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到2050年間,將有70萬億元左右的基礎設施投資被直接或間接地撬動,包括發電側大量的光伏和風電裝機、容量持續增長的跨區輸電通道、數量在千萬量級的5G基站建設、物聯網相關基礎設施、交通領域加氫站和電動車充電站的加速布局,以及高鐵、城際鐵路的大規模擴展等
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
國務院印發“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其中提到,要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建立數據要素市場化流通標準和規則,保護數字經濟領域各方主體權益。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分行業制修訂并嚴格執行能耗限額強制性國家標準,清理妨礙優勝劣汰的不合理政策措施,促進落后和過剩產能有序退出。
《中國碳達峰碳中和進展報告(2021)》發布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道路,著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取得了顯著成效。我們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持續推動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啟動全國碳市場交易,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加快構建“雙碳”政策體系,積極參與氣候變化國際談判,展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實現“雙碳”目標,不是別人讓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必須要做。
報告提出,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已成為全球共識。2021年11月,中美發布了《中美關于在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的格拉斯哥聯合宣言》,承諾加強氣候合作,捍衛《巴黎協定》的成果,避免了格拉斯哥會議“淪為空談”,彰顯大國擔當。我國碳達峰、碳中和頂層設計逐步完善,推進思路逐步清晰。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國務院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兩者共同構成貫穿碳達峰、碳中和兩個階段的頂層設計。
報告認為,我國要在10年內實現碳達峰、再用30年實現碳中和,面臨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能源效率偏低、綠色低碳技術不足、體制機制不完善、外部環境嚴峻等六大挑戰,應立足我國富煤貧油少氣的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穩住存量、拓展增量,以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經濟發展為底線,爭取時間實現新能源的逐漸替代,推動能源低碳轉型平穩過渡。
《2021中國創新創業生態發展藍皮書》預計,中國零碳能源轉型將在七個領域催生巨大的投資市場,包括再生資源利用、能效、終端消費電氣化、零碳發電技術、儲能、氫能和數字化。到2050年,這七大領域的市場規模將達到近15萬億元,并為中國實現零碳排放貢獻累計減排量的80%。
要堅持統籌謀劃,在降碳的同時確保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糧食安全,確保群眾正常生活。二是整體和局部的關系。既要增強全國一盤棋意識,加強政策措施的銜接協調,確保形成合力;又要充分考慮區域資源分布和產業分工的客觀現實,研究確定各地產業結構調整方向和“雙碳”行動方案,不搞齊步走、“一刀切”。
在2020年到2050年間,將有70萬億元左右的基礎設施投資被直接或間接地撬動,包括發電側大量的光伏和風電裝機、容量持續增長的跨區輸電通道、數量在千萬量級的5G基站建設、物聯網相關基礎設施、交通領域加氫站和電動車充電站的加速布局,以及高鐵、城際鐵路的大規模擴展等。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的分析,未來30年,中國為實現碳中和目標,僅在能源相關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投資規模將達到100萬億元。
想要了解更多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1-2026年中國碳中和戰略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6年水上運輸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水上運輸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水上運輸行業的國內外發展概況、行業的發展環境、市場分析(市場規模、市場結構、市場特點等)、競爭分析(行業集中度、競爭格局、競爭組群、競爭因素等)、產品...
查看詳情
茅臺加碼系列酒擬投資41.1億元擴產貴州茅臺發布公告稱,董事會通過議案,決定投資41.1億元實施“十四五”醬香酒習水同...
建筑材料行業前景,建筑材料行業現狀如何?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了多項相關政策推動建筑建材行業的發展。《新型城鎮化建...
中方在俄羅斯新簽工程承包合同額連續三年超50億美元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方在俄羅斯...
香港暫停進口荷蘭北布拉邦省禽肉及禽類產品近期,香港特區政府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中心)27日宣布,根據世界...
2021年全球粗鋼產量19.51億噸世界鋼鐵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1-12月份,全國粗鋼產量10.33億噸,同比減產3300萬噸,下降...
2022-2030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增加800萬桶/天費氏全球能源咨詢公司FGE董事長Fereidun Fesharaki表示,預計到2022年至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