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銀行最新的綠色金融發展情況隨著半年報的披露浮出水面。整體來看,A股銀行6月末綠色信貸余額較年初均實現明顯的增長,其中多家銀行更是近乎翻倍。
上市銀行最新的綠色金融發展情況隨著半年報的披露浮出水面。整體來看,A股銀行6月末綠色信貸余額較年初均實現明顯的增長,其中多家銀行更是近乎翻倍。與此同時,綠色金融產品亦不斷創新。業內專家指出,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我國銀行業綠色金融發展明顯提速,綠色金融業務亦不斷創新。未來,在綠色金融方面,基于優勢領域的競爭或將加劇。而在發展綠色金融的同時,金融機構也要注意關注貸后管理,確保資金流向綠色領域。
我國近兩年來在綠色金融領域的快速發展,為我國參與“一帶一路”沿線的綠色投資創造了條件。目前,我國綠色金融頂層設計已逐步建立,綠色金融市場不斷繁榮,開始進入蓬勃發展期,中國的綠色金融投融資余額已接近10萬億元。其中,綠色信貸占據主導位置,綠色債券發展迅速。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綠色金融行業發展現狀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第六章 中國銀行業綠色金融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
第一節 中國銀行業綠色金融行業發展現狀
一、中國銀行業綠色金融參與機構
我國綠色金融業已經形成了多樣化的格局,我國綠色金融機構有國有控股也有民營化外資控股,上市機構和農信社還有自然人參股。目前我國4588家銀行業機構中民營機構控股的超過3000家,170家中資保險公司多數為民營控股,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也多數是民營為主。金融業開放是大勢所趨。
二、中國銀行業綠色金融市場規模
在“十三五”期間,中國潛在的綠色債券市場規模將達5.4萬億元,而在可持續能源、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環境修復、工業污染治理、能源與能源節約等五大領域,綠色融資需求為14.6萬億元。近年來,中國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等為綠色產業引入社會資本8萬億元左右。而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190個成員單位中的中資金融機構所管理的120萬億元金融資產,約占中國金融業總資產的70%,則為綠色投資提供了可持續的動力。通過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等業務撬動民間資金投資于綠色項目,在財政資金不足甚至缺位的情況下,引導社會資本逐步從進入新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等綠色產業或者環保低污染的服務型行業,將有效地支持環境治理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此外,投資于節能技術和治理污染技術等綠色科技領域,能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有效推動金融支持實體經濟,促進經濟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
三、中國銀行業綠色金融發展模式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習近平同志在主政浙江時提出的這一科學論斷具有歷史唯物主義的深刻內涵,闡明了生態文明建設與物質文明建設、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辯證統一關系。這一論斷強調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為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提供了思想認識基礎。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著力推動綠色發展,要求在發展中選好方向、做好取舍,加快經濟轉型升級,不斷培育新的競爭優勢,著力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和血脈,發展綠色經濟需要以綠色金融為支撐。浙江銀監局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引導和推動浙江銀行業樹立綠色金融理念、建立綠色金融機制、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綠色金融模式。目前,浙江省綠色信貸余額達到7443億元,在全省各項貸款中占比超過9%,而且資產質量優良。浙江綠色金融發展之路,成為綠色發展理念在金融領域的生動實踐。
把握綠色經濟發展機遇。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浙江作為我國市場經濟起步較早的地區,在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先行一步,這客觀上為浙江發展綠色經濟與綠色金融提供了強大的內生動力。多年來,浙江省委省政府、監管部門和銀行機構形成高度共識,凝聚各方合力,著力推動經濟金融綠色發展。浙江銀行業必須把握好綠色發展的歷史性機遇,發揮先發優勢,積極改革創新,推動綠色金融實踐不斷取得新突破。
結合實際發展綠色金融。根據浙江發展戰略部署,浙江銀監局引導銀行業探索形成了綠色金融的浙江模式。一是立足“五水共治”的綠色銀團模式。針對水資源治理項目融資金額大、期限長、利率低等特點,探索形成“五水共治”綠色銀團貸款模式。二是培育特色小鎮的綠色基金模式。2016年以來,浙江銀行業對接49個特色小鎮,提供資金172億元,支持5751戶創客。三是建設美麗鄉村的綜合授信模式。比如,浙江銀行機構提供6.3億元信貸資金,支持安吉特色文化村和旅游村修繕,8萬農戶從中受益,促使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四是針對循環經濟的綠色直融模式。拓寬循環經濟企業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推動全國首單綠色企業債券落地浙江。五是助推機器換人的綠色租賃模式。加大融資租賃服務力度,實行廠商租賃、售后回租等模式,支持以機器換人的企業進行技術改造。
建立監管平臺和機制。為了建立健全綠色金融激勵約束機制,浙江銀監局搭建了一個平臺、建立了三項機制。一是搭建信息平臺。與省環保廳合作建立綠色信貸信息共享平臺,幫助銀行獲取企業環境行為信息。二是試點改革機制。在湖州、麗水、衢州等地實施綠色金融試點改革,推動綠色金融組織架構創新,開展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三是統計監測機制。建立健全綠色信貸監測機制,設置綠色領域、綠色風險、綠色信貸、綠色運營4個維度308個指標,融入生態旅游、“五水共治”等地方特色性指標,做到綠色金融進展和成效心中有數。四是監管評級機制。在湖州開展試點,建立綠色銀行監管評級體系,將綠色金融評級結果與監管評級、機構準入、高管人員履職評價、綠色金融債發行等掛鉤。
生態建設和發展綠色經濟,是新時代下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中的重要一環。為此,亟須搭建綠色金融體系以配合綠色發展的推進。近年,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國綠色金融體系建設獲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綠色金融市場規??焖僭鲩L,相關的標準體系等基礎設施也日漸完善。
未來,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將進一步拓寬中國綠色債券市場國際化發展的前景,此時需加快中國與國際市場綠色債券標準的對接,以推動綠色“一帶一路”建設。而綠色債券的第三方外部審查和認證在這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因為它向國際投資者提供了對債券資質的信心和保證,便于國際投資者發現和投資中國發行人發行的優質綠色債券。因此,未來可考慮加快統一國際和國內的綠色債券界定標準、規范綠色債券募集資金的使用、加強信息披露安排、培育專業的認證機構鼓勵綠色認證、就綠色債券市場準入方案提供更清晰的政策指導等,通過完善綠色金融體系的標準化建設,加速推動綠色“一帶一路”的建設。
隨著綠色金融市場的良好發展,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加入綠色金融行業,預計2020年綠色金融企業達到8.3萬家,2025年達到10.8萬家。在綠色金融激勵約束政策走向“實質化”等背景下,我國綠色金融市場規模將不斷增加,但是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響,增長速度會有所下降,達到13.7萬億元,同比增長率為8.5%,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3.6萬億元。2021年以后,綠色金融市場需求規模增長率預計在10%以上,到2024年市場規模超過20萬億元,達到21.1萬億。
欲了解更多市場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綠色金融行業發展現狀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綠色金融行業發展現狀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目前,中國是全球綠色金融的引領者,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動和自下而上的實踐創新密切結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綠色金融發展路徑,為保障中國的綠色發展發揮著巨大作用。隨著綠色金融各項標準的不...
查看詳情
根據奧維睿沃發布的排名顯示,全球出貨量排名前15的品牌,中國品牌占了8席之位,分別是排在榜單11-15位的海爾、長虹、...
韓國方便面品牌農心:方便面價格將平均上調11.3%韓國方便面品牌農心宣布,從9月15日開始,方便面和主要零食產品的出廠...
中國網絡漫畫市場前景如何?2022年,中國網絡動漫用戶規模達到2.97億人,同比增長11.7%。與此同時,2022年,中國網絡3...
民航保障貨運航班環比增長4.4%2022年9月2日,國務院物流保通保暢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監測匯總數據顯示,國家鐵路貨運1...
干細胞首次生成特定人類胚胎細胞比利時魯汶大學研究團隊在實驗室中使用干細胞生成了一種新型人類細胞。新細胞與早期人...
數字孿生是綜合運用感知、計算、建模等信息技術,通過軟件定義,對物理空間進行描述、診斷、預測、決策,進而實現物理...