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也能繁衍后代了?據外媒報道稱,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被稱為全球首個活體機器人的“異形機器人”可以進行自我繁衍。CNN報道配圖:母體旋轉著一個大的干細胞球,它正在成熟為一個新的“異型機器人”。
據悉,這種“異形機器人”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機械裝置機器人,其本質仍是生物體,用青蛙胚胎中提取的干細胞培植而成,長度不到1毫米,但比微生物大得多。起初,這種機器人無法實現“系統性繁殖”,在研究人員引入人工智能技術,通過大量計算推演后,發現了適合“異形機器人”自我復制的繁衍方式。該研究一經發表便引發爭議。
感知機器人即自適應機器人,它是在第一代機器人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具有不同程度的“感知”能力。這類機器人在工業界已有應用。機器人的發展史猶如人類的文明和進化史在不斷地向著更高級發展。從原則上說,意識化機器人已是機器人的高級形態,不過意識又可劃分為簡單意識和復雜意識之類。
科學家研制越來越高級的智能機器人,是主要以人類自身形體為參照對象的。自然先需有一個很仿真的人型外表是首要前提。仿真機器人能夠通過擁抱、接觸、交談,與人建立一定的情感聯系,在未來新世界里看到仿生機器人研發中心里活生生的機器人們。仿真機器人,是外觀和功能與人一樣的智能機器人。這種機器人通過影像表現技術與身份認同之間的關系,追求和人的高度仿真性。
依托人工 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普及使用,服務機 器人的功能場景不斷拓展,帶動相關市場規模的高速增長。 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消毒、配送、測溫、巡檢等 各類機器人"火線上崗”,為有效抗擊疫情做出積極貢獻。 在我國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仍然面臨核心技術突破 不足、創新要素配置有待優化、市場發展環境規范程度有待 提升等問題,需要引起有關各方的高度重視。
目前,機器人發展已經到第三代,第三代機器人是依靠人工智能技術進行規劃,控制的機器人,它根據感知的信息,進行獨立思考,識別及推理,并做出判斷和決策,不用人的干預自動完成一些復雜的工作任務。目前,人類對智能機器人的研究處在第三代,真正意義上的第四代是具有學習、思考、情感的智能機器人,因基礎學科的發展還沒有能力提供這樣的技術,因而,第四代機器人還在概念設計階段。
近年來,全球機器人領域相關創新機構與科 技企業圍繞人工智能、人機協作、多技術融合等領域不斷探 索,在倉儲運輸、智能工廠、醫療康復等領域的應用不斷深 入,推動機器人成為構建后疫情時代生產力的核心力量。
2021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335.8億美元, 2016-2021年的平均增長率約為11.5%。隨著疫情在全球范圍內得到控制,機器人市場也將 逐漸回暖,預計到2023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突破477億美元。
2021年以來,機器人賽道受到資本熱捧。僅前10個月拿到融資的機器人項目就有299個,其中253個集中在C輪及以前,79個項目的融資額在億元人民幣以上。天眼查數據還顯示,今年新增的機器人相關企業就超過10萬家。截至目前,我國有超過32萬家機器人相關企業(企業名稱或經營范圍包含機器人)。在地域上,廣東省機器人相關企業最多,有超過7萬家,占比達22.02%。是第二名江蘇的近2倍。
2021WISE元宇宙·機器人峰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表示:未來機器人將多向發展,機器人技術可以和物聯網技術、傳感技術、多通道交互技術、模式識別技術相結合、深度學習技術、跟隨示教技術、數字孿生相結合。
想了解更多關于機器人行業專業數據分析,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機器人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家庭智能機器人市場投資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
家庭智能機器人研究報告對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分析...
查看詳情
研究表明:藥補不如食補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Cell Metabolism》上的研究報告,來自悉尼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
汽車空氣彈簧行業分析空氣彈簧是在可伸縮的密閉容器中充以壓縮空氣,利用空氣彈性作用的彈簧。空氣彈簧是在一個密封的...
地基不牢,地動山搖。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操作系統作為網絡安全事業的地基,與國家信息安全休戚相關。麒麟軟...
豬價年底行情何去何從11月收官,本月生豬價格呈現橫盤上漲的態勢,豬價單月上漲10.8%!但是,進入11月末,受此前生豬1...
國內醫療垃圾的回收和處理現狀是怎樣的?固廢行業一般稱醫療垃圾為醫療廢物,簡稱醫廢。醫療廢物在《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
智能疏導系統行業前景及智能疏導系統行業現狀如何?智能疏導系統將帶動各品牌商技術和綜合實力的持續提升,傳統、單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