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數字經濟已連續數年穩居世界第二,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不斷增強。上半年,網上購物、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非接觸經濟”全面提速,數字產業保持良好增長勢頭,為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1—6月,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業、通信業和互聯網的收入總規模突破10萬億元
隨著企業加速數字化轉型,越來越多求職者轉型為「數字工匠」。近年來,這一現象在藍領人群中愈發明顯。報告顯示,數字平臺運營技巧、電腦手機及網絡知識正成為人們普遍認為重要的求職技能。
我國數字經濟已連續數年穩居世界第二,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不斷增強。上半年,網上購物、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非接觸經濟”全面提速,數字產業保持良好增長勢頭,為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1—6月,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業、通信業和互聯網的收入總規模突破10萬億元,平穩向好發展態勢明顯,產業韌性持續增強。
受疫情影響,實體門店線下業務沖擊較大,零售、餐飲、旅游和物流等行業的中小微企業對于數字化轉型的需求尤為迫切,數字生態對此發揮了積極作用。微信生態提供了大量數字化工具,不斷完善數字化服務能力,使中小微企業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限制,將業務從線下轉到線上,穩定業務并開拓更多市場。同時還能協同就業人群,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和就業質量。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1-2025年中國數字經濟行業競爭分析與投資風險預測報告》顯示:
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以技術創新驅動數字產業快速發展,以業態和模式創新賦能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成為對沖疫情、平抑風險的經濟“壓艙石”。前三季度,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8.2%,14.7%,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同比增長15.9%,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9.1%,各項增長表現超過其他產業同期水平,在全國經濟由負轉正中的牽引作用突顯。
同時,數字技術與醫療、教育、交通、零售、制造業等各行業深度融合按下“快進鍵”,智慧課堂、協同辦公全面普及,“云問診”、“云會展”、“云旅游”紛紛上線,網絡直播、共享員工等個人就業新形態不斷涌現。以電商直播為例,1-6月上半年全國電商直播超過1000萬場,活躍主播人數超過40萬,觀看人次超過500億,上架商品數超過2000萬。
《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取得新突破,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6.2%,高于同期GDP名義增速3.4個百分點,占GDP比重達到39.8%,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更加穩固、支撐作用更加明顯。
2021年,我國產業數字化規模達到37.2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7.2%,占GDP比重為32.5%.各行各業已充分認識到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性,工業互聯網成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方法論,服務業數字化轉型持續活躍,農業數字化轉型初見成效。
本報告對全球數字經濟行業發展態勢作了詳細分析,并對數字經濟行業進行了趨向研判,是數字經濟生產、經營企業,科研、投資機構等單位準確了解目前數字經濟行業發展動態,把握企業定位和發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
了解更多行業數據詳情,可以點擊查閱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1-2025年中國數字經濟行業競爭分析與投資風險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5年中國數字經濟行業競爭分析與投資風險預測報告
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以技術創新驅動數字產業快速發展,以業態和模式創新賦能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成為對沖疫情、平抑風險的經濟“壓艙石”。前三季度,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8...
查看詳情
智慧停車行業市場前景及現狀如何?智慧停車資源高效利用,城市停車規范有序,依法治理、社會共治局面基本形成,居住社2...
智慧停車行業市場前景及現狀如何?智慧氣象行業市場在各類移動工具應用行業之中,天氣服務的用戶規模位于工具各細分行5...
工業設計行業競爭現狀 工業設計行業發展規劃咨詢研究中國多年來形成的龐大的工業體系和配套體系為制造業的發展奠定了...
氣象信息化行業市場前景及現狀如何?目前,中國氣象數據網面向公眾共享,包括地面、高空、氣象衛星、天氣雷達等12大類1...
產業園行業市場前景及現狀如何?產業園區開發周期較長,投入巨大,且受政策方面的影響較大,能否盈利是各級各類園區必2...
智能安保系統行業市場前景及現狀如何?智能安保系統行業的最大區別在于智能化,我國安防產業發展很快,也比較普及,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