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成為世界各國衡量科技發展實力的重要標志。我國擁有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8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超過13萬家。根據統計,企業是技術交易的主體,輸出了超過32萬項技術,成交額占總額的90%以上。
科技中介服務屬于知識密集型服務業,是中國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中介服務作為資源與市場的紐帶、買方與賣方的橋梁,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科技中介服務機構是科技中介服務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在政府與科技、科技與經濟、科技與社會之間,在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發揮著紐帶、橋梁、傳遞者的作用,不僅推動了中國科技中介服務業的發展,也促進了科技成果的市場化和產業化。
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科技中介機構如生產力促進中心、孵化器中心、大學科技園等機構在數量和規模上獲得了長足發展,整體的規模和服務能力都在穩步提高。目前,各行業不斷滲透,新興的、具有特色的中介服務機構不斷產生。以北京市生產力促進中心、上海市科技企業孵化器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機構大量涌現,完善的區域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在一些地方逐漸形成,有力地促進了科技成果轉化、創新型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的成長。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成為世界各國衡量科技發展實力的重要標志。我國擁有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8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超過13萬家。根據統計,企業是技術交易的主體,輸出了超過32萬項技術,成交額占總額的90%以上。目前,全國共有各類技術轉移示范機構453家。其中,高校技術轉移機構134家,科研院所技術轉移機構121家,政府部門所屬的機構83家,獨立第三方市場化運作的機構81家,技術(產權)交易機構34家。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國登記技術合同484077項,成交金額22398.39億元,同比增長17.50%和26.56%。成交金額首次突破2萬億元。這表明,2019年我國平均每天簽訂超過60億元的技術合同。2016年,這一數字剛剛突破1萬億元,而在1984年開始登記技術合同時,成交額僅僅是7億元。僅從數據上看,35年來成交額增長了3000多倍。
2020年上半年,全國共登記技術合同136434項,同比下降7.3%,成交額為7707.2億元,同比增長6.5%,全國技術交易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勢頭。四類技術合同中技術服務合同成交額為3684.1億元,居四類合同之首,同比增長0.7%;技術開發合同成交額為3251.9億元,漲幅為22.9%;技術轉讓合同成交額明顯下降,成交額為597.7億元,同比下降22.6%;技術咨詢合同較2019年有所增長,成交額為173.5億元。
科技中介作為為創新主體提供社會化服務的專業機構,對各類創新主體與市場之間的知識流動和技術轉移發揮著關鍵的促進作用,其重要作用越來越凸顯。“十三五”時期,科技創新作為經濟工作的重要方面,在促進經濟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續性發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高新技術企業營業收入達到34萬億元,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達到20%,2019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技術交易成交額的占比超過了2%,而且這一比重在逐年提升。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1-2025年中國科技中介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分析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日益深入和知識經濟不斷發展,國際科技合作越來越普遍,全球范圍的科技創新合作已成為世界科技發展的重要推手。據科技部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中國已與160個國家建立科技合作關系,簽署政府間合作協議114項,人才交流協議346項,參加國際組織和多邊機制超過200個。目前,中國分別與東盟、南亞、阿拉伯國家、中亞、中東歐共建了5個國家級區域技術轉移平臺,廣泛開展技術推介與產業對接。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科技創新領域有堅實的合作基礎和廣闊的合作空間。
科技創新在國家發展全局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顯著提升,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重大科技創新成果亮點紛呈,正處于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的重要時期。科技創新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新動能加快成長,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支撐引領作用顯著提升。科技體制改革向縱深推進,取得一系列突破性進展,有利于創新的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進一步完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開展,創新驅動發展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共同行動。
面對創新能力效率提高、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環境保護等諸多重大問題,科技創新任務繁重、前景廣闊。這意味著科技中介也必須發揮更多的作用,更快形成產業化、規模化,讓科研成果更快地轉變為現實生產力。科技部門規劃,到2020年要培育20家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高水平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600家市場化社會化技術轉移機構,發展3至5個樞紐型技術交易市場。“十四五”規劃將為科技創新領域指引更大的發展機遇。
發展難題
科技要發展離不開興盛的科技服務業,近年來,國家積極推動科技服務業發展,科技中介服務提速發展,投資和收入水平明顯提高。中國的科技中介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科技中介機構的整體服務體系與經濟發展水平仍不相適應,問題重重。
一個最關鍵的因素,是當前大多數科技中介機構具有政府背景。宏觀層面上,政府主導的性質破壞了市場競爭。科技中介組織與政府存在利益關系,其市場獨立地位不能發揮,機構偏離市場需求進行決策;在微觀層面上,定位模糊導致機構運作機制不靈活,信息反饋機制不靈活,難以滿足市場和創新主體的需要,很多公共資源仍沒有有效共享、充分利用,限制了中介服務的發展。其次,目前市場運行與監督機制不健全,中國科技中介機構還缺乏權威的誠信評價體制,缺乏事后評估與反饋機制,發展的環境尚不完善。市場秩序不規范將妨礙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此外,中國科技中介規范化程度不高,機構規模偏小,缺乏骨干型機構,并且鮮有自身特色,專業化程度較低,專業技術水平有待提高,提供全方位服務的能力亟須增強。
未來行業市場投資前景如何?想要了解更多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1-2025年中國科技中介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更多推薦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5年中國科技中介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產業現狀科技中介服務屬于知識密集型服務業,是中國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中介服務作為資源與市場的紐帶、買方與賣方的橋梁,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科技中介服務機...
查看詳情
科技中介服務包括什么 科技中介發展存在的問題 科技公司可以做中介業務嗎 科技中介業務范圍 科技中介業務模塊 科技中介行業分析 科技中介發展前景 科技中介市場分析 科技中介市場規模 科技中介服務發展現狀
43醫藥行業未來運營市場及發展前景分析醫藥是預防或治療或診斷人類和牲畜疾病的物質或制劑。藥物按來源分天然藥物和合成...
醫藥行業未來運營市場及發展前景分析醫藥是預防或治療或診斷人類和牲畜疾病的物質或制劑。藥物按來源分天然藥物和合成...
全國新建或改擴建1000個左右體育公園據最新發布的《關于推進體育公園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5年,全國新建或改擴...
據海關統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7.79萬億元人民幣,比2016年增長14.2%,貿易信息化扭轉了此前連續兩年下降的局1...
1-9月原煤產量前十企業排名公布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統計與信息部統計,2021年1-9月,協會直報大型煤炭企業原煤產量完成...
我國超一半成年人超重一項由中國國家疾控中心、國家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共同完成的調查報告顯示,近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