張對電解鋁影響巨大。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完善電解鋁行業階梯電價政策,...
全國新冠疫苗接種超20億劑次根據國家衛健委最新通報,國內新冠疫苗累計接種已經突破20億劑次,全國超8.8億人完成新冠1...
全國水產養殖“三區”劃定完成我國水產養殖產業得到重視。目前,全國水產養殖的養殖區、限制養殖區和禁止養殖區“三區...
《數據安全法》落實將為數字經濟保駕護航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數據安全法》,將于9月1日起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