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放開三胎政策,兒童的數量將穩步增加。未來5年教育玩具產銷率將不斷得到提升。預計到2022年,我國教育玩具市場的創新除了可以在品類、功能、技術、智能、大數據等領域的創新,還可以嘗試在外觀設計、原料材質等人性化方面進行創新。
教育玩具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潛力如何?隨著國家放開三胎政策,這將會使中國再出現新的一波嬰兒潮,兒童的數量將穩步增加。未來5年教育玩具產銷率將不斷得到提升。預計到2022年,我國教育玩具市場的創新除了可以在品類、功能、技術、智能、大數據等領域的創新,還可以嘗試在外觀設計、原料材質等人性化方面進行創新。
教育玩具,顧名思義就是以教育為目的而具有娛樂趣向的玩具,早期以益智玩具為主,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等各方面的發展,個別具有益智特性又具教育意義的玩具被帶入傳統課堂的教育中·這些玩具的帶入對孩子們的學習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如引發兒童的興趣、探索、動手等各方面的能力發展。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公布《2022-2027年中國教育玩具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顯示
在國內兒童教育方式的改革勢在必行,而教育類玩具的補充正是對傳統意義上的教育方式的一個強力補充。未來幾年內教育玩具會更多樣化、多元化,而在國內也會有更多的中小學教育中會投入使用。
中國是一個玩具生產大國,全球約80%的玩具在中國生產。最重要的玩具生產和出口基地是五省一市:廣東、江蘇、上海、山東、浙江和福建。其中廣東省是中國的玩具大省,主要集中在深圳、東莞、廣州、汕頭澄海、佛山等地。中國玩具業大部分的出口是為國外品牌加工生產。中國玩具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高端玩具市場由外資占據,其余中低端價位的玩具市場以本土品牌為主。
目前,我國憑借多年的發展經驗和勞動成本等優勢,我國智能玩具產業一直呈現快速健康發展的局面,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玩具生產國和出口國。玩具產品行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玩具總銷售額的70%以上產于中國,玩具已成為我國出口五大支柱商品之一。
如今,世界著名的玩具企業都在內地設有分廠或與國內廠家合作生產玩具。世界主要玩具公司大多已通過銷售代理或設立中國市場部進入中國市場,如美國的美泰集團、孩之寶集團以及日本的世嘉公司等。現有玩具生產企業85%以上為出口企業,產品以外銷為主,玩具出口額占中國玩具產出的50%以上。金融危機后,玩具內銷比例有所上升,但是外銷依然占據了重要地位。因此,玩具出口的情況大體反映出整個行業的發展現狀。
從出口市場來看,北美洲是中國玩具出口最大的地區,占中國玩具檢測出口總額的33.87%;其次是亞洲,占玩具出口總額的32.26%;歐洲地區位列第三,占玩具出口總額達23.7%。
從出口省市來看,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山東和福建是中國玩具出口的主要省市,占玩具出口總額比重分別為62.03%、14.88%、6.56%、3.82%、1.99%、1.97%。其中,廣東省是中國最大的玩具生產和出口地區。
互聯網海量的內容以及硬件的應用使得玩具在智能性、互動性、益智性等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教育玩具已成為新一代消費者的消費方向。教育玩具在整體產業結構中所占比重的不斷提高,有利于教育玩具產業向高水平、健康的方向發展,提升我國教育玩具品牌的國際化水平。
未來行業市場投資前景如何?想要了解更多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教育玩具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報告對行業相關各種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洞察行業今后的發展方向、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技術標準、市場規模、潛在問題與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評估行業投資價值、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為行業投資決策者和企業經營者提供參考依據。
更多報告推薦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教育玩具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
教育玩具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教育玩具行業的市場規模、教育玩具市場供需求狀況、教育玩具市場競爭狀況和教育玩具主要企業經營情況,同時對教育玩具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預測。中研普華憑...
查看詳情
深圳明年將搭建碳普惠統一平臺深圳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深圳碳普惠體系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稱《工作方案》)。...
足療保健會所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潛力如何?現在人的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偶爾去一次休閑會所能讓人感到解壓、放松2...
春運期間多地進返城需持核酸證明臨近元旦和春運,各地也加強了防疫舉措,目前多地提出需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進...
水上運動指全部過程或主要過程都是在水下、水面或水上進行的各種形式的體育比賽和活動。水上運動項目包括賽艇,帆板、...
老鄉雞PK老娘舅 誰是中式快餐第一股?在鄉村基從美股退市后,“中式快餐第一股”的寶座一直空缺。據證監會安徽局網站A...
鎮江文廣旅局研究推動數字文旅產業項目為推動數字產業融合發展,協同推進鎮江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發展,以數字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