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有效機制基本建立,形成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特色文化產業品牌,建成一批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文化產業特色鄉鎮、特色村落,推出若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典型范例。
鄉村旅游賦予鄉村振興巨大動能。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國內旅游發展年度報告2021》指出,隨著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農村居民的出游率穩步提升,鄉村或將成為國內旅游發展的重要潛在客源市場。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門印發《關于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意見》,意見提出發展目標,到2025年,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有效機制基本建立,形成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特色文化產業品牌,建成一批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文化產業特色鄉鎮、特色村落,推出若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典型范例。文旅融合賦能是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重點領域之一。
意見要求,準確把握鄉村振興戰略的科學內涵,圍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促進共同富裕,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強化以城帶鄉、城鄉互促,以文化產業賦能鄉村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保護利用,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貫通產加銷、融合農文旅,傳承發展農耕文明,激發優秀傳統鄉土文化活力,助力實現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作出積極貢獻。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7年版文化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2022年清明節假期3天,全國國內旅游出游7541.9萬人次,同比減少26.2%,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68.0%;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87.8億元,同比減少30.9%,僅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39.2%。
雖然整體旅游行業遭遇疫情考驗,但能夠看到的是,省內短途游和市內近郊游成為新的出行主題。根據位置大數據監測顯示,各地接待游客中省內游客占比94.9%,創常態化疫情防控以來新高。
攜程數據也顯示,今年清明鄉村旅游訂單占比較疫情前提升20%;2022年以來鄉村旅游較2019年同期已恢復92%,是復蘇勢頭最為強勁的旅游品類之一。
清明節鄉村旅游客源地TOP 10城市為:北京、廣州、杭州、重慶、深圳、武漢、南京、寧波、西安、青島。
從鄉村旅游消費力看,北京用戶以39%的訂單占比排名第一,體現了旺盛的出游熱情——而其中親子用戶是核心人群。攜程數據顯示,本次清明假期在京郊鄉村的酒店民宿預訂中,親子家庭占比近四成。帶著孩子湖邊撈蝌蚪,去果園采摘應季蔬菜水果,成為城市居民小長假本地游的新風尚。
此外,今年清明,攜程平臺中戶外運動型景區門票訂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66%。清明期間最受歡迎的戶外類景區TOP 10為:慕田峪長城、北京平谷金海湖、四姑娘山、風之谷戶外樂園、云上草原、黃龍風景名勝區、幽嵐山·童話森林、玉龍雪山、墨石公園景區、神木壘。
未來文化產業行業市場投資前景如何?想要了解更多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7年版文化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報告對行業相關各種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洞察行業今后的發展方向、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技術標準、市場規模、潛在問題與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評估行業投資價值、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為行業投資決策者和企業經營者提供參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版文化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區域產業規劃是地方經濟發展戰略的核心內容,是各級政府部門發展相關產業的“路線圖”,對于區域發展規劃來說,就相當于一張藍圖對一個建筑物的重要性,有了這張“藍圖”,區域才能在有規劃有計...
查看詳情
裝配式建筑是建筑業發展的趨勢,中國對裝配式建筑研究的發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政府政策的促進下迎來很好的發展機...
再生資源,是指在社會生產和生活消費過程中產生的,已經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價值,經過回收、加工處理,能夠使其重...
月餅行業的發展前景如何報告顯示,月餅行業的發展前景廣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中秋節作為中華5...
2022上半年我國重要農產品供應情況如何2022上半年我國以超常超強的力度,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夏糧生產經受了去年罕...
制冷壓縮機行業市場需求 中國制冷壓縮機行業市場發展趨勢分析制冷壓縮機是制冷系統的核心和心臟。壓縮機引的能力和特...
中國特色農業已經形成了從特色農產品種植、養殖,到產品加工、貯運、銷售一體化經營的完整產業鏈,并且產業分工仍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