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菌肥是二十一世紀的新型肥料,它用現代生物工程即國際先進工藝生產的生物產品。是一種低炭、純天然、無毒、無害、無污染的有機微生物菌劑。
微生物菌肥是二十一世紀的新型肥料,它用現代生物工程即國際先進工藝生產的生物產品。是一種低炭、純天然、無毒、無害、無污染的有機微生物菌劑。具有提高土壤保肥、保水,抗寒能力,訊速繁殖形成有益菌群增強作物抗病能力,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阻止病原菌入侵,減少植物的病蟲害生長。
微生物菌劑有著多方面的應用空間,不僅可以作為原料形成肥料產品,同時也可以通過種子包衣、摻混以及作物直接施用等多種方式,在種子、植保等領域形成多種產品和應用模式,在作物生長的多方面發揮作用。任志峰表示,真正的微生物菌劑產品含有大量有益菌,在土壤內聚集發揮出抑制有害菌、調節作物生長、修復土壤的作用,對作物無任何副作用。目前微生物菌劑已經廣泛應用于中草藥、茶葉、果蔬等經濟類作物,能夠提高農產品品質、提升產量、修復生態。
近年來,微生物菌劑產品的數量不斷增加、種類不斷豐富,推廣應用范圍也在不斷擴大,產品種類已從根瘤菌菌劑向多菌種、多養分、多功能產品拓展。微生物菌劑所應用的作物已從最初的豆科、油料和纖維類作物,擴展到糧食、糖料、蔬菜、水果、煙草、中草藥和觀賞花卉等作物。此外,有機物料腐熟菌劑和土壤修復菌劑在農作物秸稈、畜禽糞便腐熟和酸性土壤、鹽堿土、次生鹽漬化土壤改良等方面得到了較好的應用。與此同時,土壤多樣性提升、化肥減量增效等項目的實施進一步促進了我國農用微生物菌劑的推廣應用。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報告《2021-2026年中國農用微生物菌劑行業發展前景戰略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分析
目前市場的菌劑,主要包括以下:枯草芽孢桿菌、膠凍樣類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巨大芽孢桿菌、解淀粉芽孢桿菌、釀酒酵母、側孢短芽孢桿菌、細黃鏈霉菌、植物乳桿菌、黑曲霉,其中芽孢桿菌占75%。目前市場上菌劑企業并不少,但是真正做產品的并不多,80%的企業是沒有真正的研發和生產的。廠家多,門檻低,導致現在微生物菌劑的市場是很混亂的,現在市場上普遍缺乏龍頭企業或者說是大品的出現。但是從本質上講,微生物菌劑的實用技術是非常精細化有技術含量的,比農藥使用技術還要高一層。
影響微生物菌劑質量主要是菌種與生產工藝,不同企業生產的同類產品質量差異大;不同生產批次間差異大。菌種和產品同質化問題嚴重,生產菌種(菌株/菌系)同質化、產品組合大多雷同,更新換代慢;不重視菌種的篩選、保藏、復壯等。配套生產工藝不盡合理,對于微生物菌劑精細化技術含量高的產品,生產工藝是決定產品質量的關鍵因素。有的企業斥巨資在生產設備上,而有的企業設備不配套,生產出的產品質量當然就會有高低。現在也存在不少企業主要憑經驗生產,設備不配套,企業間的設備和工藝差距大。
依據國家發改委印發的《“十三五”生物產業發展規劃》、農業農村部印發的《農業綠色發展技術導則(2018—2030 年)》等一系列文件對微生物肥料產業提出的要求,未來重點研發的產品包括固氮及根瘤菌劑、溶磷菌劑、微生物種子包衣制劑、復合微生物肥料等。我國微生物肥料產業已呈現出由單一菌種向復合菌種轉化,由單純生物菌劑向生物肥料轉化,由單一劑型品種向多元化轉化的發展趨勢。從技術角度看,微生物菌劑是生產微生物肥料的核心原料,已在農業方面顯示出良好的使用效果,廣泛應用于糧食和蔬菜、水果等經濟作物,在環保和生態修復方面已有針對土壤酸性、板結、鹽堿化的微生物土壤修復劑,在農作物秸稈分解方面已存在有機物料腐熟菌劑。我國目前正推進測土配方施肥工作,未來產品將更具針對性。
想要了解更多微生物菌劑行業的發展前景,請查閱《2021-2026年中國農用微生物菌劑行業發展前景戰略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6年中國農用微生物菌劑行業發展前景戰略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農用微生物菌劑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農用微生物菌劑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農用微生物菌劑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
查看詳情
鐵路貨車行業市場調研根據國務院物流保通保暢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監測匯總數據顯示,6月19日,國家鐵路貨運繼續保持高1...
2022年動力電池回收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日前,生態環境部等七部門印發《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提出要強化資...
衛健委: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持續保持在90%以上據消息,國家衛生健康委于6月17日上午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健9...
2022我國電力煤炭產品供需局面及總消費量夏季用電高峰即將來臨,我國能源供給情況成為了關注的焦點,富煤是我國能源稟...
LED行業市場前景及現狀如何?中國LED顯示屏企業已占了全球接近80%以上的市場份額,如此龐大的市場規模也促進了新產品L...
2022年動力電池產銷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中汽協數據顯示,5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6.6萬輛和44.7萬輛,環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